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小皇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6章 慷慨世家 伟大发明!

冯胜抬手抚须,面色不变的回了一句:“安平君此举利国利民,我冯家自然是支持的。”

徐家主微微挑眉:“支持自然是应该的,但究竟怎么个章程还得冯兄带个头。”

虽然不愿承认,但冯家确实是如今渭南势力最大的家族,只有知道对方的意思,他们才好做出判断。

冯胜闻言却是没有直接回复,而是抬了抬手淡淡道:“不急,稍等,稍等。”

说着,抬眼朝着门外看去,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其余众人见此也顺着前者目光看去,却并未察觉任何特别之处,随即开口道:“冯兄还有客人?”

冯胜微微一笑,并未作答,正当其余人等还要追问之时,一道倩影款款而至,迈步来到大厅之内。

“玉瑶见过各位叔伯!”

抬眼看去,只见一名端庄秀丽的女子优雅的行了一礼,正是冯家之女冯玉瑶。

见其到来,几位家主也是略带惊讶,随后起身回礼。虽然对方只是一个晚辈,但如今却是安平君身边的人,身份地位自然有所不同。

“玉瑶来了,坐吧。”

冯胜笑着招呼了一声。

前者点了点头,随即大大方方的落座,然后看了在场众人一眼,不卑不亢的道:“诸位叔伯今日来意我也清楚,正因此父亲才特意让晚辈过来一趟。”

“玉瑶侄女能来自然是最好的,你如今是安平君的人,知道的肯定比我们更多。”

徐家主微笑着说道,说实话他还是挺佩服冯家的魄力与眼光的,若非家中没有嫡女,他也不会落于人后的。

“玉瑶不过一介侍女,了解的也不多。唯一清楚的便是君上似乎要有大动作了。”

冯玉瑶淡淡回道。

“大动作?莫非要对我等世家下手!”

一人大惊失色,孟家覆灭的惨状依旧历历在目。

冯玉瑶见此解释道:“误会了,安平君这次并无恶意,反而是在做一件大好事。”

众人闻言松了口气,随后拱手道:“不知是什么好事,可否细细说明?”

冯玉瑶接着道:“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大致是要将渭南打造成前所未有的经商之地,在不久的将来,周边地区甚至其它国家的商人都将汇集于此。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安平君才要重新修建道路,毕竟只有来往便利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到来。”

“原来如此。”

众人心中了然,虽然还不能真正弄清楚其中的门道,但大致意思却是懂得。

“若真能如此,对我等来说还真是件好事。如果能在石碑之上留下家族印记,到也不失为一个名传列国的机会。”

话音落下,不少人亦是心头一动,人生所求无过名利,利他们有了可在这个时代中获得名望却是太难了,尤其是对于商人来说。

而要真的能将名字可刻在石碑上,或许是条建立声名的捷径。

就在这时,却有一人略显迟疑的道:“将渭南道路重修一遍,至少也有着数千里的路程,若十里一碑,就意味着会立下几百个石碑。

想要真正将名声打出去,少说也得刻下数十篇碑文才行,这就需要几千金了。”

闻言,其余众人亦是皱起眉头,数千金即便对于他们这些大家族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名声虽好,可钱却是命根子啊。

见此情形,冯玉瑶神色一动,随即看向主位之上的冯胜道:“此言有理,既然叔伯们有此顾虑,那父亲咱们就多出些力吧?”

“嗯,安平君既有此意,老夫就算倾家荡产也要相助。”

冯胜没有任何意见,一脸坚定的点了点头。

见此,其余众人却是神色一动,正所谓商人逐利,各个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这老冯怎会做如此赔本的买卖?

徐家主开口道:“玉瑶,我们这些人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要是真有什么消息还请明说。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咱们一起扛着便是。”

“确无隐瞒,只是安平君向来出手大方,想来是不会亏待忠心之人的。”

闻言,众人不禁对视了一眼,这话中的含义值得推敲,看似是场面之言,但其中似乎又透露出了不少信息。

想当初安平君为了筹集粮食,可是狠狠宰了他们一刀。

不过没过多久出粮最多的冯家就接管了孟家的产业,之后甚至还掌控的雪盐生意,一举坐稳了第一大家族的位子。

如此说来,这一次……

在场的都没有蠢人,当即就联想到了诸多关节,徐家主眼前一亮,当即开口道:“既是安平君的意思,徐家定鼎力相助!”

其余几人亦是纷纷表示:“不错,如此利国利民之举,理当大力支持,老夫这就回去筹集钱财!”

见众人如此慷慨解囊冯玉瑶不禁微微一笑,这么多年来,可还没见过几大家族如此团结一致呢……

府邸之内,子祤把玩着手中竹简,默默思量着。

正当这时,一道身影缓缓走了过来,恭敬行礼道:“玉瑶拜见君上,您吩咐的事已经办妥了。”

子祤看了其一眼,点头道:“不错,辛苦你了。”

对方在冯家的言行自然是他所授意的,有些话旁人来说比自己亲口说更加合适。

子祤看着手中竹简,似是随意的开口问道“你不觉得用这东西书写有些太过麻烦了吗?不仅笨重,而且书写的文字也十分有限。

即便是一部《论语》也需要上千卷竹简,颇为不便。”

虽然不太明白前者意思,但冯玉瑶还是恭敬的回道:“确实不太方便,可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的书写工具主要分为两种,最常用的是竹简,此物造价相对低廉一些,但却不便于携带与储藏。

至于另外一种便是锦帛,这种材质虽然要轻便许多,但书写时却并不是很方便,最关键的是价格太过昂贵。

即便是大户人家也只是偶尔使用罢了。

只不过上千年的延续之下,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对此也并未太过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