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国学摘要:师道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思想意识和精神信仰的标志,更是一种内化和外化的力量。文化虽然可以超越国家和民族,但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固有的主体文化却不可以被外来文化所取代,否则必然是民族的消失和国家意识的泯灭,故而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有“灭种先灭文”、“灭国先灭史”的说法。但凡国家自信、民族自信,一切皆源于文化自信。优秀的文化不怕被一时否定,反而会因遭遇过否定之否定而愈显伟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毋庸置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被一再证实的历史和未来存在。

十九世纪是东西文明碰撞的世纪,列强入侵让中华民族饱受欺凌,西学东渐让我们于国门洞开的错乱中迷失了文化承继的本位;二十世纪是西方文明风行全球的世纪,科技的膜拜与技术的臣服,使泱泱中华丧失了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内在发展动力;二十一世纪是东西文明争锋的世纪,西方文明在占尽发展先机的同时,继续在全球强势流布,日渐衰微的中华文化的潜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开始被认知和逐渐实施回归。

历史与现实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从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来看,中国人在追求西方带给全球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西方文化暗藏其间的强大力量。于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相融中,文化的比较与切身的感受中,渐然唤醒了国人对民族固有文化的追问和反思。历史上,中华民族是从来不乏创新的民族,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唯有中华文明是最久远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可是为什么中华民族在近代却变得衰微了、缺少创造力了?难道仅仅是因为科技的落后,而被西方列强打败过,就无从重拾文化自信和发展自新了吗?事实表明,一个大国和民族的崛起,仅仅靠科技强国、经济强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切实落实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这才是国家真正走向强大的根本之道!

当然,如今倡导文化强国的紧迫感也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需要一个国家和民族慢慢经历一个感知的过程,或许还会存在着被国际发展大势倒逼的无奈和阵痛。值得提及的是,在1995年的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由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九位老人提交了《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提案。自此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开始在民间渐渐兴起,并经海内外有识之士力倡和推动,此现象可视为文化复兴的第一次浪潮,属民间的破冰之旅;以2001年百家讲坛开播为标志,中华文化在央视媒体加入的宣讲下,尤其是以经典文化为主题的讲坛开播,使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变得热销,当是中华文化复兴的第二次浪潮,可归结为媒体推动下的预热之期;更令崇尚传统文化人士和广大学习传统文化青少年欣喜不已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化正式在党和政府的主推下,形成了中华文化复兴的第三次浪潮,从此中华文化复兴真正步入进了一个春天的时节。如今,国内已有数百万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研读中华文化经典,经典诵读活动,复古式的教育形式早已传播全国;教育部对此也开始有所行动,于近年陆续出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意见,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的传承,不但需要热情,更需要传承教育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法,而这一理论和方法就在中华民族的故纸堆里,只需要重拾并遵从应用之。遗憾的是,世人离真正的中国式教育渐远,甚至给予遗忘和漠视,这对于如今文化复兴之佳机,着实给人以无计可施之慌乱。当下无论是检视“自废武功”的固有文化近当代史,还是从文化自觉和自强能力上考量,中华文化的回归和复兴都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和助力。弱势无法对抗强势,文化亦然。新中国建立以来,虽然实施了文字改革,实施了普及教育,仅从文字繁简之争上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因为参与繁改简的文化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在弱化了汉字的音形义的同时,从来没有顾及到海内外同宗同族同文之华人之间交流和阅读上的文字障碍,不但异化了大中华文化圈,而且还导致了今人因畏惧繁体字而不敢读古书,至今让一些有识之士诟病不已。单从这一点看,文字的转繁为简,就给中华文化传承造成了一条断层,加之当前仿效来的欧美化式母语教学,严格意义上讲,是西方所谓科学化指导下的文字教学、语言教学,不适应于汉语教学,更不适用于传承中华文化之教学。

