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重新理解妈妈与母爱
第一类:
需要学会放手的妈妈
最后的疼爱是放手
一位来访者讲述了自己如何深受妈妈“折磨”的故事。这故事令我印象极为深刻,久久难忘。
“我只要看到妈妈的来电就会精神崩溃,因为妈妈总是重复同样的话。每次接完妈妈的电话,我都会因此变得情绪失控,无法正常生活。别人的妈妈都会说:‘我过得挺好的!你们不用管我,好好照顾自己就行!’为什么我的妈妈永远不会说这样的话呢?为什么我要负责妈妈的人生呢?我到底要照顾妈妈的生活到什么时候呢?”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想父母的样子。儿时,理想的父母能陪伴自己,并且见证自己的成长。长大后,理想的父母支持与鼓励自己迈向独立人生。每每想念父母的时候,奔向父母总能收获暖暖的拥抱,给予自己全部的爱和无限的安全感。虽然与父母相隔甚远,却能时刻感受到心贴心的温暖。
独立并不意味着隔绝。子女与父母分开,走向独立的同时,也要维系与父母之间稳固的纽带关系。倘若父母想要通过子女来排解自己婚姻生活中的孤单、空虚和对另一半的失望,那么子女的身份将会发生错位。父母对孩子的生活、情感的尊重及认可,是孩子与父母分开、顺利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关于如何实现精神上的独立,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是我接受父母,还是父母接受我?”
“接受”意味着无须理由、全身心地包容。因为是他,所以接受和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得到父母无条件的接受与理解,才能逐渐生成独立的思想。
离开妈妈的子宫,降临到这个世界,是一个人对分离的最初体验,很多人都不记得这最初体验的滋味。然而这种分离时的感情一旦回涌至心头,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或隔绝就会变得历历在目。它使人回味在父母身边的那些时光,感受那些时光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影响。
人生于世,首先建立关系的就是妈妈。妈妈慈祥的注视和温暖的抚摸使孩子面对出生这第一次的分离,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安全感。婴儿即使与妈妈分离,情感上却与其紧密相连。就这样,分离在我们出生之时便存在,并且跟随我们一生。这是一件极为自然的事。
年幼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并不懂得如何与父母分离,这是情有可原的。然而一个人长大后仍然无法与父母分离便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只有明白了“父母的感情并不等同于我们的感情”,我们才能从困扰至今的感情中逃离出来,避免悲剧的产生。
人的宿命就是从一体走向分离。子女也应当遵循着这种规律,逐渐离开父母,走向独立。人只有全身心地接受这一事实,才能逐渐自然地实现这一分离过程。另外,若想内心坦然地顺利与父母分离,则需要首先同父母缔结“可分离,常牵挂”的健康关系。
未分化的爱
孩子出生后,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给予孩子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就这样,孩子渐渐地开始学步,一步步地探索世界,一点点地走向独立,妈妈作为监护人保护、帮助孩子。当看着孩子一点点成熟时,妈妈不免感叹道:“啊,孩子长大了,当然会产生与我不同的想法!”同时也意识到孩子是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独立个体。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应当是这样——分离又牵挂,各自装点自己的人生。
分化是莫瑞·鲍恩的家庭治疗理论的核心概念。莫瑞·鲍恩认为,情感和认知没有实现分化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各种问题。那么究竟何为分化呢?分化就是孩子通过与父母,或身边有较大影响力的人进行交流,逐步形成自我意识,并且从家庭系统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因此自我分化又指一个人的理智与情绪在心理上分离,以及将自我独立于原生家庭之外。在分化过程中,原生家庭在情感方面应该是健康幸福的,孩子与父母必须互相尊重对方的独立情感。
分化是一种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同时体验到“亲密”和“独立”的能力。顺利自我分化的个体能在家庭中同时维持独立自主和情感连接的平衡。极度亲密和极度独立都是未分化的表现,自我分化低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纠缠”“绝交”的状态。
自我分化水平低或未分化的人几乎不能很好地识别情绪。他们在家庭关系中本应独立,但在情绪上模糊不清,在情感上相互黏附与纠缠。
未分化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违背自己的想法,而是认为:“我难过,孩子也必须难过”“我这么辛苦,孩子必须得理解我”“妈妈伤心的话,孩子也要一起伤心”“妈妈痛苦时,孩子必须同样痛苦”“孩子不能存在与妈妈相异的观点。”有些妈妈甚至会将自己对丈夫的仇恨强加到孩子身上:“爸爸让妈妈这么难过,这么辛苦,你怎么能喜欢爸爸呢?”一旦孩子想要拒绝妈妈的要求,妈妈就会动辄以切断经济支持相威胁,或者做出极端的断绝母子关系等行为。
