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这本书是2002年春季我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讲授的“组织社会学”课程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讲课时口语化的表达形式。
我在准备这些授课材料和整理讲稿时常常羡慕讲授经济学课程的同行们。在经济学领域,同仁们对基本的理论体系和主题内容已有很高的认同程度,这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准备提供了许多便利,免去了授课者在选题择材上的困难。而在组织社会学这样一个“开发中”的学科中,编写一本学科介绍的书会面临许许多多的抉择。我在准备这门课的过程中,面对众多的研究思路、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常常不得不痛下决心,忍痛割爱,颇有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之感。不过,开发中的领域也有好处,它给学者更多的选择自由、更多的机会来体现作者的个性。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反映了我个人的研究兴趣、取向和理解,反映了我对组织社会学这个领域的看法和组合。因此,我想特别强调,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讲义或教科书。组织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组织社会学文献中有着若干重要的理论派别以及它们所带动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对这一领域做一全面系统的介绍不是这一门课程和这本小书所能胜任的。
这也不是我讲授这门课的目的。这门课的听众主要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对于这些培养中的研究人才来说,学科的基本知识可以通过其他课程和阅读得到。在我看来,他们最为需要的是在研究层次上对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思路、研究逻辑、研究方法等课题进行深入讨论。这正是这门课、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当然,“个性化”的介绍往往带有学者本人的偏见;不过,讲授这门课时的听众主要是来自几所大学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学术研究的上下求索中对这本书的内容和观点加以甄别选择,取己所需。
记得当年在斯坦福大学师从马奇(James March)时,在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上,这位大师常常思路独特,妙语连珠,令人大开眼界。有一次在讨论有关组织内部升迁规律时,我们提出了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理论模式。马奇评论道:你们的这个模式可能是对的,不过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而我更偏爱怀特(Harrison White)提出的“机会链”(chains of opportunities)模式;他的模式可能是错的,但是更有想象力,更有意思。这番话耐人回味,说出了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道前人所未道,行前人所未行。进一步说,在当代社会中,学术研究不是孤立的个人行动,而是在一个学术共同体中进行的。新的解释思路、新的研究贡献是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而言的。唯有了解前人所道所行,才能知道新的突破点在什么地方。我希望这本小书能够引起读者和研究工作者对组织社会学这一领域的兴趣,为这个领域中的学术发展起到一点推动作用。为了读者进一步深入阅读研究的便利,我在各讲后附有“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文中对重点学者的研究工作进行介绍时,给出中英文姓名,书末附有“中英文人名对照”,以便读者检索。
在此感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和伟伦基金的资助,他们使这一次讲学得以成行。社会学系主任李强教授和沈原副教授盛情邀请,从课程教学到生活食宿各种安排无微不至,使我有了一段充实愉快的经历,十分感谢。在授课期间,许多社会学同仁朋友如沈原、刘世定、张静、邱泽奇、王思斌、马戎、李路路、郝大海等以及清华、北大、人大的学生一起参与讨论。这本书里的许多内容反映了这些讨论的结果。同窗折晓叶大姐对这本书的写作提出了极有启发性的建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彩霞女士和肖林同学对我提供了热情帮助。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许多同学帮助整理讲课录音,为这本书的成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是:唐丽、成梅、陈振华、郑广怀、肖林、吴春、童根兴、张海辉。在此,谨表谢意。
最后,将这本书呈献给我的父母,以感谢养育之恩。
周雪光
二〇〇三年九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