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1.4.1 中国光伏发电历程
中国于1958年开始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究开发,1971年首次将太阳电池成功地应用在“东方红二号”人造卫星上。此后由于技术的发展,1973年开始将太阳电池应用于地面,首先在天津港用于航标灯电源。1977年全国太阳电池产量只有1.1kW,价格为200元/W左右。
20 世纪 70年代,中国建立了一批光伏企业,但是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80年代中期,先后引进了5条单晶硅和1条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年生产能力猛增到4.5MW,销售价格从1980年的80元/W降到50元/W左右,然而实际产量也只有几百千瓦。受产量及价格的限制,太阳电池除用作卫星电源外,在地面上仅用于小功率电源系统,功率一般在几瓦到几十瓦。
2000年开始,由于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和政府项目的实施,特别是2002年国家启动了“送电到乡”工程,在西部七省区共安排了 47亿元资金,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西藏和陕西等12个省(市、区)的1065个乡镇,建成了721座光伏或风光互补电站和268座小型水电站,解决了大约30万户、130万人口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其中安装风光互补电站15.5MW,工程共投资16亿元。2002年全国太阳电池的产量为6MW,2003年就达到了12MW,伴随着“送电到乡”工程的实施,带动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也造就了国内一大批光伏企业,促进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对发展中国的光伏产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2004—2008年)快速发展期
2004年起,欧洲国家在政策上加大了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提高对光伏发电的补贴力度,刺激了光伏需求,国外需求带动了我国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光伏制造业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得到政府支持,迅速形成规模。经过2005—2008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基地,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切片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在此阶段,市场需求主要以国外市场为主。
(2)(2008—2009年)行业调整期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欧洲各国如西班牙的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导致光伏电池需求减退,中国的光伏制造业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的困境,受到重挫。
(3)(2009—2010年)逆势爆发增长期
德国、意大利在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之下,爆发了抢装潮,市场迅速回暖。而与此同时,我国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光伏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了新一轮光伏产业投资热潮。
(4)(2011—2013年)剧烈调整期
上一阶段的爆发式回升导致了光伏制造业产能增长过快,与此同时,欧洲补贴力度削减降低了市场需求增速,导致光伏制造业陷入阶段性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我国光伏制造业再次经历挫折。
(5)(2014—2018年)逐渐回暖期
日本出台力度空前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使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同时,中欧光伏贸易纠纷通过承诺机制解决,中国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为代表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措施迅速落实。随着国内光伏技术的快速进步,从原、辅料到设备迅速实现国产化,成本降低的同时,发电效率不断提升,光伏发电成本已越来越接近于上网电价。中国及全球主要的光伏市场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6)(2019年至今)产业加速升级期
在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速度明显加快的背景下,为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加快补贴退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531政策”文件,旨在:①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②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项目力度。随着光伏发展市场化程度提高,此次新政的发布将优化光伏产能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