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沂水显宦增韩氏(二)
韩文儒不忍心违逆祖父的叮咛,可让他放弃参加科举考试,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极其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
韩柏看到二孙子一脸犹豫不决无法取舍的为难之色,禁不住发出一声悠悠长叹。
“唉,儒儿,爷爷知道你难以取舍的为难之处,便不再固执己见。常言说的好啊,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既然有意于科举,想由此进入大明官场,也在情理之中,爷爷便不难为尔等后辈。”
他斜睨一眼众子孙,发现众人皆是一脸兴奋难抑之色,情知无论自己再怎么叙说官场不易混,帝王之心难以猜测,恐怕子孙们也不会改变心意,何苦难为自己又为难后辈们。
“儒儿,你们要牢牢记住,无论以后身居何职,不准与人勾心斗角缔结仇敌,更不能与同僚不睦结下仇怨。否则无论你官场如何得意,也会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穷的祸患,切记,切记。”
数年后,韩文儒报名参加了科举考试,从一介白丁连过县试和府试,年纪轻轻便成为了童生。
然后他又埋头苦读数年,终于厚积而薄发,一路上过关斩将,从小小的童生一直考到春闱贡试,最终有幸参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韩文儒十分幸运地成为了沂水县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二甲进士,也从此开始步入了大明帝国官场。
韩文儒时刻牢记祖父临终前的谆谆教诲,为官公正无私,做事兢兢业业,最后以五品知州之职告老归乡,成为了山东布政使司境内极为有名的清正官宦。
可他的子侄们却大多文采不彰,其他沂水韩氏一族子弟也都是平庸之辈,功名最高者也不过是考上秀才,大多是童生或白身。
还有一件更加可畏的事情出现了,以韩文儒为韩氏长房的这一支子嗣越来越少,同辈两兄弟者越来越多,甚至是独丁一个单传。
直至大明弘治十四年,四十多岁的韩氏嫡长子韩德终于为长房争了一口气。
他历经几次乡试,才突飞猛进,从举人一直到考中三甲同进士,在京城做了一名从八品京官。
而其他韩氏子弟再也无有文采出众者,大多以经商为业,有心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过有了韩文儒和韩德这两位进士招牌作庇护,无有官员胥吏敢从难他们,让他们的生意做得极佳,沂水韩氏一族也逐渐成为本县内声名显赫的官宦之家。
同时韩柏生前一直担心的事情,也逐渐显现出来,而且比他当初想像的还要可怕,还要让他感到羞耻不已。
韩氏家族这些自幼便生活优越富足的阔绰子弟,逐渐堕落为不思上进之人。
甚至于有些韩氏纨绔子弟依仗祖辈积攒下的钱财权势,肆意妄为无所忌惮,做下了不少违背律法及世俗礼仪的缺德之事。
不仅仅招惹到世人的一致唾骂,还为韩氏一族埋下了一枚随时即将爆炸的定时炸弹。
而身居京城为官的韩德,只顾及为自己的仕途着想,根本没有心思教导留在沂水县家中的后辈,对此危机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