一本书读懂支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支付中常用的概念

本节将对支付业务和技术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概念,诸如应收账款、保理、收单、备付金、结算、清算、会计系统、信用与信用支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为后续章节的讨论做好准备。

1.4.1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Account Receivable,AR)是一项会计科目,专指因出售商品或服务,进而对顾客所发生的债权。

从卖方的角度看,应收账款是指在卖方提供了买方需要的服务或者商品之后,卖方应该收到的买方的款项。应收账款代表了企业的盈利,企业一般会由财务部门专门管理应收账款。从支付机构的角度看,应收账款是指支付系统里的备付金,也就是支付机构代替企业收取的费用,这些费用因为结算周期的缘故尚未结算,暂时保存在支付机构的银行账面上。

当企业的流动资金紧张的时候,甚至可以将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去银行贷款或者直接把应收账款打包卖给专业的金融机构以取得需要的流动资金。支付机构实际上也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应收账款服务,例如,提前结算服务。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应收账款需要在企业的财务系统中被正确和明确地记载下来,示例如表1-1所示。

表1-1 应收账款明细表示例

1.4.2 保理

保理(Factoring),全称保付代理,又称托收保付,是一个金融术语,指卖家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与买家订立的货物销售或者服务提供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提供保理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保理服务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买家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3]。应收账款的保理服务解决了卖家的资金回收问题,可以让卖家的业务转动得更快。如图1-9所示。

图1-9 应收账款的保理服务

应收账款的保理服务的过程描述如下:

● 卖家向买家开出发票从而形成卖家的应收账款;

● 卖家把发票出售给应收账款保理服务商;

● 应收账款保理服务商把发票金额的80%减去手续费支付给卖家;

● 买家按照发票面额把全额货款支付给应收账款保理服务商;

● 应收账款保理服务商把剩余应收账款减去利息支付给卖家。

1.4.3 收单

要弄明白收单的概念,先要知道“单”是什么。所谓的“单”是指消费者完成某项交易之后留下的单据。所以,收单就是接收和处理这些单据的意思。常见的收单如下。

1.ATM收单

持卡人在自己的开户银行通过ATM(自动柜员机)取款,这种交易是非常自然的情况。通常ATM收单更多是指持卡人在非开户行的ATM上完成取款交易,这涉及银行之间的服务费用收取和清算活动。

2.POS机收单

最常见和最经典的收单是在POS机上通过银行卡完成的支付请求。这个过程因为涉及的环节比较多,所以比较复杂。通常商户的POS机来源于银行,而这间银行就是所谓的收单银行。银行直接或者通过收单服务机构把POS机部署到商户的店铺。在消费者用借记卡或者信用卡完成支付之后,银行会打出一式两份的凭据。消费者保留单据是为了日后备查,商户保留单据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能够通过收单银行准确及时地收到。这个支付处理的后面还会涉及提供POS机服务的服务商,提供网络服务的底层网络运营商,甚至提供后台结算的支付服务商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

3.网络收单

网络收单是指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支付请求。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完全在线的支付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的QR(Quick Response,快速响应)扫码支付等方式完成。无论哪种方式,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支付交易,涉及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单银行、银行卡组织和公共网络或者专用网络。因为网络收单涉及的买卖双方没办法见面来验明正身,所以经常会出现欺诈和数据安全方面的问题。

1.4.4 备付金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定义,客户备付金是指支付机构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时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

从商户的角度来说,备付金是指在约定的结算周期内,支付机构即将结算给商户的待付资金;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备付金是指电子钱包中用户个人的账户余额,这些充值后未进行交易的资金被沉淀在支付机构的账户上。这个余额不仅包含在钱包中看到的零钱余额,还包含在网购时尚未确认收款前,由于存在结算周期的时间差,托管给第三方的商品金额等。

图1-10描述了备付金的概念。商业客户(商户)和个人用户都会在支付机构开设各自的账户。对于个人用户而言,这个账户是电子钱包的基础。对于商户而言,这个账户是支付机构用来记录受客户委托收取的交易资金。从商户的角度来看,该账户上的资金属于商户的应收账款;从支付机构的角度看,这部分资金属于备付金。根据商户与支付机构之间约定的结算周期,到了结算的时间点,支付机构就会把该账户里的资金通过支付机构开户银行的账户划拨到商户开设的银行账户。