未分化的父母认为,子女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因此他们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于子女。还有的父母将自己想要证明的事情强加到子女身上。尽管孩子并不想那样做,但往往在妈妈的强烈愿望下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些要求。倘若孩子拒绝按照妈妈的心意做事的话,未分化的妈妈便会表现出对孩子的深深的失望,甚至恐吓、威胁孩子。
更严重的是孩子长大成人后,有些父母依旧无法放手。比如监视已婚的孩子、随时干涉孩子的生活……这类父母无法接受孩子与自己分离这一事实,不断地要求孩子重新回到自己的怀抱。
未分化的问题根源来自父母。子女难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分化。只有依托父母的放手与帮助,子女才能顺利地实现分化。然而问题是,有许多父母不愿放开子女的手。未分化的关系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总有一天会炸响,届时父母与子女都会受伤。
愤怒的种子
妈妈执迷于控制孩子,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对妈妈过度忠诚。曾经有这样一位来访者,她放弃了追求自己的生活,而是选择紧紧地跟随母亲。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所传递出的这种无法与母亲分离的痛苦,令我印象深刻。
一对结婚不满三年的年轻夫妇前来进行心理咨询。妻子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几次自杀未遂,丈夫因此十分痛苦。观察后,我发现妻子存在多种症状——抑郁、强迫、恐慌、易怒……究竟为何出现这些症状呢?我小心翼翼地询问这位来咨询的妻子。
“我简直无法忍受我婆婆!她太令人讨厌了,没有文化,每天只知道钱、钱、钱。我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人。为什么会让我遇见这种人呢?我一想起她就恨得牙痒痒。”
丈夫是从小到大接受精英教育的人才,洋溢着自信。妻子有着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就职于一家跨国企业。在外人眼中,二人拥有丰富的资源,令人羡慕不已。然而妻子却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有过服药自杀和撞车自杀等极端行为。惊讶于婆媳矛盾竟能导致如此剧痛的同时,我接着向这位妻子了解详细情况,试图剖析导致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的根源。
妻子自白道:“我好像从小就很抑郁。”
在青少年时期,这位妻子便一直饱受抑郁的困扰。可想而知,她的成长环境有多么的糟糕。然而这一切竟都是因为她的父母之间关系很差。她的妈妈未婚先孕,因此她的父母恋爱不久便匆匆结了婚。父母关系严重不和,因此也无心给予女儿充足的爱与关怀。随后出生的弟弟也是如此,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咨询中,我也发现,这位妻子在谈及自己父亲时尤为愤怒。原来她不仅从小被父母吵架所困扰,成长过程中更是受到了父亲的虐待和不断的刁难。最终这对父母都无法忍受对方,以离婚结束。
在离异家庭中长大的妻子遇到了现在的丈夫。恋爱时,他全身心的爱护与理解深深地吸引了她。虽然二人当时年纪较小,但是他们短暂恋爱后就迈入了婚姻的殿堂。在婚后的一段时间内,丈夫也的确同恋爱时一般爱护妻子、包容妻子,深深地爱着妻子。
然而好景不长,现在的丈夫开始变得对妻子深恶痛绝。在咨询过程中,丈夫数次说出“看见她就讨厌”“真是不想看见她”这样的话。妻子曾经以为,遇到这样事事都配合自己的丈夫,就能够摆脱父母的阴影,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新生活。然而又有意料之外的难题横在二人面前,这一难题就是丈夫的妈妈——妻子的婆婆。
婆媳矛盾初现端倪是妻子在得知婆婆对自己很不满意之后,妻子的反应比起愤怒,更多的是寒心。另外,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丈夫,每每在婆婆面前时便开始变得支支吾吾,令妻子十分失望。但最令妻子愤怒的当数婆婆总是挑自己的刺儿。时间久了,这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妻子的愤怒便如同火上浇油般愈烧愈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不堪忍受的妻子开始向丈夫不断地施加压力,要求丈夫在老婆和妈妈中做出选择,甚至以死相威胁。丈夫害怕妻子再次做出极端行为,不得不按照妻子的心意与妈妈断绝了来往。然而妻子仍不肯善罢甘休,对婆婆的愤怒之火难以熄灭,生活依旧没有改观。夫妇二人耗尽了百般力气依旧无法从不幸中走出来,婚姻生活一地鸡毛,岌岌可危。
不仅如此,妻子的怒火愈演愈烈,甚至将愤怒转移到了丈夫身上,看到丈夫,妻子便会想起婆婆的所作所为,越想越气愤。
“我太讨厌他了,看见他就烦。我跟他说过好多次,绝对不要穿婆婆给他买的衣服!每次看见他穿那些衣服,我就能想起婆婆的嘴脸。实在是太令人讨厌了!”
