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肖像,由佛罗伦萨画家里多尔福·吉尔兰达奥绘制。

图为《特权书》第一页。本书在哥伦布的数次航海过程中逐渐形成,虽然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但仍是哥伦布殖民新大陆的正式依据。

在这幅1594年的版画中,司法调查员弗朗西斯科·德·博巴迪拉下令将哥伦布及其弟巴塞洛缪囚禁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奉西班牙之命对这位探险家的管理进行问责。

在第三次航行中,士兵们跟随哥伦布远征,以追寻财富,但食人族的幽灵仍在他们心头挥之不去。泰诺人是其主要受害者。

早期关于"印度人"的报道中既不乏事实,也充斥着荒诞不经的想象。在这幅约绘制于1527年的版画中,长着狗头的食人者正对人类挥舞屠刀,准备食用。

随着欧洲人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和加勒比海其他岛屿停留的时间越来越久,各方的结盟和冲突也日趋复杂。在上图中,西欧士兵互相争斗,而三名印第安人——两男一女——划独木舟逃离。

据估计,约有五万印第安人自杀,以抗议欧洲人占领其祖先的家园。正如这幅1565年的版画所描绘的那样,有些人自缢身亡,有些人跳下悬崖,还有一些人干脆绝食自尽。

哥伦布下令绞死叛变的西班牙人,始终对赶来救援的神父不加理睬。这幅由特奥多尔·德·布里创作的版画足见作者对探险家残酷行径的谴责,画上画的是哥伦布正在对自己人施暴。

特奥多尔·德·布里的这幅版画约创作于1598年,视觉冲击力更强。画中西班牙人纵火焚烧印第安人的住所,其中一名印第安女性很可能是他们的首领,被吊死在旁边一棵树的树枝上。类似的画作十分引人注目,加深了哥伦布在欧洲的负面形象。

如特奥多尔·德·布里这幅作于1594年的版画所示,在第三次航行中,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珍珠和采珠工。哥伦布依据普林尼的《自然史》,认为珍珠是由牡蛎开壳时坠入的露珠所形成。

意大利与西班牙在新世界展开竞争:在第四次航行中的危急关头,哥伦布集结心腹,对抗弗朗西斯科·波拉斯在牙买加岛上发起的叛乱。该版画由特奥多尔·德·布里绘制于1594年。

西班牙人在新世界对受害者施虐。

这是一片富饶的希望之地。1506年,哥伦布死后,他的名望与日俱增,对他的遗产的争论也愈演愈烈。这幅图画见于1750年,颇富寓意,把美洲描绘成一个坐在短吻鳄上的印第安女人。此人手持一个羊角和一只鹦鹉,身边的四个人物分别代表不同的美洲土著民族。在远处的海滩上,欧洲人竖起了十字架,美洲土著在一旁嬉戏。

1507年,马丁·瓦尔德泽米勒绘制了一幅壮观的世界地图。这是第一幅包括整个西半球和太平洋的地图,也是首次有人在地图上使用"亚美利加"这一名称。这幅地图有时被称为"美洲出生证",其唯一的副本陈列在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图书馆。

1513年瓦尔德泽米勒绘制的世界地图。图中包含了哥伦布发现的土地,有时亦被称为"舰队司令地图",但这里的舰队司令并非指哥伦布,而是另有他人。

1503年7月7日,巴塞洛缪·哥伦布在写给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一封信中,附上了这幅初步绘制的新世界地图。他写道:"每当忆及伊斯帕尼奥拉、帕里亚等地,我便会痛哭失声。"这幅地图包含了他在数次航行中发现的地理特征。直到晚年,这位探险家仍在努力将其发现纳入自己陈旧的世界结构当中。

图为探险家的幼子费迪南德·哥伦布16世纪在西班牙的油画肖像。他曾与父亲一起,完成了第四次航行。

为了捍卫其父显赫的声誉,费迪南德·哥伦布出版了这本传记,图为传记的扉页。

"臣自二十八岁起为陛下效命,如今须发皆白,老弱病残。臣及二弟一切随身之物皆被夺走售卖,就连臣弟之衣物也不例外……臣只能相信,此举并非王室之所作为。"
——1503年7月7日,哥伦布在牙买加致信二王