图1-10 备付金的概念

1.4.5 结算

结算(Settlement)是我们在支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核心术语,有时候我们也会听到另外一个术语,清算(Clearance),有些人在某些场合会混用这两个术语。事实上,这两个术语有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特定的使用场景,不可以混合使用。1.4.5节和1.4.6节将对这两个术语做出区别说明,希望能厘清两者的概念,帮助大家准确使用术语。

结算是指根据支付机构与商户在合约中商定的周期和处理费率,对该周期内所有发生的支付请求进行总结性的计算。结算的结果要能反映出该商户在该周期内的备付金,当然还需要扣除相应的代理费、支付处理费和后续银行可能会收取的出款费用等。图1-11描述了结算在支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例如,商户M与支付机构P签订了委托收款服务的合约,合约中约定每个月结算,结算日为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支付处理费用按0.3%收取,到期后账款直接划拨到商户在B银行的账户上。商户M在2022年7月共做了100笔交易,共收到人民币1000万元。在2022年的8月1日,支付机构就会先把交易总额的0.3%,也就是3000元的支付处理费用扣掉,然后把剩下的999.7万元款项通过银行转给商户M,同时附上相关交易的细节和结算报告。至此,结算的过程结束。

图1-11 结算的过程

注:PSP(Payment Service Provider)即支付服务提供商,在电子商务领域被称为第三方支付机构。

1.4.6 清算

清算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某个指定的金融机构开设账户,然后定期进行机构之间长款和短款的割差过程。清算避免了金融机构之间不必要的资金转移,是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服务。图1-12展示了清算的基本逻辑。

图1-12 清算的基本逻辑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清算的概念,如图1-13所示。

图1-13 清算的案例

在某日的上午9:00,宋江用中国银行的银行卡在建设银行的ATM取了700元,因此,中国银行欠了建设银行700元的款项。无独有偶,在同一天的下午2:00,李逵用建设银行的卡在中国银行的ATM上取了500元,因此,建设银行又欠了中国银行500元。在第二天凌晨1:00,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还有许多其他银行的清算人员聚在一起进行清算,此时:

● 中国银行的人对建设银行的人说:你欠了我500元;

● 建设银行的人对中国银行的人说:你欠了我700元。

负责清算的机构把两个银行的代表拉到清算所,让大家坐下来,先喝茶再想办法。经过短暂友好的协商,两个银行发现可以相互抵消500元,最终中国银行转给建设银行200元,这样就顺利完成了清算。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相互之间显然普遍存在着大量的交叉欠款问题,如果没有清算的过程,金融机构之间就会发生大量的资金转移,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有了清算就可以轻松解决机构之间的互欠款项问题。

通过比较结算和清算两个概念,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清算是机构之间算清相互之间所欠款项的过程,其实质是解决机构间通过长款和短款相互割差平衡账户的过程。而结算仅限于支付服务提供商与所服务的商户之间,算清一个结算周期内的支付款项的过程,其实质是支付机构为商户代收、计算和转移应收账款的过程。在日常的支付业务实践过程中,支付机构所从事的活动基本上只是结算,不存在清算的过程。

1.4.7 会计系统

尽管世界上已经有指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IFRS),但是,因为历史传统问题和社会制度,仍然存在着多种会计系统,不同的会计系统遵循不同的财务报告准则。例如,中国企业的会计师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相关规定;美国的会计师在处理美国公司或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的账务时,则会遵循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日本企业的会计师只遵守日本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所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4]。这些会计准则各有千秋,差异主要体现在要保护的目标上。

本节将以中国的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讨论账户、账务和账户模型。

1.账户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账户的基本结构应同时具备:

● 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 日期和摘要,即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 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 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依据。

在支付应用中,账户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因为账户记载了支付生态体系里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资金往来情况,也是结算的依据。

