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自我破坏触发因素
消极的自动思维,抑或自我破坏触发因素,就像在暗中蛀蚀房梁的白蚁。单独来看,它们每一个都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最终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可能摧毁“大厦”的基础,并破坏整个建筑结构。消极想法就像暗中侵蚀房屋的白蚁一样慢慢腐蚀着你,而且因为它们隐藏在潜意识之中,很难被人察觉,往往等你的人际关系如一团乱麻,出现健康危机,工作受挫后才发现它们,但为时已晚。
你可能会觉得,如果有东西能对自己的生活造成这么大的影响,那一定如暗夜中的煌煌火炬般引人注目,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们潜藏在意识之下,根深蒂固却几乎不能被察觉丝毫。
1.它们是自动思维,不会有明显的主观感受。
2.它们是习惯性思维,往往被人视作理所当然,以常理视之(所以运转时丝毫不需我们注意)。
3.它们转瞬即逝,来无影去无踪,往往只会持续几秒钟(但它们会反复出现,对个体的行为大肆破坏)。
4.它们往往很简单,所以看起来像是我们的认知捷径;通常不是以完整的句子形式出现,大部分情况下以简单的图像或符号示人。
想找出自我破坏的触发因素,往往需要自我检视。长久以来这些想法都潜藏在意识之下,而且你的大脑把它们分门别类,存储在已知信息里,因而也就没有太多关注。当我们想去检索这些自我破坏的触发因素时,就好比在自家屋子阁楼或地下室里的那一堆老古董里刨来刨去。可能你在里面没有找多久,但翻找过程中看到的物件会勾起你尘封已久的回忆——那些曾经或是一直对你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通过找出和检视自己的自动思维,我们会发现一些在过去形成的想法现在仍会触发自己的自我破坏行为。
接下来的这个小测试可以帮助找出你身上最常出现哪种自动思维,从而让你的注意力聚焦在危害最大的自动思维上,然后制订计划缓解它们给你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练习
确认自我破坏触发因素
仔细阅读下面几个具体描述的场景,在符合描述的栏目后面打钩。如果此项描述符合你的真实情况,那么请在后面的“相符吗”栏中打钩。完成这个练习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探索触发你出现自我破坏的原因。
(续)
(续)
现在我们来看看你所勾选情景的对应字母,和下文做比较。这些都是自我破坏行为里比较普遍的触发因素。
A.以偏概全/小题大做
B.“理所应当”
C.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D.揣测人心
E.消极看待问题
F.归己化
很可能你会发现这些自我破坏的触发因素在自己身上已经出现很久了,也可能你在完成了这个小测试之后仍然没有发现自己的触发因素究竟为何。但至少在完成了本测试之后,你对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会更加熟悉一些。
在思考自己的测试结果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杰克是如何处理的,你也可以以此为例,看看自我破坏的触发因素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完成测试之后,对照测试结果,杰克立刻意识到自己最大的触发因素就是归己化和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每当拿自己和其他人做比较时,杰克就会感到非常有压力,他会在暗地里留意别人的表现和资质,总是感觉自己好像比别人差一截。此外,他也经常暗自揣测,假如自己去申请那份梦寐以求的工作会有什么结果,要么凭借在第一轮面试中的优异表现可以求职成功,但这个情况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要么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都没有获得参与第一轮面试的资格。他甚至在脑海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生动的场景:面试官满脸严肃地盯着他递交上来的简历,口中喃喃道:“这种人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进入我们公司?”在他设想的所有可能发生的场景中都充满了极端消极的猜测和假设,比如被嘲笑、被拒绝,甚至是被羞辱。
那么现在该你了,回头看看自己的测试结果,打钩最多的情境所对应的字母选项就是常见的触发自我破坏的因素。在知道了自己的触发因素后,我们再来详细解读每一条究竟意味着什么。
以偏概全/小题大做
以偏概全/小题大做意味着个体会仅仅根据一个片面的证据总结出一个宽泛的结论,但问题在于证据过少,它可能确实能够证明些什么,但同样有可能根本无关紧要。而且这种情况下所总结出来的宽泛结论往往极为消极。一次失误意味着永远失败,一次错误意味着终身犯错。如果本周上司没有表扬你的工作,你就会开始胡思乱想,自己是不是在公司里很招人烦,但其实几个星期之前老板刚表扬过你。如果没能成功入围第二轮面试,你就觉得自己永远得不到一份好工作。如果一次约会被拒,你就会觉得不会再有人喜欢自己,从此要单身一辈子。
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人以消极悲观的观点看待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它同样会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你可能会表现出过度补偿(比如明显地去逢迎自己的上司,或是消极看待恋爱关系),这可能会导致你在和其他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你会放弃尝试各种新事物的机会,拒绝冒险。因为在你看来无论如何结果都是失败,那又何必要去开始呢?
