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观念不对称,让社会困于冲突
如果信息是对称的,能力是匹配的,这个市场会如何运转?一切决策都会是最优的吗?一切合作都会是最高效的吗?如果这样,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是,不符合某种性价比标准的产品会滞销,达不到某种能力水平的人会找不到工作。
事实上,价值观的不对称,虽然让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有了无穷的空间,但也扩大了产品设计预期和用户体验之间的距离。
1.你竟然是这样的人
小时候,玩伴之间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发生冲突。长大之后,一些经过自由恋爱而结婚的伴侣也可能等不到“七年之痒”,就再也不想跟对方过下去了。
这时,我们会想,早一点把对方看透就好了!
怎样才能看透一个人呢?人的复杂性,主要在于心灵。人的心灵决定了自身所拥有的禀赋、趣味和兴致,比如人们的穿着千差万别、口味多种多样。
但在大数据面前,每个人都是“裸露”的。行为(包括越来越多的网络留痕行为)、言论(哪怕是一次随性的评论)、你的人际关系(也许是你刚刚关注的一个好友)等,像无数的小拼图,逐步拼接起来的图案,就暴露出你的“真面目”。
这是坏事还是好事?我们需要法规让数据成为有益无害的“公器”,同时,我们期盼更符合自身个性与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2.他竟然做这样的事
在企业中,我们怎样才能提前发现哪些员工在价值观上与公司不一致?怎样将不同个性的员工尽可能同化为拥有同一种价值观?前一个问题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要解决的,后一个问题则是企业文化的构建者要面对的挑战。
我们听过不少创始团队的联合创始人之间因为协作冲突而散伙的故事。联合创始人既然一起创业,说明相互还是相当认可的,但在挫折或利益冲突面前,他们仍然可能发现对方不再是自己信任的人。
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企业集团,一方面需要确认和宣示自己的理想、信念及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言行特征,即“向下”的透明;另一方面,需要设法即时呈现全部成员的言行表现,并识别成员与价值观要求的契合度或不一致性,即“向上”的透明。
因此,组织文化建设的目标,一定是打造透明的文化。
3.我代表了自己的圈子
人的社会化,意味着人会形成基于特定观念的社会性认同。这种认同会使人做出相关的行动,从而结成大小不一的组织。而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会因为所思、所想、所求的不对称而产生冲突和对抗。
数字化会让价值观变得对称起来吗?是让各自的价值观逐步趋同,还是让不同的价值观相互理解?
答案不会那么简单,但数字化会让言行呈现得更充分,让不同的声音更及时地得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