2.账务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账务是指为实现会计处理而进行原始单证的收集、整理、记载、计算、结报等会计处理的具体事务,它要求规范、准确,以保证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支付机构的业务系统往往需要对用户的资金数据进行核算,然后将处理的结果汇总并生成凭证送往账务系统进行统一处理。账务系统充当虚拟货币的银行角色,银行资金管理系统则管理着真实的货币。

3.账户模型

在设计账务系统时,需要对资产账户、零钱(个人消费)账户、储值卡账户、收益汇总账户及贷记(信用)账户进行账户建模、操作抽象和关系建立。在记账过程中抽象出来的账户属性、关系链有以下几种。

● 账户编号:客户在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时经过系统授权并给予的唯一编号。账户编号并不是一组随机、无意义的数字编号,而是一组具有从属关系、业务分类和业务标识的编号。对账户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号,有利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等会计和审计工作,也有利于自动或者人工识别、分类与核对。

● 账户余额:当前账户里现存且未使用的货币数量,其中包含当前可用余额和当前不可用余额。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商家为了销售商品和留住顾客,会给予顾客账户相应的代金券(不可提现金额),对于用户提现操作来讲,这部分代金券就是不可用余额。

● 可用余额:当前账户在当前场景、当前时刻可以使用的金额。

● 冻结余额:当前账户里不可使用的金额。其中涉及不同类型的冻结原因:基础性业务操作造成资金冻结,导致账户资金处于不可用状态;政策、法律或个人账户错误操作及付款停滞等原因而造成账户资金处于不可用状态;与商家签订对应的销售活动协议造成账户资金处于不可用状态,例如运营商的充值按月返现活动。

● 货币种类:以上余额的金融币种属性,余额+币种=真实价值。

● 借贷属性:借贷是会计行业中的术语,它表示账户金额的增加和减少。借出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贷入表示负债的增加和资产的减少。在会计系统的借贷中,借表示资产、费用或成本的增加,以及负债、收入或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负债、收入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资产、费用或成本的减少。

● 所属科目:所从属的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中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不同,科目设置不同,而且不同企业对科目的设立也不尽相同。一般所属科目的设置依据是对资金的变化情况进行划分,按经济内容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做进一步分类后的类型名称。

● 账套:对存放会计核算对象的所有会计业务数据文件的总称。一个账套包含的文件有会计科目、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同时,它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每个独立核算的企业都有一套相互关联的账簿体系,把这套完整的账簿体系建立在计算机系统中就叫作一个账套。一般来讲一个企事业单位或公司只会用到一个账套,但是如果一个大型的集团公司中有几个独立核算的下属实体子公司,则可以建立多个账套。

1.4.8 信用与信用支付

在通常的情形下,支付的过程是把付款人的资金转移给收款人。但是,所转移的资金并非总是收款人手里或者账面上已经存在的资金,有时这种资金不属于付款人,而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临时提供的,也就是信用支付。

最早有记载的人类的信用机制发生在公元前古巴比伦的苏美尔社会,至少在农耕时代,农民就知道通过在播种季节借钱,在丰收季节还钱,来缓解现金流紧张的情况。后面包括丝绸之路等,都有以物易物的行为,其实这就是最早的信用机制。

信用支付的本质是花未来的钱进行超前消费。对于尚未积累足够资本的年轻人,为了能够买房买车,娶妻生子,借贷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否则,等资本积累够了再买房买车,娶妻生子,可能已经过了最好的时机。所以,信用支付是在时间维度上的乾坤大挪移,先用未来能赚到的钱解决现在的问题,然后逐步偿还所借贷的资金。

信用(Credit)是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不用立即付款或担保就可获得资金、物资或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以在约定期限内偿还的承诺为条件。也就是说,信用是一种借钱的能力,你的信用越好,能借到的钱越多,条件越优惠。所谓信用支付,就是在支付的过程中把付款人借到的资金转移给收款人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到,信用是一个人很重要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他在需要借钱的时候能否借到,以及能借到多少钱。信用卡支付其实就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一种支付形式。