以偏概全会对人产生非常大的限制作用。你不愿踏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如果没有做好迎接惊喜的准备,你甚至会非常讨厌这种所谓的惊喜。所以你会严格限制自己参加的活动,拒绝任何新鲜事物。因为如果不开始,就不存在失败一说。你会对身边可能的线索保持极度敏感,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预示着危险的信号。线索可以看作一种体外信号(意即非个体内生想法),用来识别某一经历,通常还可以唤起个体过去的某一段记忆,甚至引起恐惧(这种恐惧甚至不需要依赖真实经历),然后你会根据这些回忆和想法产生一系列反应。如果你发现了一些暗示危险的线索,你可能认为它会全面适用,总是会导致负面的结果。这种期望会让你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你的预言可能成真。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以偏概全和小题大做可能会使你最终决定放弃这个目标。
我们再来想想其他的例子。在工作面试的时候,如果你偶然瞥见面试官微微皱着眉头(线索),表情略显严肃地盯着你的简历,你可能立即就会想起上次上司批评自己的情形,当时他也是这样一副表情,所以你马上觉得自己的这次求职可能没戏了。你焦躁不堪,想要好好回答接下来的问题以提高自己的表现,却矫枉过正,陈述了太多无关的废话,内心只能一遍遍懊悔没有在面试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之后你发现自己真的没能成功应聘职位,你又用这个事实来进一步强化自己内心的先入之见:我就是不能很好地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长此以往,你的消极想法被一遍遍地强化,最终你放弃了尝试应聘新的工作,安于现状,尽管自己其实对现在的工作非常不满。
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你和相亲对象见面,两人谈话的间隙,你发现对方没有专注于你(线索),反而漫不经心地随意打量这间餐厅,你立刻感觉到焦虑,因为你已经很久没有和陌生人约会了,对方这样的举动是不是暗示着什么?你暗自揣测是不是别人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无聊的人,并对此非常担忧,常常暗暗琢磨自己该怎样做才能更受欢迎,顺利找到伴侣。想完这些,你开始过度补偿,问了对方一大堆问题,但不知不觉中整场约会的性质变了味,像是你在审讯对方一样。最后你急忙向对方提出了下次继续约会的邀约,当对方流露出略微犹豫的神情时,你心中马上充满了失望。慢慢地,每次约会前的恐慌和约会后的失望持续折磨着你,你决定暂停相亲,尽管你真的希望有一段让人欣喜的恋爱关系。
这类自我破坏行为的触发因素究竟来源于何处呢?从根本上来说,以偏概全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人消极的人生观念。你觉得自己不配取得他人那样的成就,觉得好运永远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就像是《小熊维尼》里的屹耳,总是持一种阴暗悲观的世界观。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对任何事情都去从负面消极的角度解读,或者简单地将其模糊化,又或者将其视为厄运的先兆,并且坚信这种负面的结果永远不会得到改善,甚至把它扩展到自己经历的任何情景和事件中。
以偏概全通常与内在观念及控制欲过强有关系,如果你质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能做出积极的改变,抑或你觉得只有把事情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才有心理上的安全感,那么你可能常常考虑“如果……怎么办”,并且做出彻底的(且通常是)负面的结论来确认你已经存在的、通过某件事形成的负面信念。如果前路未卜,那你会感觉十分恐惧,这种恐惧更让你确信最后的结果一定很糟糕,结果你就更加严格地去限制自己的生活。你不愿意去完成那些要求你走出舒适区的目标,而如果你又是一个控制欲特别强的人,那么你就会采纳“小题大做”的思想,以这样一种畸形的方式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能够确保你在灾难来袭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即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你依然可以很好地维持自己的掌控感。老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诚然如此,但问题是如果你花费太多时间去假设最坏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那么你可能会一直受到消极思想的困扰,随之而来的就是你的自我破坏行为了。
