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分心时如何保持专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将信息保留在工作记忆中

你背着打算寄出的信四处奔波多少天了?即使每天上下班都路过邮筒,你依然忘了寄信。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没有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该任务,所以你很快就忘了这件事。确保自己一定会去寄信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提醒自己去寄信,进而把这件事情保留在工作记忆中。这种方法虽切实有效,却极其枯燥乏味。为了寄信你必须心无旁骛,其他想法或吸引你注意力的外部事物都可能占用你的工作记忆,让你忘掉寄信这件事,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想起来。糟糕的是,你无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你不可能提前知道一天里会发生什么事,也不可能知道会与谁偶遇。

想象一下你在做快速计算。对大多数人来说,给出类似15×13的答案并不是一件难事。我们只是切分成几个步骤:首先分别计算出10×13和5×13,然后把二者相加。然而面对更复杂的计算就会出现问题,工作记忆在任何时候都仅能保留一定数量的信息,所以大部分人会发现很难甚至无法只用工作记忆就计算出323×144的结果。人们把此刻占用工作记忆的每条信息称为一个“条目”。虽然必须指出记住两个条目比记住一个条目更加困难,但工作记忆一般可保留大约6个这样的条目。这就是为什么计算出323×144的结果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困难的,如果你还采用解决上面简单问题的方法,你必须同时记得323×100和323×44的结果。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要多个步骤,而且你必须记住的数字会组成数目庞大的条目。

不同的人能够保留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数量(工作记忆的容量)不尽相同。诸多关于工作记忆功能的研究探究了工作记忆容量不同的测试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记忆差异明确表明一个人的其他重要认知功能是如何运行的:工作记忆容量可以预测遭受脑损伤的人参加记忆康复训练项目后的恢复程度、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能力或预测人们长期记住信息的能力。这种关系总是单向的:工作记忆容量越大,人们越能出色地完成诸如解答数学题和进行智商测试等复杂任务。即使一个人尚且年幼,依据工作记忆也可以准确预测出其长大后利用逻辑解决问题的能力。

幸运的是,工作记忆容量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记忆容量小的人,比如患有多动症或发育迟缓的儿童,可以通过玩记忆游戏提高他们的工作记忆容量,进而使他们在处理与工作记忆相关的更复杂任务时表现更出色。然而,这种提高只在整个团队中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工作记忆容量小的人。

除了训练记忆力,也可以利用把外部世界当作记忆系统的方法来提高工作记忆容量。在尽力解答复杂的数学等式时,我们可以选择写出不同步骤的答案,这样就不必费心存储信息,在需要时又可以立刻检索到这些信息。这使得我们无需记住之前步骤的情况下解答后面的步骤。当然也可以利用外部工作记忆方法获得答案,即用计算器输入数字得到总和。

把信息存储在工作记忆中需要重复数次才能成功。在1959年的经典实验中,心理学家劳埃德·彼得森和玛格丽特·彼得森要求测试对象记住诸如CSP(芯片级封装)、WKL(框架梁)、SPR(战略石油储备)等大量字母。这些字母短暂显示后就会从屏幕上消失,此时会响起某种音调,用于提示测试对象说出刚才所见的字母。在这样简单的条件下,字母消失与音调响起的间隔时间长短并不产生任何差别,所有的测试对象都能回忆起字母。然而在复杂条件下的测试结果不同,另一项实验中,在字母消失后会给测试对象展示一个数字,并要求他们用该数字连续地减去数字3,同时努力记住字母。比如,给测试对象展示数字456,然后让他们按上述步骤进行计算得出453、450、447等结果。你很可能已经猜出在这种情况下字母消失与音调响起的间隔时间长短产生巨大差异。减法运算占据了测试对象的工作记忆,因为需要工作记忆进行减法运算,所以计算10秒后,测试对象几乎不能回忆起之前的字母。他们18秒后仅能正确识别5%的字母。如不相信我所说的,就试试边讲故事边解数学等式。这两项任务都要利用每次只能处理一项任务的工作记忆,所以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工作记忆中不断重复信息有助于确保不会遗忘信息,并提高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的可能性。即使是进行相对简单的计算也可以避免因其他信息占据工作记忆容量而造成的记忆永久性缺失。这就是为什么要在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时候,尽量避免一切可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这非常重要。那些在执行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你若不想着,瞬间就会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