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挑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心理学背景》:父母的处境

人们经常抱怨科学干扰了对孩子的抚养,因为它破坏了母子相互依偎的动人画面,但是,只凭借感情办事没法儿和舐犊情深共存。

正所谓“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1]。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支持和照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除此之外,众多烦扰琐事还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复杂。那些琐事是由你认为多此一举、莫名其妙的行为引发的。孩子可以也应该成为父母快乐的源泉,大多数父母实际上是挺享受与孩子相处的,至少有些时候是这样。但很多时候,孩子也会带给你烦恼、痛苦、悲伤和困惑。由于同样的摩擦和冲突在全国乃至整个文明世界普遍存在,我们相信这背后存在共同的根本原因。

由于你“身在此山中”,难以理解背后的原因,所以可能会转而寻找“替罪羊”。你可能会将其归咎于经济状况,或是孩子性格不好。有些人则会认为是其他家庭成员的错——丈夫指责妻子,妻子指责丈夫,或是指责各自的亲戚。很少有人意识到,是他们自己造成了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境。

要想了解常见的亲子关系,就需要深入考察父母容易犯的错误。如果不能透彻理解相关问题,就不可能采取明智的行动。只有在认清并摒弃过去的错误做法和错误态度后,才能采取有建设性的积极措施。了解“不该做什么”对弄清“该做什么”大有助益。

凡是遇到过育儿难题的人,都会同情父母面临的困境。为人父母的艰辛和磨难确实数不胜数。看着各位父母艰难摸索,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困惑不已,着实令人感到痛心。绝大多数父母都真心渴望做称职的家长,竭尽全力让孩子走向幸福与成功。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不仅会影响当下的亲子关系,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

毫无疑问,你爱你的孩子。他是你的一部分,是世上跟你最亲密的人。他的健康成长取决于你的爱。

爱被认为是人类最深刻、最美好的情感。那么,它怎么会造成如此多的不幸与痛苦?沉浸在爱意之中时,人们常常倍感折磨。爱经常被视为沉重的负担。

亲子之间的爱通常被视为最纯粹的爱,不掺杂复杂的性欲。母爱的本质是怜悯、包容和无私奉献。然而,母亲因为这种爱经历了多少痛苦?她们的孩子又遭受了多少痛苦?

孩子应该从母爱中汲取人格发展的力量和动力。没有哪种生物像新生儿一样,需要这么多的爱。喂养和照料新生儿需要妈妈付出全部。然而,过度的爱也可能扼杀孩子,阻碍他的成长,甚至把他彻底毁掉。这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善和美也会过度吗?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们将许多情感称为“爱”,但它们远远配不上这个称呼。日常生活中的挣扎和不稳定因素,导致人们产生错误的观念和态度,使他们无法真正去爱。在他们看来,爱的唯一目的是占有,爱的本质是恐惧,爱的意图是索取,爱的过程是嫉妒。这种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爱只考虑了行为者的愿望和需求。他们认为,正因为爱,所以才会痛苦。

真正称职的父母会把孩子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但有些父母,在专横自私的爱的驱使下,无视孩子真正的需要。他们会打扰孩子睡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杰作展示给别人看,视孩子为专门用来给自己取乐的玩具。这种“爱”导致他们在不适当的时候推着婴儿车到处转,无缘无故地拥抱亲吻孩子。他们甚至拒绝按时给孩子喂食,因为“爱”使他们听不得孩子哭泣。为了体现这份“爱”,他们把孩子捧在手心里,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甚至让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为了确保占据孩子所有的爱,他们经常把孩子与外界隔绝开,阻止孩子与朋友玩伴进行正常的社交。这种父母把孩子变成了自己的奴隶或玩具,导致孩子要么完全无法适应正常生活,总是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给父母带来无尽的烦恼和悲伤;要么最终怨恨家庭这座金色的牢笼,变得叛逆而又固执。

但即使是纯粹无私的爱,也有着隐藏的陷阱。它会使人产生偏见,妨碍你对孩子做出公正判断。爱有权盲目,但教育不该盲目。如果你爱孩子,就容易忽略他的过失,这自然会导致他越做越过分。你也可能对孩子评价过高,鼓励他对自身价值形成错误认知。因此,你对孩子的爱可能会使亲子关系变得复杂。就像其他任何形式的爱一样,它容易导致你对所爱之人产生某种依赖。你可能会变成孩子顺手可用的工具,而不是他的向导和老师。