“理所应当”
对于那些颇有成就的人来说,这条触发因素比较普遍,而且讽刺的是,它其实会导致自我破坏,进而限制一个人的成就。对于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触发因素,对他们而言,“理所应当”是为他们提供安全感的一种心理措施,避免自己因犯一些愚蠢的过错而被他人嘲笑。如果这也是你的自我破坏触发因素,那么你很可能有强烈的是非对错观念,并希望尽自己所能去坚守这些想法。这些东西听起来确实很好,但缺点是你会为自己或者其他人定下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并希望大家都去遵守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这样的铁律在你看来无可动摇,且放之四海皆准,不存在任何特殊情况,也不存在任何缓和余地。这些观念会使你不仅严格要求别人,同样会严苛地对待自己。如果你打破了一条规则,你就会在内心咒骂自己,觉得自己糟糕透顶。即使没有人会因此质问你,你也有可能会过度反应,在心里一遍遍地为自己辩解,为自己的打破规则寻找正当理由。不管怎样,你都会陷入一个自我责备或自我解释的怪圈——而且无论你怎么做都不能逃脱这个怪圈。
“理所应当”确实很让人烦恼,因为在它背后潜藏着这样一套逻辑:无论你怎么做怎么想,都不能符合要求。尽管我们常说高标准严要求是件好事,但是你的这些标准太过严苛,甚至有些不公平,而且如果标准设立过高以至于不切实际,那么你自己不能好好遵守必然只会是时间问题。为了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认知协调(即所想与所做相匹配),你很少会质疑自己的这些标准,相反,你会质疑你自己,告诉自己:是“我”没能在某些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你看来,本应该可以做到更好,而如果没有能够按照自己规定和设想的那样去做,那么你会觉得所有事情都是失败的,无论是工作、学业、人际交往,还是恋情。
这就使一个人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因为你太拘泥于小细节、小问题,想把看见的所有问题都解决好,哪怕次要问题也是如此,所以容易忽视主要矛盾,不能从总体和全局出发,推动整个体系更有效率地向前发展。一旦发现别人越界了,你可能对他怀恨在心(即使他真的不值得你生气),这会产生人际关系冲突和其他问题,从而导致你失去职业上的机会和社交机会。你可能一边暗自抱怨自己早应该被提拔上位了,一边又觉得自己不配升职。我们再回到贝丝的例子,在工作和婚姻中,她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她觉得在自己的饮食上也应当高标准严要求,所以设定了一箩筐的“理所应当”。但最终,她总会一条条打破所设立的标准(谁能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么严苛的要求呢),然后将肥胖归咎于自己基因不好、天生如此,她觉得自己正在徒劳地进行一场必输的战斗,甚至会在饮食方面输掉更多的自信。
自我概念薄弱/易动摇以及控制欲过强的人会发现,“理所应当”是触发他们自我破坏的因素之一。如果你自己的自我概念薄弱或者极易动摇,你可能就会为自己和他人设置上文所提到的“铁律”。这是因为你害怕批评,害怕自己永远达不到标准,所以你必须尽可能地努力避免犯明显的错误。而如果你有极强的控制欲,你就会制定这样严格的标准,确保所有事情都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你希望通过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来避免消极负面的结果,但最终,完美主义、做事僵化死板把你引向了自我破坏,因为生活充满了变数,我们需要灵活处之才能泰然应对。不灵活会让你无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也会让你在做不好事情时无法改变方向。如果你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理所应当”按照你期望的方式进行,当事情没有完全按照计划进行时,你可能会感到失望,而且如果你偶尔逆来顺受,你可能会失去很好的学习经验和其他积极结果。