丈夫在咨询室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妻子的脸色。妻子在咨询过程中无数次地提及“实在是太讨厌了”这样的话。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平息妻子的愤怒呢?我开始与妻子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以爱之名的“绑架”
“您为什么那么早结婚呢?”
“因为我那时太喜欢他了。”
以当今社会普遍的结婚年龄来看,这对夫妇属于早婚。听闻女儿决定结婚时,这位妻子的妈妈仿佛心头割肉般的痛苦,在他们结婚前夕,母女二人甚至抱头痛哭,不舍分离。
我有些不解,便问妻子:“是因为结婚后,会与妈妈相隔甚远吗?”
妻子答道:“不是的,婚后也住得很近。”
妻子的表述令人困惑。我决定通过“家庭系统治疗”将这一故事理顺,深入地了解这个家庭背后的故事。这里所说的“家庭系统治疗”是指来访者与其家人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放大心理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模式。在这一案例中,通过家庭治疗的介入,可以从整体上得知这位妻子、她母亲,甚至她母亲的原生家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于是,在三次心理咨询后,我启动了家庭系统治疗。在这一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位妻子的母亲出生于一个物质富裕、情感却十分匮乏的家庭。她的外公外遇不断,家里天天争吵,最终外公、外婆离婚。外婆再婚后,她母亲与继父的关系不好。这时,她母亲被父亲追求,他们开始交往,一步步走入婚姻殿堂。然而父亲婚后却有数不清的外遇。
对于这位妻子的母亲而言,外遇不断的父亲加上频频出轨的丈夫,击溃了她的心理防线。然而十分讽刺的是,这样的事情看似巧合,实则有其发生的理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在父母离异的焦虑氛围中长大的人,假若和一个父母相爱、家庭环境温馨的人结婚,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并且感到自卑。想要克服这种紧张感和自卑感是十分艰难的,一天、两天可以靠伪装度过,时间一长,这种感觉就变成了枷锁,久而久之,自尊心就会受到威胁,就会开始想象,假如与一个和自己有着相同处境的人交往,是不是能更坦然,更幸福呢?在这样的心理活动下,有过相似苦痛经历的人往往会走在一起。
这位妻子的父亲在婚前对母亲说着“我爱你”“我会对你不离不弃”的甜言蜜语,婚后却虐待母亲,还外遇不断。她在成长过程中默默地承受着父亲给自己带来的巨大伤害。
她母亲目睹着自己母亲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暴力的丈夫、外遇、离婚,她伤透了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母亲逐渐地开始将全部的生活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有意无意地向女儿传递这样的信息:
“他们都抛弃了我,妈妈只有你了。”
除此之外,还有这样的暗示:
“要不是因为你,妈妈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人生。所以现在妈妈就靠你了。”
在她母亲的一再灌输下,自责的种子在女儿的内心中生根发芽:“都是因为要照顾我,妈妈才会变成这样。”“都是因为我,妈妈才无法摆脱不幸的生活。”
然而在这种仿佛融为一体的母女关系中,终究会出现一种极为矛盾的心理。女儿一方面认为妈妈身边只有她,十分可怜,另一方面却非常强烈地想要远离妈妈。
女儿“想逃离妈妈”,然而离开妈妈,负罪感就会涌上心头。女儿为了消解这种罪责感,只有在新缔结的关系中制造冲突矛盾,如此这般才能转移罪责感。女儿觉得,如果在新的关系中过得幸福,就是对妈妈的背叛。因为妈妈只在乎她,妈妈是因为怀了她才不得不匆匆结婚,所以不能背叛妈妈。女儿不知该如何从这样的两难局面中脱身,因此只能像无头苍蝇般横冲直撞,最后只落得满身疮痍。
与妈妈健康分化