焦虑

当父母对孩子的爱与焦虑交织在一起,情况就更麻烦了。灰心丧气的人很容易高估人性的脆弱和周遭世界的敌意。这种人成为父母后,会时刻为孩子感到焦虑。因为在所有的生物中,婴儿无疑是最无助的。

过度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一种人格缺陷。如果你质疑自己应对人生的能力,就会认为孩子也无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反过来,你越是自信,就会对孩子越有信心,相信孩子自身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人父母的焦虑来源有许多,其中之一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私的爱”。自私地爱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是胆小怕事、灰心丧气的人。他们担心自己的安危,觉得时刻面临威胁,不愿面对任何风险。他们对孩子非常依恋,失去一个孩子对他们来说是可怕的打击。幸运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把“失去孩子的可能性”当作教育的重心,进而对孩子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责任感往往会进一步加剧你的焦虑。你可能一直活在恐惧之中,生怕自己忽视某些重要责任,并将孩子的小缺点无限放大,甚至认为孩子无可救药。你对训练孩子的实用知识了解得越少,就会觉得自己肩头责任越重。

正如爱会导致你高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身心健康的焦虑则会让你高估孩子的缺点,这两件事可能同时发生。在某一时刻,孩子似乎处于完美的巅峰,但与此同时,他全身上下又充满了缺点,似乎预示着不幸的未来。

期望

如果你同时展现出高估和低估孩子的倾向,那你可能是个雄心勃勃的家长,期望孩子能满足你自己在人生中未能实现的欲望。这种希望通过孩子满足自身欲望的想法,只会加剧“为孩子骄傲”和“对孩子不满”之间的冲突。因为你设定的过高成就标准,孩子实在难以企及。

你应该对孩子抱有什么样的期望?有些人可能认为,只要孩子成为快乐且有用的人,父母就会感到满足。但不幸的是,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来到人世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也就是替爸爸妈妈赢得迟来的满足、荣誉和快乐。有些雄心勃勃的父母渴望看到孩子成为有权有势的人。如果父母因为受教育程度低吃过苦头,就会希望孩子成为学者;如果父母一辈子都在辛勤劳作,就会希望孩子过上安逸享乐的生活;如果父母对异性的爱感到失望,就会借孩子的爱来填补自己未经满足的欲望。跟男人交往时频频受挫的女人,可能会把儿子看成属于自己的男人。她永远不会失去儿子,儿子也永远不会对她不忠。

所有这些欲望和期待将孩子变成了父母争斗的棋子,尤其是当父母处于敌对状态时。孩子被拉过来扯过去,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会让父母双方都失望。总的来说,父母的期望更可能落空,而不是得到满足。孩子必须过自己的生活,因为他追求目标的动机与父母截然不同。

要求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往往超出了应有的范畴。如果孩子要成为有用的人,就必须适应有序的生存模式,学会按照社会法则思考和做事,学会适应环境并培养责任感。孩子必须掌握社会生活所需的礼仪,父母对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合理的。然而,父母提出的要求通常远远不止这些。

一方面,你会期望孩子做到完美,却很少停下来想一想,自己能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也许你相信,通过对孩子提出更多要求,至少能达成自己的一部分期望。这个想法简直太荒唐了!这么做只会让孩子习惯性无视你的所有要求。你也许会要求孩子绝对诚实,但你自己能做到完全不撒谎、不骗人吗?你也许会要求孩子绝不偷懒,但你自己就特别勤奋吗?你也许会要求孩子乖乖听话,从不顶嘴,但你自己就是绝对服从的典范吗?双重标准是推行不下去的,因为孩子和父母一样,只不过是普通人。

另一方面,你又希望享受平静安逸,这可能会导致你有时自我放纵。对孩子提出过多要求,与其说是为了促进他的成长,不如说是为了保证你的安逸。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正当要求常常遭到忽视。当你想休息的时候,孩子必须保持安静,这没有错。但是,当你想让孩子起床的时候,孩子就必须放弃休息的权利,这就大错特错了。这种态度忽视了孩子成长发育的需求。

