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火柴
打开纸箱,映入众人视线的是数十个黄色的小袋子。
孟山从中取出一包,放在手心中仔细端详。
这袋子的触感很是怪异,非金非铁非木非石,但触碰时又会发出类似薄铁片的声响,想来同样是某种神仙用的材料。
黄色的袋子上同样写着几行大字:
“三鲜伊面”
“熟悉的味道”
“品质如一,经典美味”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袋子表面那碗面的画像了。
孟山并不确定那是否真的只是画像,因为它看起来就是一碗香喷喷的、放了鸡蛋和鸡肉的面。它是那样的真实,孟山甚至感觉自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面香味,他几乎有一种想要一口直接咬上去的冲动。
这时,几道“咕咕声”接连响起,围在一旁的众人们都不禁捂住了自己的肚子,在看到这碗面的一瞬间,他们那因为惊讶而短暂遗忘的饥饿,便瞬间卷土重来了,并且其势愈烈。
“面?这是神仙吃的汤饼吗?明明只是用我这双眼珠子看着,但我的口水却流的停不下来。”
“好想吃。”
“这般好的汤饼,还有这蛋,这肉,也是顶好的,我们也可吃得吗?”
“打开这袋子,就会变出一碗这样的汤饼吗?”
“好了,好了,便且先让我仔细看来,这毕竟是上天赐予的物什,切不可马虎。”
孟山制止了众人想要直接开袋即食的冲动,将手中这袋子翻了个面,
“配料:小麦粉,精炼植物油,淀粉,食用盐......”
他的声音卡住了,只因他实在是不认得后面这些所谓的“三聚磷酸钠”是何物,孟山只感觉自己像是在读天书。
跳过这些繁杂的文字配表,再看那顶上最显眼的三张画像,下面各自配上了一段小字。
这下孟山看明白了,这个袋子里装面并不是拿出来就能吃,而是还要自己做,不过看上去倒很是方便。
根据这袋子上的指示,这面能有三种做法,分别是炒、煮和拌,煮和拌他都知道,但这个炒,孟山不太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且尽管这三种做法做出的面条看上去都鲜美无比,可是不管怎么做,都必须要先烧水将这个袋子里的面饼煮开,还要再放上鸡蛋、火腿和青菜等物。
可是别说鸡蛋火腿这些他们往常也很难吃着的东西,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就连一个能用来煮面的锅子也没有。
而就在此时,那种熟悉的震动感又一次从脚底传来。这一次众人都没有太过惊慌,而结果也确实如此,这震感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当震动结束时,一座石制的灶台在两间房屋之间拔地而起,最后长到了近四尺高,能及到人的腰部。
在那灶台上,还嵌着一口黝黑的大铁锅,锅上盖着一块厚厚的木制锅盖,大的简直能举起来当盾牌用。
这一次,不需要任何人解释,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天神这是见他们没有做饭用的物件,便赐下了一座灶台和一口大锅,好让他们能够自己做饭。
短暂的愣神之后,孟山一拍大腿:
“快,快打水,我们煮面吃!”
不过接着他又看了一眼自己身边这些人,要么骨瘦如柴,要么体弱多病,便也不多话,把手中的袋子往箱子上一放,直接几步来到那灶台前,抗起那大铁锅就往江边跑。
剩下的人还都没反应过来,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施五见众人都不知该干什么,便说了一句“俺去帮忙”,接着直接跟着孟山上江边去了。
不一会儿,两人便端着被江水装满了大半的铁锅走了回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来到灶台边,将铁锅轻轻放了下去,一滴水也没有溅出来。
“快,快生火煮面啊!”
孟山不禁喊道,这么多天,每天吃的东西不过勉强够让自己活着。要说他不饿,不想吃美食,那肯定也是骗人的。但这话刚说出口,他也想到了一个问题,
“对了,还得先生火才行。”
对他们来说,生火从来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提前做好了火种,否则每次生火,取决于操作人的手法熟练度,少则不到一刻钟,多的话则要半个时辰,才能生起一团火。
“俺来吧,俺先前从那死人身上捡来的包里有一些火绒,还有一根削尖了的木棍,很快就能把火给生起来了。”
这次说话的是一个年老的妇人,她用布满皱纹的双手从包中摸出一根小木棍,木棍的一头被削尖了,应是特地用来取火用的。
“那便拜托阿婆了。”
“俺再去捡些柴火。”
施五则是自告奋勇,去一旁的林子里拾柴了。
“那,那我便去削几双筷子。”
卢盛也给自己寻了个事做。
眼见一时半伙儿还吃不上面,孟山只好又来到宝箱边,继续查看箱子里剩余的东西。
他拿起那小臂长短的硬纸盒,小心地将顶盖掀开,发现里面板正地躺着十二个鸡蛋。看着那箱子中还躺着另一盒,不由得心中一喜,这就是二十四个鸡蛋了,均分到每个人头上也还有两个。
他将鸡蛋递给其他人,又引起一阵惊呼:
“是鸡蛋啊!俺好些年没吃过了。”
“确实是鸡蛋,而且好大,好干净!”
“俺就吃过一次鸡蛋,老好吃嘞。”
除了鸡蛋,箱子里就只剩下两个小纸盒和一个小黄纸包。
孟山又捡起其中一个小纸盒,但见这比他拇指大不了多少的褐色纸盒上,竟然也写着字。
“安全火柴?难道这小盒子装的是柴火?”
他看着这面写着的四个大字,有些不解,
“可是柴火如何能装在这般小的纸盒子里?”
将这纸盒的外壳取下,内里装着的几十根极细的小木棍,他从中取出一根,放在阳光下仔细端详。这木棍被削的很细,与一根面条差不多,但在其顶上却裹着一个通红的圆头。
“这便是火柴?难道这可以用来生火?”
孟山迟疑了一下,将这红彤彤的圆头凑到鼻尖嗅了嗅,
“这味道,似是硫黄。”
“我曾听闻,在江南地区,有富人将硫黄粘在小木棍上。”
一旁的卢盛说道,
“需要生火时,只需要让这小木棍沾上火石打出的火星,便能迅速生起火来。想来,这火柴便也是那般用法。如此,不如将这火柴给那阿婆送去。”
“且慢。”
孟山突然发现这纸盒的背面也写着东西,准确来说,是画着三幅图像。
第一张图是将这内屉从中取出,然后拿出一根火柴;第二张图则是拿着这跟火柴,用圆头那端顶着那纸盒的侧边擦去;到了第三张图,这火柴竟直接燃起了火。
“莫非这便是这火柴的用法?”
孟山当下便学着这指示的做法,将手中的火柴对准了纸盒侧边的黑条一擦。
“欻!”
一下子,一团火焰自火柴的顶端生起。
“火!当真燃起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