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真不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无语(四)

王鹏问他有什么看法,这还真不好说。他只能客观地描述事情的前因后果,顺便加了几句峰娃的家庭情况,也算是完成了学生的托付。王鹏听了后,沉吟片刻,问他有没有好的主意。哪有好的主意呢?有的话,之前就已经想过了,可惜没人采纳。现在不是单方面的事了,是三方面的局面。又要学校满意,还要家长同意,还要考虑法律的问题,他可没这个能耐。

“这是我们师生之间的私聊,余老师不要有什么顾虑。你就当帮我出出主意,尽量把这件事情圆满解决。”

“这就要看双方的底线是什么。学校的底线我不清楚,也不好去打听,你也知道余老师就是平头百姓,人微言轻。但如果家长真的要报警或者投诉到教育局,那还真是个麻烦事,对学校是很不利的。那个家长的底线,我想是不愿意被拘留的,那会留下案底。峰娃的母亲也是我教过的学生,给我打过电话,还叫我帮着想想办法,看情形是很担心她前夫被处理的。所以我觉得,可以从各自的底线入手,劝双方各退一步。我可以跟家长那边说一下,至于学校这边,只有你去了。”

王鹏觉得可行,加了他的微信后,便起身告辞。

老余于是给峰娃母亲打了个电话,告诉她,如果可以通过和学校协商,妥善解决此事,警方可以从轻处罚。他希望她能劝劝前夫息事宁人,就按照之前和陈主任已经说好的来办。对方答应了他,表示马上就跟前夫打电话。

事到如今,老余也是尽心尽力了,双方能不能说好,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他给王鹏发了条微信,说这边已经劝过了,家长也答应按之前说的办。

也没工夫去等结果了,还有几分钟该他上课了,得去候课了。

走上三楼,看到小郑在走廊上向下张望,看方向应该是德育处那边。老余从背后走过,他也没有察觉。突然间老余心中又升起一股怜悯,参加工作没几年就遇到这样的事,放谁身上也不好受。尽管没有把班带好,但也算是付出了很多,到头来弄个如此局面,谁也不想看到。如果学校真的要他给家长赔礼道歉,真不知道这小伙子受不受得了。

从办公室出来,没看见小郑,许是下楼去了。走进教室,却见他正在教室后面的书架上埋头清理一些书籍。难不成,还想强行带班?这场景弄得老余很尴尬。本来想发话,叫学生安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又怕对方难堪;想退出教室,等他整理完再进来,但还有两分钟就上课了。看学生们的样子,都注意到了这种情况,有个别还相互递眼色,一副等着看热闹的样子。如果铃声响了,小郑都还不离开,那真的就有问题了。他悄悄给前排两个女生说,让她们去问问郑老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她俩相互看了看,脸也红了,犹豫着去不去。老余又挥挥手,扬扬头,示意她俩快去。两人又相互看了一眼,很是不情愿地站起来,走到书架那里,回头看着老余。众人的眼光也集中到教室后边了,一个个忍俊不禁的样子。老余只好给她们竖个大拇指,以示鼓励。其中一个才试探着问了小郑一句。后者这才发现她们,回头跟老余的目光匆忙打了个照面,连忙向问他的学生摆摆手,然后抱起一摞书从后门出了教室。那些回头看的学生又会转过头看着老余,这些人小鬼大的,巴不得看场好戏的,怎么这么快就没了呢?

“课代表,安排课前背诵!”

教室里哇啦哇啦响起背书声。他看向那书架,本来以前书就不多,现在更显得稀疏零落了。他也搞不清楚状况,就踱到语文科代表身边,悄声问她书架上的书是怎么回事。原来书架上的书确实大部分是小郑的,当初学校安了书架后,一直没书,小郑就把自己的书搬了来。现在不在这个班上课了,自然要物归原主了。

“停!”

