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新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系列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

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关产品质量管理的想法,早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有了,但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人们有意识地、系统地、科学地实施,却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最早由美国提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进美国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结合本国实际,又将其向前推进,使质量管理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是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日益完善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20~40年代)

20世纪初,质量管理演变到工长的质量管理,在工厂中,执行相同任务的人划为一个班组,以工长为首进行指挥,演变到工长对工人进行质量负责的阶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工业复杂起来,对生产工长报告的工人数增加,于是,第一批专职的检验人员就从生产工人中分离出来,从而走上了质量管理正规的第一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在20世纪初期20~40年代达到高峰。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工程师、科学管理者泰罗。自1911年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以来,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的新阶段,管理职能从作业职能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的管理职能部门。泰罗提出了计划与执行、检验与生产的职能需要分开的主张,即企业中设置专职的质量检验部门和人员,从事质量检验。这就使产品质量有了基本保证,对提高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出厂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制度把过去的“操作者质量管理”变成了“检验员的质量管理”,标志着进入了质量检验阶段。但是,这种检验只是一种事后的检查,只能起到剔除废品的作用,按现在的观点来看,这只是一种“末端控制”,并不能提高合格品率,所以其管理效能有限。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质检部门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在事后进行100%的检验把关。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40~60年代)

20世纪20年代,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和管理学家注意到了质量检验的弱点,并设法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去解决这些问题。1924年工程师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观点,陆续发表了论文,出版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成为提出数理统计引入质量管理的先驱,但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发生严重危机,此观点没有受到重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许多民用生产企业转为生产军用品。由于事先无法控制产品质量,造成了大量废品,耽误了交货期,甚至因军火质量太差而发生事故。同时,军需品的质量检验大多属于破坏性检验,不可能进行事后检验,于是人们采用了休哈特的“预防缺陷”的理论。美国国防部请休哈特等人研究制定了一套美国战时质量管理方法和标准,运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强制生产企业执行,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宣传讲解,使得统计质量管理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这套方法主要是采用统计控制图,了解质量变动的先兆,同时进行预防,使不合格产品率大大下降,对保证产品质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因素的方法,把单纯的质量检验变成了过程管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预防废品的有效工具,使质量管理从“事后”转到“事中”,发展到以预防为主,比单纯的质量检验前进了一大步,为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战后,各公司转入民用品生产,却仍然沿用这种方法,给产品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力。于是全世界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和采用这种方法,使20世纪50年代成为统计质量管理大发展的年代。但是,这种质量管理模式要求掌握一定的数理统计知识,有时给人们造成统计质量管理是少数数理统计人员的责任的错觉,从而忽略了广大生产与管理人员的作用,结果是既没有充分发挥数理统计方法的作用,又影响了管理的发展,把数理统计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推向了极端。过分强调质量统计方法,让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统计专家的事”,就会使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从而抑制了各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产品质量要求就更高了。同时,许多企业意识到单纯靠检验手段已不能满足要求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质量保证除与设备、工艺、材料、环境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职工的思想意识、技术素质、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等相关。同时,检验质量的标准与用户需要的质量标准之间也存在差异,必须及时地收集反馈信息,修改制定满足用户需要的质量标准,使产品具有竞争性。于是许多企业又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如美国的“无缺陷运动”、日本的“QC”小组等。在此基础上,美国的朱兰和费根堡等人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基本思想和方法。费根堡给全面质量管理下了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定义,即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企业各部门都要作质量改进、质量提高的工作,以最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使用户得到最大满意程度。”所以,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就是整个生产企业追求全面效率的管理。

4.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迅速,国际交往合作日益频繁,跨国公司成为一种风尚,企业与其产品超越国界的流动,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质量保证问题和产品责任问题。为了避免或消除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技术经济合作交流与贸易往来上的质量管理标准冲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能够统一认识和共同遵守的质量管理规范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20世纪后期,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产品品种越来越多,新产品不断地涌现,一些复杂的高价值产品的出现,要求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这些产品质量上的缺陷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也会给顾客造成巨大的损失。有些后果还相当严重,甚至于影响到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比如核电站、火车、飞机、桥梁、隧道等产品。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越来越深的时代,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消费者很难凭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但是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观念却加强了,人们希望在“质量大堤的保护之下”生活。这样,质量竞争也就成了企业间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

194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宣告成立,为适应质量认证制度的实施,于1971年正式成立了认证委员会。1979年ISO理事会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决定专门研究质量保证领域内标准化问题和制定质量体系的国际标准。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各国质量管理专家的努力工作,通过广泛协商,终于在1986年6月15日正式发布了ISO 8402《质量——术语》。1987年3月正式发布ISO 9000—9004,总标题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1994年7月1日颁布ISO 9000系列标准第一次修订版。在对标准进行了根本性修订的基础上,于2000年12月15日ISO正式颁布了2000版ISO 9000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