究本查源,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的最大区别,根本上而言当首推文字。中华民族虽然文字繁多,但主体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是本质区别于众多符号文字的图形文字。由此可知,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密码,当今将图形文字等同于符号文字的教学,其本身就脱离了厚重传统文化传承经验的教学,也只能是舍本逐末和事倍功半的教学,终致学子疲于应付课业而无有学业,甚至难以写出有思想、有创见的文章来。传统文化被边缘化,是母语教学思想方向性地错误,只能让教学目标“南辕北辙”,欲速则不达,此也是当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收效和影响可想而知,兼之教学思想方向性的错误和无有真正民族人文素养教学师资力量,于是代之以民间手工艺视为文化“送出去”的思路和做法,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文化荒诞。故而,纵然国内一些教育机构面向世界设校办学,或将国外留学生、海外华人子女“迎进来”学习中华文化,当必在招生信息、课程设置和教学思想上要首先赢得其认同和神往,否则定然是一厢情愿的徒劳。

文化是软实力,且已成为公认的第一核心竞争力。文化的自觉和自强,当属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崛起的源动力,故而中华文化的回归与复兴于今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总体而言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势所致,并已被适时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来。此乃国家幸甚,民族幸甚!可是,如何快速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回归和复兴,这是推动者和践行者需要首先解决和所应思考的问题。毕竟文化复兴不是口号式的,也不是运动式,其虽然需要全民参与,但更多的需要是耐心涵育,而不是盲动式的急功近利。

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无有中断,皆因其自成体系的承继方法使然,也是最值得今人重视和研究的不二法门。对于国家而言,当下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其提法从根本上固然无有问题,可如何走出去却需要反思,因为这不仅仅是勇气和时间的问题,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内在能量积聚和具备超凡的影响力。孔子言:“修己以安人”,孟子亦言:“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用之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承,若不能很好地“求正自我”,又怎能如何去影响和改变世界呢?文化只有被高度认同和深度地运用,并业已产生内聚力和外张力,才是传承和发展的“王道”,至于能不能走出去,相信不是根本性问题,因为优秀的文化从来是不需要喊口号式或搞运动式地强行推销,在这个世界上有占人口五分之一的人们发自内心地信奉和传习中华文化,还不足够产生号召力和影响力吗?若此,在一切皆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民族的足迹遍布海内外,中华文化自然就会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于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定会加速实现。

文化传承,教育责无旁贷。中华民族固有之文化的回归与复兴,究其方法还当老老实实地回头深入地研究中华文化传习的思想与方法,全面回归到传统教育的道路上来方是正途,毕竟中华文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方法惟能从古圣先贤那里方能取得“真经”。可纵观当今民间家塾、学堂、书院林立,学子脱离应试教育体制而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然于文化传承和教学方法上,却在各行其是,难以做到承古相传之教务,这对于从教者自身和受教的儿童、青少年皆为不利,轻则费时费力,重则断人慧命。故而,在古之塾师、山长、院长不存,文脉渐断、传承教学之法失传的现实情况下,有必要让成年人重新认识和研修一番古代教育之理论和方法,并从中得到启发和实践经验。

特别是在近年来,在呼唤传统文化教育、倡导重建家风的现实环境下,的确需要系统地为中华文化崇尚者和在家在校的施教者提供一套古来有之的传统教育类编,以求达到为中华文化教育正本清源之目的。基于此设想,本书系最终将选编目标确定在“三教合一”的思路上,即是为从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成人和受教学子提供一套系统的“教范”、“教学法”和“教材”。针对成人“教范”和“教学法”定位教研读本,力争将其编成中国古代教育的总结之作,故而在选编过程中力求分类精当、体例谨严,兼蓄并包,使之成为一套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家庭必不可少的师德师范、教学方法的参考用书,亦是创建家风、经营书香门第不可或缺的齐家备览。

在“国学热”的大潮中,国人不但需要求得文化上的自信,更需要求得承古以久教育上的自信,惟此民族固有教育思想和方法之回归,方是中华文化真正回归的前提和基础,亦是中华文化传承富有实效之根本所在。本书系中虽所辑文字多出名家、大家之手,但亦见民间教育家或轶名之教育实践者之作,总之皆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本真,很是值得当下之国学推广者和实践者参学,并于实践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

