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心理3000年:从荷马史诗到人工智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本书的主题|

现代化与现代主义

历史学家会将历史划分为各种不同的时期和亚时期(sub-periods)。最粗略的划分方式,也是本书最重要的叙事结构,是分为前现代(premodern)、现代(modern)和后现代(postmodern)。尽管我们随后将会看到,这些时期的划分界限是有争议的。标识和描述这些时期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我们刚刚讨论的“反身性”——身处对应时代的人是如何思考他们所在的时代的?显然,前现代的人不会认为自己处于“现代之前”,因为他们不知道“现代”即将到来,但后期的人确实会把自己所在的时代描述为“现代”或“后现代”,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精英。他们创造了例如“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术语,用以描述和理解他们所在时代和历史的变迁过程。

现代化和现代主义的概念很容易让人困惑,因为这些概念缺乏统一性且充满争议,对于不同的学者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东西。甚至想确定“现代化”是从何时开始的也很困难。某些学者认为现代化出现的时间很早,研究现代化的思想史学家迈克尔·吉莱斯皮(Michael Gillespie,2008)将现代化的起源归于14世纪的神学,从1326年开始纪元。政治历史学家C. A.贝利(C. A. Bayly,2004)和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1992)都认为现代化起始于1815年左右,贝利认为结束于1914年,约翰逊则认为现代化在1830年就结束了。小说家和历史学家A. N.威尔逊(A. N. Wilson)戏剧性地给出了现代化开始的准确日期:“……在法国大革命(1789)中倾注的东西极具破坏性。这是现代的曙光。”还有因艺术运动而闻名的现代主义,乔伊斯·梅迪纳(Joyce Medina,1993)继早期批评家罗杰·弗里(Roger Fry,1909)之后,将其起点定位于1885年左右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的晚期作品。

在本书中,我们将从“现代化”和“现代主义”的角度看待心理学历史和心理学史前史(prehistory of psychology)。我们先从区分思想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开始。吉莱斯皮(Gillespie,2008)认为,现代化的起源是一场关于概念的重要争论(详见第4章),这场争论甚至在14世纪就被看作“古典认知”(via antiqua)和“现代认知”(via moderna)之间的争论。当我使用像“白宫”这样的名字时,我的表述很清楚:美国总统的个人住宅。但是当我使用“房子”这个通用术语时,我指的是什么就不太清楚了。一个名字指向一个具体的事物,而一个概念却不是。正如我们将在第2章中看到的,对这一点的困惑几乎成了认知心理学的起点。

古人,包括古希腊哲学家和欧洲神学家,直到14世纪,都在努力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各种概念命名。他们说,每一个特定的房子、猫、石头、花或人,都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理想事物”的实例,所以我们所说的房子、猫、花或人,实际上是这些理想事物的命名。这种“古典认知”(现代人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被称为实在论,因为他们认为,如同“白宫”指的是真实的存在一样,“房子”也是,尽管这个理想化的“房子”我们不能住进去。此外,理解这些“理想事物”的能力,被视作区分人类思维和动物反应的关键。

而现代主义出于各种原因拒绝实在论。他们认为,像房子或猫这样的概念,只是一种便于人类理解的命名方式,人类具备归纳相似的事物的能力,因此他们的观点被称为“唯名论”(nominalism)。“理想事物”是一种有用的虚构,只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中。

这与现代化以及现代主义有什么关系呢?人们普遍认为,现代生活的一个特征是世俗化,而不是宗教:今天占主导地位的权威是科学和政府,而不是神学和教会。当神学和“古典认知”盛行的时候,认识概念就是认识上帝神圣的真理,他创造了房子、猫、花和其他一切的理想事物。唯名论将关于人的知识与关于神的知识分离开来。唯名论者认为,概念是由人创造的,不是来自上帝的思想,和天堂没有关系。不能再通过是否符合神学思想来判断一个概念的真伪,于是哲学家们努力寻求一个新的基础来解释和证明人类思想的真假对错,最终提出了客观性、同行审议、统计等概念,简而言之,就是现代化的权威——科学(Gaukroger,2006)。

关于唯名论的争论始于思想领域,开始只有少数与世无争的学术神学家参与其中,对他们来说,赌注就是宗教和形而上学,比如对于上帝的权力是否有任何限制。然而,从神学的象牙塔中滚落的唯名论之球最终还是碾压了日常生活,破坏了宗教,创造了现代化,一种基于理性而非启示的生活方式。因此,现代化这个词,在本书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学术性含义,二是指人类当下的生活方式。第一层含义创造了第二层含义的思想基础。借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第2至第7章的大部分内容将自上而下地讲述人类心灵观和人类在自然中自我定位观的演变,这些演变同时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仅作为一种思潮的现代化思想,不可避免地对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自上而下的颠覆性影响,将我们带入了现代主义时代。现代主义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应对。由此,塞尚和其他现代主义者,包括弗莱等批评家,开始拒绝传统艺术,认为它们属于过时的生活方式,并重新思考艺术在现代世界中的存在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代表了“现代认知”再次彻底否定“古典认知”,区别在于,这一次的影响来自基层——生活已经改变了,艺术(以及哲学和科学)也应该变得现代。因此,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一种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是知识分子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它的赞美、否定、批判和改造。