她与丈夫的婚姻并不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而是一条能够使她逃离原生家庭的出路。然而事与愿违,即使她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妈妈那极具威胁的爱仍源源不断地给她施加压力。雪上加霜的是,她与丈夫的婚后生活也并没有想象般甜蜜。她想要与丈夫开启新生活,打造幸福人生的梦想屡次泡汤。事事不如意使得妻子十分痛苦,陷入无尽的自杀冲动中。这位妻子不仅刁难自己,还向丈夫传递了这样的消极信号:
“我非常讨厌你,但是我们不能离婚。我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和你一起过下去。”
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对丈夫的极度厌恶。
“烦!烦死了,我看见你就烦!我为了离开妈妈不得不和你在一起,但是你千万别靠近我。别惹我,让我自己一个人待着。不许靠近我,但是也不能离开我。”
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一切的厌恶其实都是来自她妈妈的。这种现象被称为“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就是将自己的想法、观念和感情投射给他人,转嫁、推卸到对方身上。投射性认同的突出表现为,明明是自己在发火,却认为是对方在发火。在这个案例中表现为,妻子将对妈妈、对爸爸的怒火统统转嫁给丈夫,她陷在“想要从妈妈的掌控中逃离出来,却又无法逃离”的处境中,只得将这种愤怒与痛苦发泄在丈夫身上。
妻子若想从长期积压的苦痛中走出,开启新的生活,就必须直面问题,克服困难。换句话说,也就是她必须要实现与妈妈的健康分化。要想实现与妈妈的分化,她必须首先战胜自己的心理难关,意识到离开妈妈并不是不好的事情。妈妈常常哭诉的“难过”“伤心”,是妈妈的感情,并不是她自己的感情。作为孩子,无须承担妈妈的全部感情。同时她也要明白,妈妈远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坚强。她必须要挣脱内心的束缚,停止对妈妈无休止的歪曲想象,放弃“妈妈离不开我。没有我的话,妈妈就会倒下,无法站起来。妈妈又辛苦又无助”这样的错误想法。
“女儿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希望女儿能离开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这是这位妻子的妈妈前来进行咨询时,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但是在咨询过程中,妈妈的话语渐渐地偏离了之前的轨道,开始变得空虚又不实在。在后面的交流中,妈妈通过家庭治疗逐渐了解了母女关系的整体构架,发现了自己对女儿过于控制这一事实,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扭曲的关系。
通过家庭系统治疗,这对夫妻的矛盾首先得到了缓解。这是因为夫妻矛盾的根源——妻子与她妈妈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妈妈将内心积压的感情排解后,终于开始体谅女儿——那个小小年纪、无助的女儿,那个在父母争吵中瑟瑟发抖、担惊受怕的女儿。
“女儿,妈妈对不起你!我又漂亮又可爱的女儿啊,妈妈却只在乎自己的伤痛,缺少了对你的关心。这么多年忽视了你的想法,忽视了你的痛苦,妈妈对不起你。”
就这样,妈妈和女儿终于打开了心扉,相互理解对方,母女的内心也因此得到了治愈。这也正是家庭系统治疗的魅力所在。
妈妈自己的人生
有一位来访者,初次见面便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位女士所提出的诉求亟待解决,甚至可以说这位女士的生活处境十分危险。不仅如此,这位女士身边的人也不幸被卷入这场旋涡之中。
通过几次咨询我得知,这位女士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她想要控制丈夫生活的欲望,二是她虐待自己的强迫症。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一直致力于打开来访者心中那扇名为“接纳”的大门。我知道只有来访者开始“接纳”,这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我对她说:
“并不是非要我们做什么,与妈妈的关系才能维持下去。妈妈的爱从来都不是有条件的爱,我们只需要接受它就好。你不用对妈妈抱有愧疚之心。”
