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词
[题解]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巨著,屡作屡辍,经过
余年,作者在将已辍的工作重新拾起,决定继续完成时,不禁回忆过去;面对现在,展望将来,心潮起伏难平,故借“献词”以抒怀,而且采用八行诗的形式,更证明其意味深长。飘摇的形象,你们又渐渐走近,
从前曾经在我模糊的眼前现形。注7
这回我可是要将你们牢牢握紧?
难道我的心儿还向往昔时的梦境?
好吧,你们要来就尽管向前逼近!
从烟雾中升起在我周围飞行;
环绕你们行列的灵风阵阵,
使我心胸感到青春一般震荡难平。
你们带来了欢乐时日的情景,
好些可爱的影儿向上飘升;
同来的有初恋和友情注8
这好似一段古老的传说半已销声;
苦痛更新,哀叹又生,
叹人生处处是歧路迷津,
屈指算善良的人们已先我逝尽,
他们在美好的时分受尽了命运的欺凌。
听我唱过前部歌词的人们,
再也听不到后部的歌咏;
友谊的聚首已四散离分,
最初的反响啊,也一并消沉。
我的苦痛传向陌生的人群,
他们的赞美十足使我心惊。
往昔欣赏我歌词的人们,
纵然活着,在世上也如飘蓬断梗。
蓦然间有种忘却已久的心情,
令我向往那肃穆庄严的灵境。
我微语般的歌词像是竖琴上的哀音,
一声声摇曳不定。
我浑身战栗,泪珠儿流个不停,
铁石的心肠也觉得温柔和平;
我眼前的所有已遥遥退隐,
渺茫的往事却一一现形。
注7 献词大约写于1797年,即作者决定继续写作这部中断了的诗剧的时候,故只是表示歌德48岁时的心情。这时《浮士德初稿》及《浮士德片段》均已脱稿,而《浮士德:悲剧Ⅰ》亦于9年后完成。所谓“飘摇的形象”指《浮士德》中的人物形象,歌德屡作屡辍,但始终不能忘怀这些形象。“这回……牢牢握紧”,即这时决定继续加以塑造和定型,而完成这一诗剧。
注8 作者的至交好友有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克洛普施托克(Friedrich Gottlieb Klopstock,1724—1803)、克林格尔(Friedrich Maximilian Klinger,1752—1831)及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诸人,特别是席勒,对歌德创作此剧颇多鼓励,至于初恋的对象可能指夏洛特·布夫(Charlotte Buff,1753—1828)或莉莉·舍内曼(Lili Schönemann,1758—1817)或弗里德里克·布里翁(Frédérique Brion,1752—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