信用卡的发卡与信用有直接关系。首先,没有好的信用基础,发卡行不会把卡发给你。例如,大学生刚毕业进入社会,除了一张毕业文凭,没有其他的信息可以佐证其信用情况;类似的情况还有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尚未建立任何信用基础。其次,即使某人在某个社会环境中已经建立了信用基础,但是,他相对于其他消费者的信用程度的好坏存在着差异。有些人的信用很差,银行拒绝往来;而有些人的信用优秀,银行都抢着和他做生意,愿意把钱借给他。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信用呢?美国的信用评价体系目前比较成熟。在20世纪50年代,因信用卡的不断发行,出现了专门为发卡行提供征信服务的征信公司。目前,有如图1-14所示的三大征信公司在为银行卡组织和开户行提供每个美国人的征信记录和基于这些记录计算出的信用分数。

图1-14 美国的三大征信公司

FICO(FairIssac COmpany)最初是一个计算消费者信用分数的算法模型,后来也成为一家公司的名字。美国的征信机构对每个人的信用评价都是基于FICO模型完成的。1956年,加州旧金山的工程师Bill Fair和数学家Earl Issac发明了用来做信用评分的数学模型,并成立了第一家信贷咨询公司Fair Isaac。截至2022年9月,FICO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00多名员工,每年收入超过14亿美元的大型上市公司。FICO评分方法的实质是用数学模型对个人信用报告包含的信息进行量化分析。该模型主要的评估内容是客户以往发生的信用行为,该模型对近期行为的衡量权重高于远期行为。FICO模型包含五个方面的因素,支付历史、债务数额、信用记录长度、新申请信贷和信用组合(信用账户的类型、数量等),如图1-15所示。征信机构根据这五个维度的数据,计算出信用分数。在美国,如果你在一家银行申请信用卡或者贷款,这家银行可以马上通过网络连接到三大征信机构,然后根据你的社会安全号码调出你的征信报告。

图1-15 FICO模型的组成因素及其比例

征信报告中除了事无巨细地记载了各种历史数据之外,还有一个基于这些数据计算出来的信用评估分数。例如,A征信公司给你的信用分是600(良好),B征信公司给你的信用分是780(优秀),C征信公司给你的信用分是530(中偏下),根据三家评分公司的结果,借贷者可以大致判断出:该人基本属于信用良好的情况。因为三家征信公司中有两家说他信用好。发卡行应该能发给他一张信用卡,或者贷款给他。如图1-16所示,以FICO为基础,征信公司对消费者的评价结果大致分为五个级别。

图1-16 信用评估分数的解析

● Poor(差):信用评估分数在350分以下的属于信用度很差的个人,银行不会发给他信用卡或者贷款。

● Fair(一般):信用评估分数在351~590分的属于信用度一般的个人,应该是信用记录上有些瑕疵,银行估计不会发给他普通的信用卡,有可能是额度很低的尝试性信用卡。

● OK(可以):信用评估分数在591~610分的属于中间地带的个人,银行应该会发给他信用卡,但是利息可能不会太低而且条件可能会比较苛刻。

● Good(好):信用评估分数在611~680分的属于信用度比较好的个人,银行应该会发给他信用卡,且额度会比较高,利息也比较优惠。

● Great(优秀):信用评估分数在681分以上的属于银行的贵客,银行会毫不犹豫地发给他信用卡,且额度高,利息非常优惠。

信用评分的分布与违约率如图1-17所示。

2007年美国发生过次贷危机,引起这次次贷危机的原因就在于贷款人的信用评估结果不好。但是,这批人还想要买房子,于是贷款公司和银行就发放贷款给他们,但是条件比较苛刻。这些人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也只好接受这种贷款。次贷危机从一个角度证明了美国信用体系还是行之有效的,只是银行没有按照征信机构的指引去作业。

图1-17 信用评分的分布与违约率

事实上,并不是信用评分不高的人就没有什么办法了。美国的Capital One公司专门做信用评分不太好的这些人的生意。该公司会在这部分人当中进一步筛选出可以发信用卡的对象,是一家典型的通过管理风险来赚钱的金融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