两代人的冲突

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错误态度,包括自私专横的爱,对孩子极度焦虑,怀疑孩子的能力,不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等等,引发了亲子之间的激烈斗争。这与男女两性之间的冲突一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性格与观点的不同,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亲子之间缺乏合作。频繁的摩擦背后肯定存在更深层的原因,激烈的利益冲突通常是权力之争引发的。

如今,人们会感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由于经济前景越来越不确定,加之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力也是如此,个人价值常常受到挑战。人们会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充满危险和屈辱的世界上是如此渺小,所以,他会不断寻找补救方式和保障措施。正因为如此,他的爱会以自我为中心,会紧张不安地寻找退路,以便远离潜在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他会想方设法提升自尊。最自然而然的做法,就是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寻找这一点。至少,他觉得能支配得了孩子。但不幸的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也许相当弱小,需要依赖他人,可但凡有谁敢跟孩子比拼智慧,很快就会发现,年轻人在较量中比成年人更占优势。他们不考虑后果,所以选择的战术更残酷无情。此外,他们的脑子通常比成年人转得更快,也更有创造力。哪怕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意图,孩子仍然会不断探究,不断摸索。他们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还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战术。父母在这场战斗中陷得越深,他们的权威就越会受损。当父母的地位不占优势后,就会更加努力地抗争,以保住自己的优越地位和个人威信。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么做只会事与愿违。父母仍然在使用早已被证明不管用的管教方法[2],无非是因为这么做似乎有助于体现自己的优越地位。过去,那些方法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父母维持表面的权威。但在如今的社会条件下,随着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平等,那么做完全是徒劳的。

如今,父母错误对待孩子、与孩子发生冲突的动机,都要比过去显而易见得多。父母在家庭内外的地位比过去更不占优势,也更不稳定。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小家庭普遍存在,导致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使得父母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有所提升。他们的爱意只能倾注在一两个孩子身上,而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往往只能由一个孩子来满足。过去,父母的爱和希望会分给好几个孩子。即使在那个时候,也有一个孩子(通常是老大或老小)最容易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但通常来说,在一个大家庭中,亲子之间的冲突不会对单个孩子产生强烈影响。孩子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亲密,父母的注意力则平均分配给每个孩子。

当然,这种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并不局限于家庭内部。在商业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这种冲突造成的影响同样明显。老一代畏惧年轻一代,年轻一代则觉得受了轻视。争斗与猜疑、虚荣与怨恨在两代人之间筑起了高墙。结果是,保守的老一代想要阻碍活力四射的年轻一代,年轻一代则希望把老一代这块“绊脚石”踢开。不过,年轻一代的热情与老一代的谨慎结合起来,将会更好地为整个社会服务。但是,老一代人一旦不再年轻,就会被挤到一边。很难说清,这些纷争究竟是始于家庭内部而后蔓延开来的,还是从外部渗透进家庭之中的。上述两个过程是同时发生、并行推进的。人们普遍灰心丧气,追求个人优越感的疯狂争斗取代了基本的合作精神。

这种优越感之争导致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做到完美。父母没有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往往会夸大孩子的每个缺点。通过贬低孩子,来强调自己相对于孩子的优越之处,可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同样的策略也常常被用来对付其他人。很多人试图通过诋毁和贬低他人,重振自己受挫的自尊心。很多人只对别人(甚至是自己孩子)的缺点感兴趣,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以下个案就印证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

有个十六岁的女孩表现出了种种焦虑症状,妈妈带她来接受治疗。妈妈抱怨女儿邋里邋遢,说她从来不把自己的衣服挂好,总是把东西丢得到处都是,该做的家务活也不做。她必须特别叮嘱女儿做事,然后反复敦促并提醒女儿做家务。在面谈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女孩(独生女)显然是被宠坏了,父母从来没有教过她承担责任。在较短的时间内,我们让她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家中一员的责任,并且愿意承担起这份责任。但没过多久,女孩就反过来抱怨妈妈,说妈妈有个习惯,每次她还没来得及动手做事,妈妈就开始施压兼说教。妈妈总是把职责强加给女儿,但反过来又阻止她做事,理由是女儿(也就是病人)肯定会把事情搞砸。

