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主:我爹是嘉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改稻为桑(五)

作为吴县几家商行共同推举出的代表张伯秋,此刻脸色已经惨白到了极点,看着自己面前的黑衣男人,心中越发不安。

看了看周围众人的表情,伏下身子捡起朱七扔到自己面前的书信,战战兢兢的打开。

张伯秋看完信上的内容,立刻便感觉气血溢脑,挺拔的身姿瞬间佝偻下来,没有一点精气。

张伯秋身体瞬间向后倒去,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

一旁的几位富商伸长了脖子,纷纷好奇这上面了写了什么,能让张老板瞬间吓得瘫软。

“我想你们还是不要看的好,本王找你们来,不是为了翻旧账。不然,之前挂在东郊闹市口的脑袋就不止三个。”朱载堃喝着清茶,幽幽开口道。

他对信里的内容不感兴趣,他也没有看过这封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朱载堃害怕自己见到内容之后,会忍不住宰了对方。

几人听了朱载堃的警告立刻便熄了心思,他们甚至知道的多了,并不是好事。

“张老板,现在能谈谈本王刚才的提议了么?”

“啊?福王殿下饶命。”

张伯秋大叫一声,连忙爬到地上,不断磕头。这位精瘦干练的吴县富商此刻犹如一头丧家之犬,浑浑噩噩。

“张老板,别忙着磕头,办正事要紧。条契你们也已经看了,本王刚刚提的两个条件,考虑好了,就告诉我,出了这道门,可就没了后悔药吃。”

朱载堃放下茶杯,盯着几个不断挤眉弄眼的商人,嘴角露出一丝轻笑。

“六十万两白银,我出,我全出。”张伯秋急忙大声吼道,生怕下一刻对方改变主意。

朱载堃笑呵呵的说道:“瞧,这是打开门做生意,哪能你一个人把好处全都占了去。每家十万两,谁也不能少。”

他需要吴县富商出来担保,六家商会一起给苏州府的改稻为桑背书,靠一两个富商是撑不起这么大的场面。

“我们出。”

张伯秋看着身旁的几家商行老板,立刻小声递话,生怕其中有人捣乱。

几人将目光投向一旁默不作声的赵贞吉,想要从对方身上得到一丝帮助。

赵贞吉自然不会站出来说情,六十万两白银,这可是苏州府三年的税收总数,此刻的赵贞吉看向朱载堃,心中已经不敢有任何轻视。

“别不情不愿,你们这是老天爷赏饭吃,以后就会知道了。”朱载堃不忿道,只有他清楚,这是个多么赚钱的买卖。

“出了这六十万两银子,你们就是自己人了。这封信,张老板就好好收着,本王给你这个机会,自己处理干净。”朱载堃望着张伯秋,威胁道。

尽管他没有看过内容,但对于这些富商的平日做派,他也能猜到大概。

“多谢福王殿下。”张伯秋哭喊道,惶恐的磕了头,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既然是自己人,本王就开门见山的说了。钱行的七成股本由苏州府持有,你们六个占两成,剩下的一成自然是姓朱。”

朱载堃特意看了朱七一眼,他在苏州做的事自然满不了嘉靖,他也不打算瞒。

“殿下,下官不知这钱行是否如市面上其他钱庄一样,若是如此,贸然将官府和皇室颜面扯入其中,是否有些欠妥。”

赵贞吉仔细将手中的文契看了一遍,他有些不明白,钱庄替人保管银两,收取火耗实属正常,可福王殿下拍板成立的这家钱庄却一改常态,百姓暂存银两,还要付给存户利息,此事并非明举。

“既然是钱庄,自然是要以放贷收息为主,至于给存户利息,自然是有妙用。”

“钱庄刚刚成立,自然要有生意做才行,这笔生意么,自然是赵大人你给了。”朱载堃望向一旁陷入沉思的赵贞吉,再从开口道。

“哦!不知殿下要下官做什么?”赵贞吉一脸疑惑道。

“当然是借钱了。钱庄有了银子,自然是放贷出去,难不成留在库里吃灰。”

“苏州府要改稻为桑,所以我需要苏州府预付给桑农今年的生丝收益。不多,只需三成便行。但是这个名义要打着你们六家商会的旗号,由你们与那些桑户签订契约。”

“让苏州府借钱也行,可是收来的生丝卖给谁,官府总不能靠那些生丝给朝廷交税吧!”赵贞吉无奈道,朝廷每年都有税收标准,缴不了税,出了事,谁承担。

“江南制造局年前给司礼监写了信,今年我大明与南洋商人有一笔大交易,已经商谈了许久,等敲定之后,苏州府的生丝自然是卖给他们。”

“不知殿下想让苏州府借出多少两银子合适。”赵贞吉试问道,他更关心的是苏州府到底要改多少亩的桑田。

“十万亩的桑田。”朱载堃一口回答道。

“那就需要白银二十万两。”

赵贞吉很快便给出了答案,他身为户部侍郎,自然对世面上的生丝价格了解指掌。

“按照钱庄的放贷准则,一年期满,苏州官府需偿还白银二十二万两。若是以此分红,苏州官府可以从中分得一万四千两。”

赵贞吉大脑飞转,通过计算,苏州府只需花费六千两银子,就能完成这份差事,这是他不敢想象的。

“钱庄需要人手运营,支付存户利息也需要银子。吴县此前查抄三位富商,有六万两白银,这笔银子会存到钱庄。所以说,诸位想要分红,就要想办法把这些银子贷出去。存贷之间有七十钱的利差,这就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草民斗胆,这银子是不是任何人都能借。”

张伯秋此刻已经恢复冷静,只是简单计算他便知道了这里面有多大的利润。这么多的银子,若是像市面上的九出十三归,根本是放不出去的,但一钱的利息,便能让不少人心动。

“打开门做生意,自然谁都可以借。”

朱载堃看着率先发言的张伯秋,满意的点点头,不亏是吴县富商的代表,总是有些脑子的家伙。

“草民斗胆,想要借上十万两银子。”张伯秋沉声道,内心早已有了主意。

苏州府需要十万亩的桑田,不够的缺口自然是由稻田改为桑田。

他完全可以买下良田,自己改成桑田,今年的生丝由官府买断,至于买谁家的生丝,那就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