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以劳动的名义
人类社会离不开劳动,劳动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怎么高估都不过分。但在中西方思想史上,关注劳动问题、把劳动作为核心概念进行研究的思想家并不多,马克思无疑是不多见的最重要的一位。如果在此使用“之一”,对马克思都是不尊重的。
可惜的是,马克思并没有写出一本以劳动为主角、系统阐述劳动问题的著作,在他所生活的时代,资本的光芒遮蔽了劳动的力量,促使马克思将大部分时间把资本这一对手作为其作品的主角。马克思用更多精力写作的是“资本论”,而没有机会写出“劳动论”。
这无疑是一个遗憾。而更加遗憾的是,在之后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著述中,劳动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论重视。即使到了今天,虽然我们始终强调尊重劳动,在每年一度的劳动节都会重复“劳动光荣”的口号,都会被尽职尽责的、兢兢业业的劳动者的“工匠精神”所感动,但对劳动的研究一直没能成为“显学”。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深度谈论劳动的问题?如何讲好劳动的理论故事?
走进《哥达纲领批判》,我们会发现,它以劳动问题为主线,关涉平等、公平问题,关涉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问题,关涉自由、民主问题,关涉国家职能转变及国家未来走向等问题,恰是一部以劳动为核心的政治哲学著作,是一部集中系统展示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作品,是我们深度思考劳动问题可资借鉴的不可多得的经典文献。
要说明的是,与马克思的很多作品都以批判为名一样,《哥达纲领批判》也是一部批判的作品。这种批判与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中对新世界的追求是一致的,也与他们对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的追求是一致的。他们不仅要批判他们生活于其中的资本主义社会,也要批判为这种社会进行辩护的各种理论学说,还要批判那些好像在批判资本主义却陷入空想、反动、错误的所谓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学说。
读一部批判性的作品,好处是有助于我们看到不同思想家面对同样问题的不同观点,能够在比较中见证伟大思想家的过人之处。就像一位高手展示自己的武功,我们不一定能够说出他的武功高在哪里;读一位思想家的艰深文本,我们也不一定能够读出他的观点好在哪里。在两个高手相互切磋的过程中,我们会容易发现真正的高手高在哪里;在两个思想家的观点对决中,我们可以充分见证伟大思想家的思想魅力。
但批判性作品的缺陷在于它往往不成系统,批判者要跟着对手的思路走,他不能在批判的时候,把对象放在一边,自顾自地讲自己的理论。马克思在批判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决定了他很难做到系统呈现某个方面的观点,在一些地方只能点到即止。这种“美中不足”,需要我们弥补,需要我们把握劳动解放、人的解放的主线索,进行创构性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