殖民主义者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早年追随哥伦布,后来成为一名修道士和历史学家,被誉为"印第安人的使徒"。他对哥伦布的批评刻薄而又无情。

克劳德·雅康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最后时刻》,作于1870年。这一幕颇富传奇色彩,哥伦布让一脸悲伤的儿子将自己被捕时所戴的镣铐放入棺材。哥伦布一生都喜欢故作姿态,表现得态度虔诚、举止夸张。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肖像,由让·德·布雷绘制。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肖像,此画突出表现了探险家的朴素。

印第安人普遍种植的木薯为他们的膳食提供了淀粉,但在将其烤成面包之前,需要经过小心加工,以去除有害的酸性物质。木薯根不能生吃,因为其中含有类似氰化物的物质。

甘蔗(学名:Saccharum officinarum)是哥伦布带到新大陆的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新大陆的甘蔗种植园由奴工维持,最终导致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南部爆发了奴隶起义。

已知最早出现在印刷物上的烟草图片见于1574年。在首次航行着陆后不久,哥伦布的手下就遇到了吸食"药草"的印第安人。这种药草很可能是烟草(学名:Nicotiana tabacum)或烟草属中一种效力更强的变种。烟草是哥伦布在新大陆的另一个重大发现。

这幅世界地图约绘制于1489年,作者是亨里克斯·马提勒斯·日耳曼努斯(亨利希·哈默)。据信哥伦布的航海思想曾受到类似地图的影响。该地图有可能源自哥伦布胞弟巴塞洛缪数年前,即1485年设计的几幅地图。图中的绘制过于简单,致使哥伦布相信他已接近亚洲,而实际上却在加勒比海。正是依据上述地图及其他古典文献,他才坚持认为欧亚两洲之间的距离异常之短。

图为1530年阿莱霍·费尔南德斯绘制的《航海者的圣母》,是受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启发的早期画作之一。在这幅作品中,探险家身着金色长袍跪在圣母左侧,平松三兄弟立于其右侧。这幅画作使人联想起哥伦布在航行途中所表现出的宗教神秘感,也反映了他自视高贵和肩负崇高使命的态度。

图为1500年胡安·德·拉·科萨的名作《世界地图》(Mappa Mundi),被公认为欧洲人绘制的首幅包含新大陆的画作。作为哥伦布的制图师,科萨被迫在一份宣誓书上签名,声称古巴不是岛屿,但实际上却对此感到怀疑。

*《特权书》1
《特权书》装帧华美,卷首印有哥伦布的饰章。这份皇室文档编纂于1492年至1502年,列出了哥伦布自认为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所应给予自己的头衔、权利、奖励和官职。当他开启第三次航行时,二王已不愿继续满足他的所有奢求。

*《特权书》2

《圣乔治矿山图》。据信哥伦布年轻时曾经作为领航员,造访过这座位于西非沿岸的葡萄牙城堡。

1502年的《哈米国王航海图》,公认出自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之手,并以其后来的两位收藏者命名。

1502年的《坎迪诺世界地图》是现存最早涉及葡萄牙所发现地区的地图,其中包括非洲和巴西部分海岸。左侧的实线即教皇依据《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划定的领土分界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

《马乔洛世界地图》约绘制于1511年,标出了巴西部分地区(最左侧)及哥伦布所发现的土地,包括古巴。

特奥多尔·德·布里的《加勒比海地图》,约绘制于1594年,包括北美部分地区、尤卡坦半岛、巴拿马和南美洲,但准确程度不尽相同。

该地图绘制于1583年,描绘了哥伦布曾经到过的土地,图中可以看出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别位于大西洋两侧。

从宗教上对哥伦布航海所做的阐释赋予了这几次航程深远的意义。上图描绘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情景,由特奥多尔·德·布里于1594年雕成。后者对当时欧洲探险活动的刻画十分详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但他本人从未到过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