“停!说好了令行禁止,怎么还有同学在读呢?什么是令行禁止,再说一遍,当老师发出“停”的指令后,不管你是在做作业,还是讨论,还是背书读书,都停下来,归位收心,保持安静。下次有谁做不到,要给予批评处罚。”

“说一个事啊,这也是作业,每个人都记住。明天每个人带两本书来,把我们的书架充实起来。古今中外名著都可以,包括小说,寓言,童话,诗歌,散文等等;也可以带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老师也会带一些对你们有用的书。这样,我班的书架就丰富了,大家也可以看到更多的书了。注意——大组长负责统计本大组的书籍名录,然后交给科代表。科代表注意审核,尽量不带重复的书籍。另外,每位同学在书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毕业后,大家如果愿意,就留给将来的学弟学妹们;如果自己还要用,就各人领回去。书拿来后怎么用呢?每位同学按自己的兴趣选一本书,每天在校抽空读10分钟或五页或一个章节。读完一本,再换下一本,一学期至少读两本。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的书越多你越有收获;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不读书,到要用的时候才会发觉自己读的太少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才能走向进步,迈向成功。”

上课铃声响了,他最后补充一句,“如果家里确实没有书的同学,请下课后告知我。不要明天检查带书情况,你才跟老师说。如果是那样,就当没完成作业处理。”

现在的农村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比以前要重视得多,经济条件好了,对书籍的投入也要多得多。二十年前,他叫带书,全班就带了两本书,一本泛黄的《西游记》,《三国》的连环画一集。十年前,学生总算能带点作文选和一些名著了,但还是有不少家庭找不到一本课外书。最近几年就大不一样了,几乎每家都有几本到几十本的读物,名目繁多,种类齐全。甚至个别家庭把所有必读和推荐读物都整套整套的买齐了。当然,也有极少数“顽固”的,坚称自己读书时就没这些课外书看,不照样学习,照样毕业,就现在老师事多。这种情况,老余也不为难学生,借两本给学生就是了。

“好,上课!值日生——”

“起立-敬礼。”

“老-师-好”

蔫哒哒的,也不大齐整,还有人半站着,有东倒西歪的,也有东张西望的,相互递眼色的。老余明白,这是长期养成的的习惯,反映在日常的精神状态中。习惯与精神状态相互影响,成比例的相互滋长。习惯越好,精神状态就越好;反之亦然。所以,观察一个班级的风貌,往往就从日常的细枝末节入手,地上有无垃圾,讲台是否整洁,黑板干不干净,喊起立是否干脆整齐有力,看似小问题,其实是关键所在。比如这喊起立,一个班有无士气,对老师是否敬畏,团不团结,对学习的态度等就一目了然。排除那种故意大吼怪叫之外,一般来说,日常喊起立越是干脆有力,动作越是规范齐整,这个班的班风、学风就越好。

今天学生的表现,可以这么说,如果有四个等级评价的话,一定是最后一个等级。而这和班级的综合学业水平几乎就成正比。上午就发现端倪,由于是他第一节课又赶着吃中午饭,他就没有及时纠正。没想到下午这节课表现尤甚,这是个危险信号,如不想办法改观,他老余难免要步小郑的后尘。他深刻认识到,这是一场艰巨的阵地争夺战,你不进攻就会被反攻。必须趁着新班主任的余威乘胜追击,而这一击必须以雷霆手段,务求荡清顽敌。

可是这又并不等同于战场,敌人不是学生,而是他们身上的坏习惯,是班级的不良风气。从这方面讲,他和学生们有着共同的敌人,对学生应该采用的是怀柔政策,和学生要达成默契,建立统一战线。

于是他把心中腾起的怒火又按捺下去,把已经拿在手上的书又轻轻放在讲台上,“今天这节课,我们去操场上。”

“哦——哦——”,有几个已兴奋地吼出来,多数人开始窃窃私语。能够不上课,尤其不上主科,大概是这样的班级的不少学生的开心点。老余没有进一步发出指示,只静静地站在讲台上,沉默地看着下面,眼光从每一个人身上扫过。

隔了半分钟终于有人察觉了老师的严肃,开始安静下来。

“知道为什么要到操场上?去操场又上什么吗?”他平静地问道,又环视了全班一遍。

没人应答。先前率先发出“哦哦”声的,把头埋得很紧,生怕被抽到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讲一个故事,希望并要求每个同学认真听,听得认真的老师就不抽问了,不认真的我专门抽你。听完后,我相信大家就知道答案了。”

可能他们听过很多大道理,家长的,各科老师的,班主任的,校长主任的,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就是没多大领悟,也没落实到行动上。况且不少同学左耳进右耳出,也没当一回事。还有顽劣的,自动屏蔽任何让他觉得不快的话,这些话连他的耳廓都没有进。也许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能够让他们有点兴趣,能吸引一下他们的注意力,就算没有受到教益,至少留下一些印象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