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母爱:如何告别母爱带来的代际创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重新书写“妈妈”

“我这一辈子,好像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讨厌妈妈这件事上了。听到别人说‘好想妈妈’,我一点儿都没有同感。”

“大概是因为从妈妈那里获得的爱不够吧,我总是缺乏自信,时常感到恐惧。长大之后,我甚至得了恐惧症。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异性喜欢我?我这个人有什么值得被欣赏的呢?时至今日,我依然确信自己永远不会幸福,虽然这令人不快。”

上面这些是一些来访者关于各自妈妈的回忆,大多是负面消极的,令人闻之心痛。通过一次次的心理咨询,我发现儿时关于母亲与子女关系的负面回忆,给来访者造成了重大创伤,这是导致来访者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儿时形成的与妈妈的依恋关系一旦产生问题,即使是通过心理咨询进行治疗也并非易事。

我一直想深入了解来访者与其妈妈的关系,从而给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来访者带去一丝光明。我也想给来访者指明一个方向,希望来访者放下不明缘由的愤怒、恐惧和绝望,不再虚度宝贵人生,努力找回自我,构建一个良好平和的人际关系。为此,我要帮助来访者重新找寻“我和妈妈”的记忆,梳理妈妈带来的伤害从何时开始、以何种姿态出现在生活中,然后,探索治愈心灵创伤的方法。只有这样,来访者才能找到和妈妈相处的恰当方式,处理好和妈妈的关系。

妈妈之所以表现得不像妈妈,一定有其苦楚。我们作为女子,只有理解了妈妈的苦楚,才能化解自身的伤痛,并从伤痛中彻底走出。我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告诉大家“因为她是妈妈,所以要体谅她”这样的无力说教,而是想要向大家传达一些负责任的方法和有意义的心理咨询经验,借此帮助大家持续且有效地理解自己,进而改善与妈妈的关系。

妈妈是一种无条件的、特殊的存在,子女选择离开自己的妈妈并非易事。因此,不能仅从“子女与妈妈”的单一视角去审视妈妈与子女的关系,而是要以家庭为单位去探究和理解这种关系,也就是指家庭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对很多人来说稍显陌生,它是一种围绕着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来开展的心理治疗。在过去的30多年里,每次进行家庭心理治疗都能给我带来领悟与感动。我希望通过推介家庭心理治疗,给大家提供一种看待妈妈的新视角,为大家解答我们内心的力量从何而来,并用这种力量来挖掘个人及家庭成员中潜藏的能力。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虔诚地回顾了我本人与妈妈的关系。每当我遭遇突如其来的困难不得不改变前进的方向时,每当我对现状感到不安、内心动摇时,脑海中总会回响起妈妈的教诲:“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从积极的方面想办法。”妈妈常常把“过好自己的人生,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就是尽孝”挂在嘴边。大概是受妈妈的影响,我总认为,人活于世,一定要成为对他人有益的人。

若是深入观察那些堪称完美的人、那些令人生羡的幸福家庭,你就会发现,不论是谁都会有自己的伤痛苦楚。我是在妈妈的影响下,才开始认识并挖掘出伤痛背后的价值与力量。

我整理了30多年来心理咨询中听到的部分故事,呈现于本书中。其中一些故事饱含悲哀与伤痛,还有一些故事使我惊叹于人之奇妙,它们共同见证了我与来访者全力沟通、致力于心理咨询事业的风雨人生。这些直面伤痛与苦楚,鼓起勇气迈向新生活的来访者,也让我收获了新的感悟,由此得以重新书写生命的意义。

Life & Page出版社及裴景兰[1]社长对此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帮助。出版社细致的反馈以及对所有故事的关注,终于使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毫不夸张地说,我所有的专业知识都来源于彼得·西泽教授的孜孜教导,也是这些教导引领我接触到家庭心理治疗学,一步步成长为家庭治疗专家。感谢彼得·西泽教授为本书题写推荐语,这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同时也衷心感谢为本书撰写推荐语的韩国咨询研究生院大学校长李慧星教授,李教授是我非常尊敬的榜样。感谢李教授百忙之中通读全书,这使我深受感动,并鞭策我不断前行。

家庭之于我,是能够反思人生的学习园地,也是能够包容自己的安身之所。丈夫是我的忠实拥趸,女儿给我带来无限快乐,他们让我的人生充实美满,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要向我的妈妈表示由衷的感谢。是妈妈使我领悟到,一个人悲伤与痛苦的背后,也有属于她的独特美丽。

另外,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也使我获得了成长。写此书时,我不禁回想起一个又一个在妈妈面前畏缩颤抖的来访者的面庞,回味安抚他们心灵的过程。我殷切地盼望本书能帮助他们愈合伤口,抚慰心灵,同时期待见到他们与原生母爱的重归于好。

——李南玉
写于生机勃勃的草绿时节

[1] 译者注:Bae-Kyunglan,此处为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