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察举孝廉
公元165年,延熹八年。
汉桓帝深感天灾连连,异像种种,恐惧神人发怒,于是便大兴土木,在后宫当中建立浮屠黄老之祠,同年二月,司隶校尉韩縯劾奏左悺之兄、具瑗之兄,都仗着其地的权势无法无天,贪赃无度。
桓帝正好要大兴土木,缺乏钱财,便趁此机会下旨问罪具瑗,其他三人更是惴惴不安,不久之后便传来消息,左悺在自己家中服毒自尽,具瑗被被罢黜东武侯的爵位,诏贬为都乡侯,不久之后更是传出突然卒于家中,徐璜也突然卒于家中,倒是被赙赐钱布还赐冢茔地!
四人当中,唐衡倒是最为运气,因为临死之前还做了件好事,虽然也没有逃过死亡的命运,但是死后却被天子册封为车骑将军。
一时间,权倾朝野的四大宦官都在同一年相继死亡,天下士族纷纷大快不已,却不曾想到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和平罢了。
宫中,汉桓帝极其虔诚地跪在地上,朝着面前的一尊金光闪闪、慈眉善目的佛像,执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整座大殿当中金碧辉煌,更是香烟弥漫,点燃的都是从天竺国进贡的檀香,可以说奢靡至极,就算比起汉朝的宗祠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宫崇,你这桩事情做的不错。”
一旁站着的中年人,听到之后把身子伏得更低,闷声说道:“陛下谬赞!五贼可恨人人得而诛之,陛下在今日收网,实乃明智之举,如今天下士卒皆称赞陛下明志!”
汉桓帝并没有接茬,反而是突然剧烈咳嗽了起来,宫崇急忙取过放在一旁的清酒,随后,又从袖中熟练地掏出一包白色药粉撒在里面。
“还请陛下服用!”
汉桓帝没有丝毫犹豫,将那杯中清酒一饮而尽,这酒才一下肚,汉桓帝的脸色就变得通红,片刻之后舒服地唉了一声,一口白气从口中吐出。
“多亏你献了这药方,果然药到病除,服用之后只觉浑身舒畅,只不过似乎当真能够长生不老?”
宫崇言之凿凿地说道:“下官怎敢欺瞒殿下?此方乃是上古之彭祖所留,上古大仙不以五谷为食,专一服用金石丹砂,日久成仙,陛下服用此方不也觉得身体轻快之感?”
汉桓帝听到之后点了点头,确实服用了这个药方之后,自己的身体感觉好多了,更加有精力了。
“我后宫当中有六千女子,可是依旧没有子息,难不成是上天要处罚我吗?我这些年尊黄老,而好浮屠,于宫中建立生祠祭祀,上天就不能赐我一儿,成我之大业?”
宫崇道:“殿下!臣夜观星象,见天官宦者星不寿紫宫而落于天市,此等皆乃不祥之兆!陛下可亲自设立大坛,祭祀上天,以求子嗣!如此老天方感陛下之诚。”
汉桓帝点点头,说道:“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
袁府,此刻却是一阵匆忙。
“陛下罢免四害,实乃天下大幸,今又迁我为京兆令,你们兄弟三人现如今都有官职在身不便前往,好好在家中照看你们母亲才是!”
袁家三兄弟也现如今都已查举孝廉被推举为郎中官,而袁逢则是被调任京兆令,袁隗则是大鸿胪一位,就连袁盎一人也因为之前救灾一事被举孝廉。
汉末时期,举孝廉一事早已名存实亡,只要但凡有些名声,或者是出身不错,就能够被官员推举成察举孝廉,被授予郎中官职。
时有关于举孝廉的童谣一首:“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所谓的郎官,按照清代的说法就是大内侍卫,同样都是世家子弟包揽,主要职责便是手持戈,看守皇宫大殿门户,郎官又同廊官,意思是廊下看守的士兵。
可以说郎官这个职位属于整个京师当中最小的职位了,光光在京师三署里面的郎官就有七百人,然而即使如此,其中的八九成也是由世家垄断,一般的平民子弟几乎是不能担任。
郎官分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袁盎被分到的便是等级最低的郎中一职,每日职责便是看守各宫殿大门,而像是袁绍和袁术两人,则是被分配到议郎和中郎,议郎中郎的职责比起郎中便重要的多,甚至还可以在皇帝面前露脸。
不过袁盎倒并不在乎这些,郎中最大的一个好处便是清闲,光是京师便有三百位郎中,宫中轮流站岗,一人基本上七天方才轮到一次,这可是袁盎上辈子在梦里才敢想的做一休六好工作呀!
袁逢走后,袁盎也主动提出自己要搬出袁府居住。
“哦?可是府中哪里怠慢了弟?为何突然提出要别府居住?若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同我直说!”
自从袁盎帮助袁逢进官京兆令之后,袁基对于这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族弟,开始变得重视起来。
毕竟汉末讲求的就是家族二字,越是豪门贵族,越是注重人才的培养,同样的也将权力财富等又进行再次分配,如此这样陷入一个循环,导致后是晋朝的时候更是世族之权大于王权,到了唐代李世民编辑百家姓,即使落魄了,也依旧是以士族为先。
袁盎回答道:“府中并没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只不过是弟叨扰多时,现如今伯父上任,弟也添光授予郎中一职,理应不便继续叨扰!”
袁基见袁盎说得言辞恳切,自知无法劝其留在府中,于是乎便退而求其次说道:“我等袁家几世经营,也颇有资产,弟竟既然非要自居,那么兄也不好多劝!洛阳西郊,袁府还有一处庄子便送给弟居住叭!”
袁盎听到后也不拒绝,白要白不要,自己本来就是为了方便修炼,恰好那处宅子又在西郊,平日里也好前去古墓修炼,而且还能够省下一大笔花销,实在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既是如此,便多谢兄长的一片好意,弟只能愧领了。”
当天,袁盎便收拾好东西前去新家,等真正到了地方,他才知道对方所说的小宅竟然是三进的院子!
总共有前中后三个院子,而且后面还有亭台楼阁,花园流水,虽然说不比袁府的辉煌大气,但也算是小巧玲珑,五脏俱全。
庄子里头更有奴仆十人,袁盎心道:不愧是四世三公,果然财大气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