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文心济时代(全3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重温不朽的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现实命题。这句话曾经影响和改变了一代人的思想,直到今天,依然是指引我们攻坚克难往前走的主流价值。

1月2日早晨,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福明去世,享年87岁。他的逝世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他是40多年前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主要作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时代的产物,是应时代的要求而产生的,也是人民的呼声。”

斯人已逝,文章千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蕴含的实事求是精神从未过时。

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彼时彼刻,中国再次徘徊在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什么?到底要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这些自近代以来就盘桓在中华民族心头上的问题,再次横亘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亿万人民都迫切希望找到答案。

转折的年代呼唤思想解放的浪潮。很多问题在理论上仍然模糊,人们的思想依然禁锢。邓小平同志提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后,破除“两个凡是”教条的理论力量也开始积蓄。

1977年10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写了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文章,寄给《光明日报》。后来,不少同志也参与研究修改这篇文章,几易其稿,最终于1978年5月11日,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题在《光明日报》头版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公开发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文章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滚烫气息借由这篇文章喷薄而出,一场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由此掀开。一时间,大江南北各种报纸上赫然醒目着同一个标题,无数人争相阅读同一篇文章,知识分子们开始书写同一个主题。理论界的这声巨响让沉默许久的中国大地爆发出阵阵轰鸣。

历史需要不时回眸才能更好看清。不断丰富的历史细节向我们展示,写在报纸上的文字如何一笔一画形塑了历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下历久弥新,这一历史文献以及围绕其所展开的争鸣,即使放到整个近代以来人类思想史和社会发展史上看,也堪称“思想改变世界”的经典范例。

全文六千多字,激荡四十余年。

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伟大力量正是从实事求是中来,从理论联系实际中来。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就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并不断发展起来的。

1943年冬天,延安小沟坪山脚下的中央党校大礼堂将要竣工时,人们左看右看,总觉得少点什么。党校的负责同志想在正面挂一个校训题词,于是找到了毛泽东。毛泽东沉思片刻,饱蘸浓墨,挥毫而就,“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洒脱的大字跃然纸上。

拉近历史的镜头,我们会发现:从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到创造“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行军”,靠的是实事求是;从迅速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和三大改造,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靠的也是实事求是;从开启改革开放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的还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说:“我是实事求是派。”“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1978年,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推动进行各个方面的拨乱反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指出:“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深刻阐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关于“实事求是”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

《习近平在浙江》一书提到,浙江位于东部沿海,几乎每年都有台风来袭。每一次台风来袭时,习近平同志都亲自到防汛指挥部指导防台抗台工作。他提出要求:“不死人、少伤人”,“台风来到之前,要防;台风来的时候,要避;台风结束的时候,要抢(抢修水利设施)”。这是既实事求是又灵活机动的理念,指明了对付台风的策略,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习近平同志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用脚步阐释了“实事求是”最深刻的含义。他说:“几年下来,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也跑深了与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切感情,并在实践中逐渐跑透了浙江的省情市情县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他强调,加强党的理论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我国在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千奇百怪、花样万千的问题。怎么样冲破迷雾,怎么样应对挑战,怎么样开考破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了我们新的思考。

正如文中谈道:“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研究新事物、新问题,不断作出新的概括,把理论推向前进。”文章也鲜明指出:“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

对于我们而言,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比如,近期,我国从保护公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的多重目标出发,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病毒变异情况,不断动态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就是从实际出发、考虑全社会全局利益作出的实事求是的决策。

此外,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中央直面当前经济形势恢复面临的压力,对严峻挑战进行了深度预估研判,要求按经济规律办事,更加强调结果导向,充分体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也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度务实的精神。

“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历史和实践都证明,违背了实事求是,就要栽跟头、吃苦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所否定的“两个凡是”,就是违反了实事求是原则,严重影响了冤假错案的平反,影响了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

不管是成语中纸上谈兵、拔苗助长、盲人摸象、削足适履等典故,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伴随的后果,抑或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各种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等带来的教训,这些都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用客观、全面、辩证的认识论去认识世界,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实事求是,既是我们党铸就辉煌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再铸辉煌的重要法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现实命题。这句话曾经影响和改变了一代人的思想,直到今天,依然是指引我们攻坚克难往前走的主流价值。

在笔者看来,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说得好不如干得好。再好的主意和想法都需要通过实践去检验和证明,才能知道行不行。与其开会表决心喊口号、左顾右盼,不如抓紧时间把事情实实在在地落实下去。最近,浙江针对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陆续为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发放“防疫包”,有网友评价浙江的这个“暖心之举”实则是“救命之举”。疫情当前,就需要大力抓好老人儿童防护、重症治疗、药品供应等方面工作,让纸面上的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让人民至上的理念得到真正体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深入一线,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政府部门在作决策时要多到群众中走一走、看一看,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特别是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更不能生搬硬套、草率决策。对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而言,如果失掉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失去了公信力,即使获得再大的经济利益也是得不偿失。

脱离实际往往就是形式主义。从前期的疫情防控中,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一旦脱离了实事求是精神,工作就会偏离靶心,民生就会浮于表面,民怨就会不断积聚。比如,一些地方实施简单“一刀切”,导致群众求医问药困难重重,基层工作人员疲惫不堪却劳而无功,企业物流“断链”难以为继。这些事例都在警醒着我们,只有念好实事求是真经,才能站稳人民立场,让防疫工作更精准、民生工作更高效。

要解决问题,并且要解决真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也强调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目前,疫情上升高峰正在到来,保健康、防重症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不少短板弱项要补,比如如何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不出现大范围的医疗资源挤兑;如何做好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等。只有从问题导入,望闻问切,才能找准钥匙打开锁。

哲人陨落,幽思长存。重温不朽的篇章,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也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和悼念。

王人骏 云新宇 徐毅 陈培浩 执笔

2023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