她曾经耗尽了全身力气把自己和妈妈的关系捆绑在一起,结果却适得其反,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通过心理咨询,来访者才明白了良性的关系需要放手,需要顺其自然。
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渐渐地发现了自己对妈妈的真实感情,明确了“十分想要离开妈妈”的内心想法。当她明确了这一点后,下一步便开始采取行动,实现与妈妈的情感分离。
“原来这些是妈妈的情感啊。妈妈一定很累。但这是妈妈的人生。我要过属于我自己的人生。”
理解了这些后,妈妈的人生与“我”的人生便开始走向分离,此时还需要进行两项训练:
其一是尝试着理解妈妈。妈妈之所以成为这样,是因为妈妈没有遇到良好的榜样,没有人曾在妈妈想要摆脱不幸的生活时伸出援手。回首妈妈的人生,便可以理解妈妈。
其二则是需要妈妈以身作则。妈妈首先要去理解上一代人的难处,解开自己的心结,从而将这些抚慰人心的故事传递给自己的女儿。
“女儿,妈妈对不起你。妈妈给了你这么多的压力,对不起。妈妈没事。从现在开始,你就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吧。”
上述是理想中妈妈劝慰女儿的话。倘若妈妈不能如此安慰女儿,女儿的心绪终将层层堆积,心门终将缓缓关闭。此时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介入。比起自己安慰自己,通过心理咨询中某个人扮演妈妈的角色来说出这些话,更能充分地起到抚慰人心的作用。
残酷的现实是,积攒至今的伤害和痛苦已经无法挽回。在这些伤害中缔结的不平衡关系也成为一个个不可抗拒的难题。即使存在这些无法挽回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甘受折磨。我们能做的是,认清问题后仍努力接纳满身疮痍的自己,重新整理失衡的关系。在这个案例中,来访者只有脱离妈妈,实现独立,才能使母女关系重回正轨,夫妻关系也才能渐渐地找回平衡。
女儿现在需要做的是,坦然地表达自己与妈妈不同的要求,大胆地说出与妈妈相反的意见;明确自己是与妈妈完全不同的存在;自己可以怀揣着与妈妈不一样的梦想;倾听自己想要听到的声音。女儿要意识到,这一切都不是对妈妈的背叛。
曾经有一位与离异妈妈一起生活的中年女性前来进行咨询。这位来访者一直没有结婚,将生活的全部重心放在照顾妈妈这一件事情上。前来咨询的问题是折磨来访者许久的失眠症。十多年以来,来访者试过吃处方药、大量运动等各种方法,失眠仍旧如影随形,一直困扰着她。
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一直强调,自己除失眠外没有其他困扰。然而在谈话中我敏锐地发现:多年来,来访者为照料妈妈而将自己的生活与妈妈的生活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并且逐渐地产生了心病。来访者的妈妈因不堪忍受丈夫的数次外遇选择离婚,弟弟妹妹早早结婚,离开了原生家庭。来访者为妈妈的人生而感到悲哀,于是半辈子守在妈妈身边不肯离开。久而久之,来访者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什么、自己的需求为何物。她在所有生活中甚至认为顾及自己的心情是一件很自私的事情。她对妈妈怀有深深的愧疚与自责。
来访者的内心需求被长期压抑,病由此而生。“表达自己的诉求,满足自己的渴望”,这是一个人正常的思维。“自私”只不过是在病态思维下给自己下的错误定义。妈妈的生活固然辛苦,但那不是儿女必须解决的问题。妈妈的人生辛苦也好,无助也罢,那些都只是妈妈自己需要解决的难题。妈妈在生活中也面临过万般选择,正是曾经的选择造就了妈妈现在的生活,今后的选择又将重新塑造不一样的人生。子女又何尝能够替妈妈做出选择呢?又何苦因为妈妈的选择责怪自己呢?妈妈只有做好自己的选择,过好自己的人生,才能成为最坚强、最有力量的妈妈。
妈妈和孩子曾经共用一个身体,直到生产将二人分开,这是人生中关于分离的最初体验,同时这也是上天赋予人类最恰当的分离范式。而直立行走使人能够一步一步迈向自己的人生,这是教人一步一步探索世界的另一范式。在这勇敢探索世界的脚印中,在妈妈子宫内的连接里,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地提醒着妈妈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