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控制欲过强以及那些恐惧未知的人更有可能形成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形成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也会非常讨厌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情况。这会让你认为决策清晰时,生活会变得容易很多。你很讨厌在生活中遇到那些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因为不能去清晰地梳理事件的脉络,而如果能够把摆在自己面前的选择简单地定性为完全的好或不好,你就会觉得非常轻松。列出利弊可能会让你感到紧张,因为你肯定会找到至少一个与任何决定相关的缺点,这使得权衡两个选择的相对好处,并随后做出决定,对你来说更加困难。
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的问题在于过于简化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同时把人引向极端化:极端的想法、极端的行为、极端的情绪,你要么高高在上,要么跌落谷底;要么精力旺盛,要么苟延残喘。“总是”和“从不”这两个词被用于描述大多数情况及其最终结果,因为每一种情况都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当你遇到一个小障碍时,就可能会放弃目标。他人的言行或某种情况,可能会让你用一种全或无的结论来评价自己和他人。比如某天上班时你在公司遇到了同事,对方却没有以饱满的热情和你打招呼,你可能就会暗自揣测,这个人太_____(填一个让你觉得不高兴的词)。又比如你在某一次考试中考砸了,你就会觉得“我真是太蠢了,以后肯定没什么出息”。正是因为对生活中这些无足轻重的小事进行的极端解读,你的情绪和你对自己的想法都会被身边的外部事物决定,而不是由自己内在驱动的信念和自我感知决定。可能某一瞬间,你的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但下一秒,一个小小的挫折就击溃了你,你就开始质疑是否真的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你以昨日的成功来定义自己的优秀,以今日的失败来定义自己的平庸,你宁愿去相信自己最坏的那一面,且依照其去行事。和那些以偏概全/小题大做的人一样,你越是这样担心下去,事情的结果反而越可能如你所想的那样糟糕。比如,仅仅是在第一份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排版错误,你就觉得自己完全搞砸了,不能胜任现在的职位,可能几个星期之后就要被炒鱿鱼了。从此你开始消极怠工,其他项目的工作进程一拖再拖,结果上司当然会训斥你,警告如果再这样下去就得让你卷铺盖走人了。这样的信息进一步证实了你早先的猜测(“看,我早猜到会做得很糟糕”),下一次遇到这种自我判断的情况时,你会再次陷入消极的循环自证,最终使自己的这些消极想法越来越强大。
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尤其与对变化以及未知的恐惧、控制欲过强有密切联系。对未知心存畏惧的人常常苦恼于复杂的选择,他们会更倾向于做出非此即彼的决策,但这样显然又过度简化了具体问题。如果事情没有严格地按计划进行,你就会对自己施加严苛的内心拷问,很难重整旗鼓,重新努力实现那些重要的目标。当然,最大的可能性是触发你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破坏。对控制的需求也可能引导你做简化,以便可以轻松判断某件事情是否可控,然后决定只在你认为值得花时间的目标、人和情况上投入(在这些事情上,你确信会有积极的结果,至少在你看来是这样的)。但这可能会让你放弃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虽然可能很棘手且复杂,但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满足感。
揣测人心
