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想要这样学:高效学习的认知心理学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方法3:
用老师的笔记检验而不是代替你的笔记

假如老师为你复印了他的笔记、课程大纲或是图表,你该如何使用它们呢?想要搞清楚这一点,需要先回答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记笔记?

有人为此进行过研究,得出了两个你可能也想到过的结论:一、将内容写下来更容易记住;二、阅读自己的笔记能够巩固记忆。研究显示,笔记确实具备这两个作用。

试想,如果从老师那里获得了笔记,这两个作用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们常常觉得老师的笔记要比自己的更加完整、准确,或许你还能从中发现一些无法通过听课获得的深层关联。这对于巩固记忆确实有很好的效果,但你却无法通过记笔记的过程来强化记忆——写下它的是老师,而不是你。

我们的猜想与研究结果一致:使用老师的笔记有利也有弊。相比让学生自己记笔记,老师提供笔记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有些老师不提供笔记,他们觉得这样做没有意义。

但是假如你得到了笔记、大纲或课件,可以用它们来做些什么呢?虽然我们尚未通过研究得出明确的答案,却可以根据笔记的两个作用进行合理的推断。

如果你想通过笔记来增强记忆,那么即使你在课后会得到老师的笔记,还是应该自己记一份。要是在课前就得到了笔记,不要带上它,因为这样你只会顺着笔记思考,并补充自己的观点,无法增强记忆。而且一边听课一边阅读书面提纲会让你感觉很混乱。课件也是一样,不要把它们打印出来在上面记笔记。

如果你在课前就得到了笔记或大纲,先把它浏览一遍。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只需要了解课堂结构的前两个层次:它的主题是什么?主要的论点有哪些?

提前了解这些内容十分有助于你的理解和记录。在笔记开头写下主题和论点,方便参考。随着课堂的进展,你会知道老师讲到了总体结构的哪一部分,然后就可以边听边做标记。

课程结束后,你还是要将自己和老师的笔记整理在一起。如果课后才得到老师的笔记,你当然只能这样做。但即使你在课前就已经得到了笔记,最有效的整理时间也是课后。笔记的后期整理很重要,我会用整个第四章来说明这一点。

一句话总结:如果老师提供了笔记或大纲,你可以在课前或课后用它辅助理解,但不能代替自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