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序 清风何处不旧家
很多人认识我,大概是因为当年“北大数学天才出家”的新闻。
我因为数学成名,被保送至北大,大学毕业时,获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巅峰时刻转身遁入空门,十一年后,下山还俗,转入心理行业创业。
很多人扼腕叹息,怒“我”不争,说如果我能继续走数学这条道路就好了,说不定中国就会多一位为国争光的数学家,因为与我同届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舒尔茨已经是“菲尔兹奖”获得者,且与我同时拿到满分金牌的另两位同学,俄罗斯的马加津诺维奇·亚历山大(Magazinov Alexander),摩尔多瓦的尤里·博雷科(Iurie Boreico)也都已经是有名的数学家了。
很多人问过我:有没有为自己当年放弃麻省理工,放弃数学,选择出家而感到后悔?答案是——从没有过。因为那些都是别人眼中的道路和成功。从数学到佛学再到心理学,我追寻的始终是人生的智慧与大爱,这是一以贯之的。上山或是下山,只是外在形式的变化,我在不断寻求更宽广、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描绘心中的愿景,去践行此生的使命。这就如同江河之水或向东流,或向南、向北流,但它的归宿始终是浩瀚的大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百转千回,矢志不渝。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被这么多人知道。很多人会好奇: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人生选择?我是怎样学习的?我的抑郁是如何疗愈的?我怎么理解传统文化,又如何理解数学之美?我为什么选择心理学?……
在学习和成长的路上,我很幸运,有几位良师做伴,他们一路引领我探索,深入,授我以“渔”,给我充分的信任和自主学习的空间。桃李不言,他们的恩情、与我互动的点滴,我会在文中详细记述。
因为竞赛,我经常要面对各种小考、大考和国际比赛,陪伴我坦然面对的,是庄子给予的旷达心境。那种“乘道而行”“乘物游心”的境界,是我保持“平常心”从容应对的思想源头。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越发觉得,人生的意义不是眼前的金牌或外在的荣誉,而是内在的体验与成长。
从数学到庄子,以至儒释道,诸子百家,可以说都是智慧的启迪。而人生还有一门功课,那就是爱。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一直在学习如何真正地理解和关爱他人。如今再忆年少时的我,我似乎有点“清高”,不太合群。怎样走出自我的堡垒,我经历了艰难的转变。这些转变,也为我后来从事心理行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是我以个人名义出版的第一本书。我认真地展现自己生命中的每个阶段,每段故事,每张面孔。今年我三十五岁了,回看来时路,所有的苦辣酸甜,也是我在人间修行的见证。
在这里我要首先感谢我的爱人,在这本自传书写的过程中,她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并修订文稿,提出各种意见。还要感谢我的父母给予本书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了很多资料和角度。感谢高中数学教练余世平老师提供了多篇关于我的回忆文章。感谢杨章婧女士对本书整体框架提出的建议,感谢高嘉宁先生、王彦心女士、顾舒蕊女士等朋友、同事的支持。人生难免有诸多坎坷,修行和成长之路同样如此。这些亲人和师友的支持让我有更坚定的力量奋发前行。
正如古希腊神庙中的格言“认识你自己”,我也一直在追寻生命的足迹,探寻人生的意义,如果你也希望看到生命更多的风景,就让我们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