本书系在选编过程中始终秉承了“道器合一”的思想,力争择其精要地将中华文化教育传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汇集一体。初衷的“教范”后被升级拆分成《师道》《家道》两卷,于是本书系便形成现在的《师道》《家道》《教法》三卷,具体辑要类别和纲要内容是:《师道》分“教理哲思、明德师范、圣贤论学、诲人师训、启智传心”五部分,集纳了中国历代古圣先贤,书院山长/院长、私塾/学堂塾师对教育的思想认知、实践方法和切身体悟等,可作为从教者的教研参考书。

《家道》分“世则家范、名门家训、族约家规、诫子弟书、治家格言”五部分,精选了历代以来家范、家训、族约、家规、诫子书、齐家劝学格言等内容,可作为具备从教能力,尤其是家长的必读之书;且其具体内容实为经营家风的内在因素,少此便无家风经营呈现之可能。

《教法》分“授业传薪、礼教仪规、敦勉劝学、教约学规、读书心法”五部分,主要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研究、教学规范、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教研参考资料,亦是师法古人传承民族固有文化的教学纲要、教习方法和备课参考。

三卷书在章节顺序编排上,原则上遵循年代顺序,清以后不标注年代。选文时代有所考、佚名类,或年代基本可推测的,亦遵循年代顺序编排;年代、作者佚名皆无所考的,则皆放于分类章节之后。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系无有加注和现代译文,可能于今人看来读古文经典、古白话文还是有点吃力或繁难,但值得珍视的是,此类文字严格区别于当下之快餐式文字,平添了无限的厚重,“书是懂了才读?还是不懂才读?”相信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求学问形同爬山,虽然吃力点,但只要内心追求上进,相信坚持为之,自然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试想一个连古文字都没有读过或不愿意读的人,让其大谈中华文化,或从事中华文化教学,那该是多么地不堪重负。事实上,但凡倡导学习中华文化之有识之士,皆以“直探文化本源”之理念推崇阅读原文经典为心法。故而在本书系排版设计上,亦充分考虑到受众群体,于文字大小、字行间距上虑及阅读心理,力求给人以唯美轻快阅读之感受。当然,更深信一个有志于向古人问道求学之人,不会因为文字之晦涩或陌生而放弃与古圣先贤对话,况且古人早已告之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

本书系在选编工作中,虽然有众多风行图书可供参照,亦有网络公开资料来源之便捷,但终究是卷帙浩繁,且尚有一些古籍珍本、孤本需要首次录排点校。在点校中,除部分对照原始影印本进行二次点校外,还有些许孤本、珍本无从找到参合之作,但视其发掘价值,惟凭编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强勉而为之,目的誓在为成人,特别是为学校和家庭施教者提供一个较为经典的现代读本。尤其值得挂怀的是,在本书系选编过程中,一些学兄道友还给予了部分资料检索上的支持,并于编写中提出了富有学识的创见,是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方使本书系日臻完善和及时推出。值此付梓之机,一并致谢,是你们的无私与热忱得以让本书在资料收集整理和选编中走了捷径,真可谓是为助推中华文化回归与复兴添薪加火之义举!

《明德国学摘要》三卷《师道》《家道》《教法》的系统编写,试图为国学教育传承正本清源,不但让国学热成为风尚,更易使国学教育普及变得可执行。在这个大谈创新的年代,国学教育怎么搞?很值得思考。窃之独见,国学教育与其谈创新,不若好好地先向古圣先贤学习。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灿烂,其个中原因就是因为传承得好,教习之思想和方法对路子。如今若是真想“重续弦歌”,那就首先必须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传承的。《明德国学摘要》之推出,势将为文化复兴起到推陈出新之功效。值此书系付梓之机,我乐得为之写几句话,更乐见其早日推出,让热爱国学教育传承的众多人士受益,助力中华文化复兴!是为序。

叶宽

2020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