我把这位妈妈请过来,向她解释说,如果她想让女儿变得井井有条,在家能帮上忙,就必须给女儿更多的行动自由。我告诉她,除非她改变对待女儿的方式,否则我什么也做不了。这位妈妈接受我的建议,答应给女儿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但病人汇报说,家里的情况并没有任何变化,我和她妈妈的谈话就像从来没发生过一样。病人每次提醒妈妈,自己能轻松做到该做的事,都会遭到妈妈的强烈反对。最后,我不得不再次把这位妈妈请过来,问她为什么坚持原有的态度。这位妈妈变得非常激动,拒绝接受我的建议。她坚持认为女儿笨手笨脚,什么也做不好。她还表示,如果放手让女儿自己去做,肯定会弄得乱七八糟。经过我们苦口婆心的劝说,这位妈妈终于明白了治疗的意义——女孩应该体会到邋里邋遢带来的全部后果。

第二天,我接到了病人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她妈妈精神崩溃了。这个事态的发展为我们看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病人全家曾经住在豪宅里,但由于形势所迫,如今不得不削减开支,搬进了比较简陋的公寓。爸爸和上大学的女儿整天都在外活动,妈妈对家庭幸福的贡献有限,觉得没有人需要自己。她认为,丈夫和孩子没了她也能过得很好。如果不是女儿如此无法自理,随便哪个管家都能取代她的地位。显然,这是她唯一的价值。女儿越是笨拙邋遢,她的存在就越有意义。如果有一天女儿学会了自立,她这个当妈妈的就变得毫无用处,显得可有可无了。当然,她从来没有清晰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我们解释给她听之后,她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自私地维持着女儿的缺点,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助长了这些缺点。

这个个案并不罕见,也不是特例。在这个个案中,可以通过同时治疗母女俩治愈女儿的神经症。同时,通过在母女之间建立良好的新关系,以另一种方式满足妈妈的需求。

父母的自卑感

毫无疑问,大多数父母在亲子关系中都会感到自己能力不足。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犯的很多错误都缘于自己的挫败感,无论这种感觉是真实的还是想象出来的。焦虑、对孩子过分苛求、经常贬低孩子,都反映了父母这种主观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的表现之一就是优柔寡断。

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你的态度优柔寡断,没有切实的计划或目的,就可能会时而严厉,时而纵容,时而绝望,时而自信。这种态度体现为轮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责打孩子后夸张地表达爱意,在训斥孩子后许下承诺并提供奖励。无论我们提出什么样的建议,这类父母的回答都千篇一律:“我以前试过的,我什么都试过了。”由于优柔寡断,这类父母无法贯彻我们的建议。他们刚开始采用一种方法,但很快就转向另一种方法。他们缺乏勇气,无法一以贯之地采取行动。他们以迷茫困惑为借口,逃避自己真正的责任。

有一种逃避是防御性的,主要表现为神经质。焦虑不安的父母发现,“神经质”是最便利的避难所,也是不承担责任的合理借口。他们总是声称,“神经质”阻碍了自己将良苦用心付诸实践。他们不是坏人,而是真正的病人。他们找不到适当的互动方式,并为自我放纵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们需要帮助和同情,在解决孩子的问题之前,他们自己应该先接受适当的治疗。

有时候,父母的“神经质”会偶尔显现。对于实在站不住脚的行为,他们会以“我神经衰弱”或“我实在受不了”为借口。例如,父母打完孩子才发现是自己错了,或是说了不合适的话或做了不正确的事后,通常会以此做解释。“无法忍受”是一个人感到无助时的典型借口。你可能觉得孩子占了上风,但又不愿承认自己失败了,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办法维持表面权威,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责打、训斥和威胁。如果你想掩饰这种公开权力之争的本质,或是缓和自己采取的做法,就会找借口说自己“神经紧张”或“脾气不好”。耍这个花招还是为了让别人给予你特殊关照,只考虑你的欲求。