我们研究现代主义,也受制于现代主义,正是现代主义促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79年,伴随着塞尚和现代主义艺术,心理学学科宣布创立。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在与现代主义交织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学扮演着特殊和关键的角色。实在论和唯名论的争议,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关于我们如何学习一般概念术语的争论(顺便说一句,这场争论从未止息)。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心理学是如何促成现代化的。

这里我要补充说明现代化的另一个方面——它带来了应用心理学并在现代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1.3(Clark,2007,p.2)显示,虽然法国大革命中倾注的东西在1789年并没有带来灾难,但带来了其他东西:财富。该图显示了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考虑通货膨胀后计算的人均收入。注意,前面的几千年,人类都没有持续的收入增长。古人生活在所谓的马尔萨斯(Malthusian)条件下,这一概念由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1768—1834)提出,对达尔文产生了重要影响(见第10章)。在马尔萨斯经济学中,财富的数量是固定的,人口增长只受可获得的食物数量的限制。当偶尔遇到好年景——丰收,由于唯一的财富来源是农业,而随着财富的增加,人口也会增加,这就抵消了人均财富的增加。人均收入增加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饥荒、疾病或战争,同样数量的财富分配给更少的人。古人,即便是相对富裕的人,也过着极其贫苦的生活,大多数情况下只有35岁左右的寿命。[3]

图1.3 在有记录的历史中,世界人均年收入在2000美元左右,这种状态维持了近3000年

资料来源:CLARK, GREGORY; A farewell to alms, © 2007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问题5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现代化源自工业革命,而并非源自唯名论甚至科学革命。关于现代化的源头,经济史学家仍在进行调查和辩论(Clark,2007;Mokyr,2009),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业革命是现代化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技能,如果人人都从事其擅长的事情,而不是像古代农民那样试图自己生产一切,结果一定是生产力的提高。因此,要想提高经济产出,就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心理测试最初的任务,也是应用和临床心理学的基石。因此,测试是现代主义的一个例子,是知识分子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寻求改进的例子。

后现代主义

你可能听说过“后现代”或“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和现代主义一样,后现代主义开始于艺术领域,尤其是建筑领域(Jencks,1981)。建筑师们厌倦了现代建筑中未经装饰的方方正正的结构,这种结构代表了一种简朴、干净、受科学启发的建筑观,与教堂和古代寺庙中发现的前现代建筑的多彩和装饰风格截然相反。顺便说一句,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并不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呈现出统一的纯白色大理石外观,它们原本是更加栩栩如生的创作。得益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师开始设计更有趣的结构,在他们看来,这更适合“后现代”的生活方式。最著名的后现代建筑之一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的,由弗兰克·格里(Frank Gehry)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那么,新建筑风格所表达的“后现代”生活到底是什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和考察现代主义的发展背景一样,我们应该先根据工作性质的变化来观察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轨迹。再回到图1.3,发达国家的财富呈指数级增长的年份,大约有一半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数量上的变化,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质的改变。我上大学的时候还没有个人计算机,至少在1982年之前,我一直是用打字机敲字,而不是透过屏幕做文字编辑。教室里没有iPod、iPad、苹果手机、互联网,只有粉笔和黑板。

工作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Drucker,1994)。古代、前现代和现代,我都称之为“举重”(heavy lifting)时代。在机器出现之前,战争和农业需要强壮的肌肉,在很多工厂里上班也是一样。总体来说,人们主要使用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思想工作,重视体力,偏爱男性。然而,在发达的后现代世界中,人们是信息工作者(Drucker,1994),用他们的头脑而不是他们的身体进行生产。生产力的溢价转移到智力和教育上,更多的工作可以由两性平等地完成。请注意,我上文列出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可能对你们来说不算新鲜)都属于信息工具。

心理学同样也发生了转变(Leahey,1997,2001,2008)。第二次世界大战[4]后,心理学家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且呈加速趋势。美国心理学会的专业细分由成员的工作和研究兴趣决定。目前的大部分心理学细分专业,在我读心理学专业本科的时候都不存在,并且,大部分细分专业都与职业应用而不是学术有关。事实上,随着后现代主义在建筑领域的出现,美国心理学会也在1988年一分为二,分离出了美国心理科学协会。正如后出现的心理科学协会的名字所示,分家的主要原因是职业心理学家和学术科学家之间的理念冲突,心理学的职业分支和学术分支一直关系紧张。

在回顾完科学和历史的本质,并考察了心理学可能成为一门科学的各种可能性之后,现在让我们尽可能少地携带先入为主的观念,开始我们跨越数千年的心理学乐园梦幻之旅。


[1]持辉格主义史观的人相信在历史学中存在演变的逻辑,他们用现在的标准评判过去。——编者注

[2]反身性意味着当代社会科学的知识和实践本身同社会科学对其知识和实践的反思日益纠缠在一起。——编者注

[3]在克拉克(Clark)的图中,“大分流”指的是相对于大部分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收入的巨大改观,一些国家仍然生活在前现代马尔萨斯条件下的事实。

[4]后文简称“二战”。——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