父母是受害者

我们必须意识到,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父母感到自卑是合情合理的。从婴儿时期开始,孩子就在家庭内部积极地建立人际关系。他不但被动地做出反应,还学着按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头一年里,孩子就会主动出击并发出挑衅。通常来说,父母在做出家庭决策时,并不会考虑孩子内心的规划。

婴儿的行为并不是基于有意识的规划,他的心智发展还不足以做出有意识的思考和决定,但他的行为可能极为坚定,而且是有目的的。如果小宝宝体验过被人搂在怀里的快乐,希望被人抱起来,就会巧妙运用各种技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制定策略和施展技能的本领也越来越高。父母和其他大人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了。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年里,对自身机能和周遭事物的认知在不断提升,他一直在观察、尝试和体验。因此,孩子对父母的了解比父母对他的了解多得多。通常来说,孩子支使父母的能力要比父母影响孩子的能力强得多,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父母跟孩子相处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了。

父母对教育的了解

父母之所以缺乏自信,通常缘于他们对正确的教育方法一无所知。即使是对发展全面、充满自信的普通人来说,这种无知也很容易带来挫败感。如果再加上深深的自卑感,亲子之间的关系将被彻底扭曲。

父母对自己身为教育者的职能准备不足,这一事实已得到普遍公认。世界上每种行业或手艺都必须先学习,然后再付诸实践。但世间最艰巨的任务之一,也就是抚养年轻一代,却被交到了完全未经训练的人手中。对教育者来说,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父母哪有时间和条件做这种准备呢?

无论我们对现状感到多么痛心,无论我们多么努力纠正这种状况,都必须承认,缺少指导并不是最大的问题。俗话说得好,“一知半解才是最危险的”。如果父母对教育一无所知,也许反而会更好。他们更有可能按照常识,在适当的时候寻求建议,也更听得进别人讲的道理。但目前的情况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教育稍有了解,而这“一点儿”了解往往是错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被抚养长大”的经历,也体会过随之而来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但是,我们还记得童年时期父母在我们身上实践的方法,以及我们对此的反应吗?诗人和小说家能回忆并描述自己童年遭遇的挫折、羞辱、幻灭和痛苦,那些负面情绪往往超过了身为孩子体验到的快乐。可是,很少有父母记得这一点。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许多人都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他们或许愿意对老式做法稍作调整。鉴于自己过去的痛苦经历,他们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对孩子宽容一些,或者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父母过于宽松,也可能会对孩子严格管教。但如果他们采取了与自己父母相反的策略,也可能犯同样的错误。然而,这些调整(通常代表爸爸和妈妈教育方法的融合)并没有改变一个事实:大多数人在抚养孩子的时候都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

结果就是,同样的育儿错误代代相传。如今,这些代代累积的错误原则压在了当代父母的肩头。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如今的父母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与过去截然不同。此外,随着小家庭越来越多见,父母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过去,人们普遍生活在大家庭中,孩子的成长并不怎么依赖父母的育儿技巧。那个时候,孩子们主要通过彼此交流、与邻居交往自学成长,所以父母缺乏训练对孩子带来的危害要小得多。可是,这导致科学的育儿原则一直没能被父母接纳,他们总是不肯采纳建议。因为他们坚信(现在的许多人仍然坚信),既然自己小时候有过做孩子的经历,现在就有资格以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小时候的模式来抚养孩子。

如果你试图说服一位在棍棒底下长大的爸爸,劝他不该对孩子采用暴力,那只会引起他的抗议:“我就是这么长大的,现在我不是也长得挺好?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方式教育我的孩子?”就像所有采取这种态度的父母一样,他从来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如果自己当年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方式,如今可能会长成什么样的人。没错,从古至今,养育孩子的结果似乎都是把聪慧的小孩改造成愚蠢的大人。这就是持续打击孩子的结果。尽管法国哲学家卢梭早已指出了这一事实,但家庭实践始终没有太大变化。那些“相信”棍棒教育的爸爸根本不知道,自己小时候受过的责打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婚姻生活、他与朋友的关系以及他对自己孩子的态度。他也许在某些方面发展得“挺好”,但与此同时,他也变得不信任他人、粗暴、专横。[3]有些人试图以自己取得的成就为例,证明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他们也属于上面这类人。我们无法估量原本可以避免多少不必要的障碍、性格缺陷,以及有多少智力未被开发。

对教育者进行教育

我们希望能够降低教育的难度,减轻父母的负担,纠正孩子的错误。但在此之前,必须先打破长期存在的错误假设和持续不断的恶性循环。如果不对父母进行改造,就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我们想拥有更优秀的孩子,父母就必须成为更优秀的教育者。他们必须学会理解孩子,了解孩子脑袋里在想什么,弄清孩子的行为动机。其次,父母还必须学会区分哪些训练方法是正确且有效的,哪些方法则是错误且无效的。

不过,我们必须意识到,光有知识还远远不够。许多老师在教学领域拥有深刻的洞察力,也在别人的孩子身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教育自己的孩子却惨遭失败。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现代教育学的先驱卢梭本人。

父母也有许多情绪障碍需要克服,情绪失调是持错误态度的结果。所谓的“错误态度”,包括对生活的防御态度、对未来的焦虑态度,以及争夺权力的态度,等等。现代教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教育者进行教育,这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一个目标是启蒙,也就是传递必要的知识,另一个目标则是培养教育者的人格特质。父母自己也像孩子(有时是“问题儿童”)一样,必须被“抚养长大”,但从外部向父母施加影响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很大程度上说,父母必须承担起自我教育的责任。他们必须学会认识和了解自己,首先克服对自己的不信任,然后才能以平和自信的态度对待孩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停止冲突和权力之争,以免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果你想跟孩子相处融洽并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你必须做好准备,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定位,从自己和孩子的经历中汲取经验。你让孩子遵守的道德,你自己也必须乐于接受。当你意识到规矩和纪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你自己就必须遵循同样的规则,并且做到一以贯之。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也别指望孩子乖乖遵守。

孩子的行为是他对你所作所为给出的回应。教育不是自上而下施压的机械装置,孩子也不是任凭你施压的无知对象。抚养孩子意味着亲子之间要不断互动,父母和孩子的行为相辅相成,就像在交谈中双方一问一答。由此而来的过程被称为“教育”,它是双方互动的产物。孩子的行为呼应着周围人的行为,并随之不断变化。孩子适应周遭环境的能力比大人强。孩子的个性尚未固定,观察力更敏锐,情绪更敏感,处事更灵活。你必须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看看哪些行为反映了你自己的性格特质。

妈妈的地位

每个参与抚养孩子的人,都会凭借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对孩子产生特殊的影响。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是妈妈。[4]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对他牵肠挂肚。即使是在婴儿时期,孩子也会对妈妈的行为做出回应。因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有着最密切的联系,除非妈妈没能履行家庭职责。即使因为家庭以外的职责导致妈妈无法经常陪伴孩子,她也未必会失去在孩子生活中崇高的地位。她只需要向孩子证明,作为孩子最初的伙伴,妈妈在这段关系中是绝对可靠并值得信赖的。除非妈妈“不可靠”,其他一切孩子都能原谅。理解、同情再加上一点点温情,就能获得孩子永久的爱,而身为人母的所有其他特质,包括焦虑、牵挂、纵容、警惕等,都是没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妈妈必须少为孩子操心,不要过度关注孩子。孩子需要并期望从妈妈身上得到的温暖,只要通过极少的言语或行动就足以表达。妈妈的一举一动都该洋溢着这份温暖,这么一来,孩子就会愿意接受妈妈的引导。

因此,即使妈妈是商界女强人或职业女性,也能为孩子提供他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在孩子长大后,妈妈总能在“与世间万物的竞争”中为孩子提供恒定的安全感。家庭教师无论多么亲切,多么学识渊博,都无法取代妈妈的角色,因为家庭教师的活动通常受到时间和职责的限制。不过,家庭教师做不到的事,继母和养母往往能做到。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继母和养母也能充当完整意义上的妈妈。

爸爸的地位

爸爸对孩子的重要意义源自男性的社会地位。目前,社会上男性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因此,爸爸作为孩子教育者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在不同的国家,男人的地位存在明显差异。在美国,男性的权威正逐渐减弱,而在拉丁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地方,男性的权威并没有受到过多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父亲通常不愿意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很多时候,他会说不希望干涉太太管教孩子。在关于教育和育儿的讲座上,参加者几乎都是女性,爸爸们显然对此没什么兴趣。然而,这种“男子汉行为”似乎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正如男性普遍拥有的一种倾向,认为女性才该对心理学、艺术和文学感兴趣一样。普通美国男性主要活跃于商业和政治领域,将“赚钱养家”视为对家庭的主要责任,以此维持自己相对于女性的优越感。

然而,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即使是在妈妈占据男性地位的家庭中也是如此。爸爸仍然是家中男性权威的拥有者,仍然是赚钱养家的顶梁柱。他的首要特征是某个行业或职业的一员,即使在失业期间也是如此。爸爸通常被认为是家中务实且高效的成员,拥有并发挥着某些特殊能力。如果他的这一职能受到质疑,他在育儿过程中的作用就会大受影响。

爸爸的影响力通常反映在孩子对工作和实际成就的态度上。爸爸是最有能力鞭策孩子做出成绩的人,但反过来说,爸爸也很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让男孩怀疑自己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让女孩觉得自己永远无法取得任何成就(不过,很多孩子可能会因为妈妈而灰心丧气,因为完美而高效的妈妈给他们树立了榜样)。孩子的日常家庭训练主要由妈妈负责,如果爸爸公然干预、公开反对妈妈的做法,通常都不是明智之举。如果父母中的一方试图用极端严厉来抵消另一方的极端纵容,那就更是大错特错。这种“补偿”非但无法使情况好转,反而会导致局面恶化。父母中的一方只能通过坦诚商讨,调整另一方推行的策略。父母要明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之间存在分歧。

即使爸爸在教育孩子上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孩子仍然可能将爸爸视为力量和权力的象征。因为爸爸通常比妈妈高大强壮,爸爸代表着硕果仅存的旧式“男子汉”理想形象。在孩子看来,爸爸的举动象征着男子气概,正因为如此,爸爸的消遣爱好意义格外重大。他是家里的“男子汉”,也是男孩的第一个伙伴,女孩的第一个“恋人”。由于爸爸在家的时间有限,他很适合扮演模范人物或终极权威。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父母是否相处融洽,以及父母之间关系如何。这不但决定了整个家庭的氛围,还会给孩子留下关于两性关系生动的第一印象。父母双方都起着帮助孩子培养人格的作用,并在孩子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他的身体、智力和情绪的发展。

祖父母的地位

爷爷奶奶(包括外公外婆)通常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但也可能严重干扰父母训练孩子。他们的作用是给孩子纯粹的爱。他们总在付出,不求回报,所以经常会宠坏孙子孙女。因此,应该限制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偶尔跟爷爷奶奶通电话,或是去探望爷爷奶奶,能给孩子的生活增添温暖和乐趣。爷爷奶奶之所以能保持慈爱,是因为他们不像爸爸妈妈,受责任的束缚。只要孩子幸福快乐,爷爷奶奶就会感到天然的喜悦。

因此,祖孙三代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是有风险的。在某些情况下,爷爷奶奶可能有义务承担“父母”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充当了老来得子的年迈父母角色。但是,当爷爷奶奶干涉父母训练孩子时(如果大家住在一起,这种情况很可能发生),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在这样的家庭中,祖辈和父辈之间的冲突会加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利用一方权威来对抗另一方权威,尤其是当爷爷奶奶反对爸爸妈妈的做法,将爸爸妈妈当作孩子来训斥纠正的时候。通常来说,奶奶比爷爷干涉更多,因为奶奶更容易参与其中。有时候,跟爷爷奶奶讲道理,要比跟爸爸妈妈沟通轻松得多,也更容易成功。尽管如此,爷爷奶奶也不该参与孩子的实际教育。

注释

[1]译自威廉·布施(Wilhelm Busch)名言。威廉·布施,19世纪德国画家、诗人,因其所作的讽刺漫画而闻名。——译者注。

[2]具体请参见本书第4章“唠叨”“挑刺”“体罚”这几节。——原注。

[3]具体请参见本书第4章“体罚”一节。——原注。

[4]在讨论各位家庭成员发挥的不同作用时,不能不考虑每个人的个性。家庭成员的强势性格要比家庭地位对孩子影响更大。——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