善于揣测人心之人觉得可以琢磨透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尤其是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当然,你永远不知道他人内心真正的想法,但你并不会证实自己的猜测,相反直接跳到了结论环节。你所做的判断大多出于自己的直觉或看上去很合理,因为这些判断是基于你过去的经验做出的,但你会把它们当作事实并采取行动。比如在进行正式会议之前的小组讨论时,你的同事并没有和往常一样与你积极互动,你觉得肯定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事惹得他不高兴了,随后大半天里你冥思苦想,思索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事,然后会议结束大家在休息室休息时,你冲动地跑到他面前,想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让他今天对你如此冷淡。又或者约会对象在过去的24小时内没有给你发信息,你就觉得对方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随即火急火燎地发送几条信息过去试探一下,引起对方的注意。如果这几条信息没能在一个小时内得到回复,你的恐慌会迅速扩大,马上开始设想两个人如何分手,今后该怎么办等一系列最坏的事,后来你知道刚刚对方不回信息是因为去看电影了,没有注意到手机信息。从本质上来说,你一时间没能理解,生活中的所有人都会受到周围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不同的情形下,根据每个人个性特点的不同,他们也会选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自己。所以除非我们听到对方亲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否则无法通过自己的主观臆测来判断他人的内心和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
揣测人心的习惯其实是自我保护心理的另一种体现。你觉得如果自己能够揣度他人的心思,就可以预知他人可能如何对待自己,并为之做好应对准备。但是问题在于,你做出的所有预测几乎都是消极负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人可能会厌倦向你证明他们的真实想法,或者当你指责他们有恶意时会很生气。长此以往,其他人会开始疏远你,而这恰恰是最开始你所担心的。将个人的想法和观点强加到其他人身上,并且希望在同样的情景下,他人做出和自己一样的反应和举措,这样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导致自我破坏。
揣摩他人心思的同时,你也在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你可能觉得自己不那么受欢迎,或者其他人似乎在阻止你成功。为了应对你感知到的这些细微的暗示,你可能会先“排斥”他们(比如为了报复他们,收起对自己同事新观点的赞美;或者展开一系列被动攻击行为,比如早上上班遇见同事时假装自己没看见),或者不断确认他们不讨厌你,然而讽刺的是,这种行为反而只会让别人愈发讨厌你。
揣测人心则尤其和自我概念薄弱/易动摇以及内在观念有密切联系。如果你在解读他人对自己的回应时持一种消极悲观的先入之见,或是对自己的某些方面缺乏自信,就会去猜测别人会怎么想,从而避免尴尬。但其实这样的行为并不能把你从缺乏安全感的深渊中拯救出来,相反你太过警觉敏感,身边随便发生些什么事都可能会让你非常担心,即使这只是你出于恐惧对事实情况做的猜测。这不仅会使你不断和其他人发生误解,甚至产生冲突,更严重的是,它可能伤害到你的自尊心,使你不能带着进取心和信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消极看待问题
如果你总是消极地看待问题,那么会经常反驳别人对自己的恭维,或是否认自己的功劳,然后转头去恭维那个刚刚恭维你的人。表面上来看,这样的婉拒会显得人很谦卑,但是时间长了,这样的行为反而会进一步削弱个体的自尊心。你会主动筛除掉你成就中的积极部分,在内心降低它们的重要性,反而去关注那些消极的部分,比如某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错误、一次不太完美的人际互动。你在描述自己的成就或发生在生活中的好事时,可能会低估它们的优点,同时夸大缺点。如果你消极地看待问题,忽略了其中积极的部分,就很难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及自身的闪光点。你会变得愈发愤世嫉俗,看待自己的处境时也会觉得机遇远远少于挑战,困难远远多于方法。
消极看待事物的问题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你往往会忽略其中的各种精彩之处,包括那些由于自己的功劳才取得的成就。通过习惯性地减少积极评价或降低积极成就的重要性,你缓慢但坚定地巩固了消极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甚至会“改写”自己的记忆,只保留那些受自己偏见所影响的记忆片段,而不是以客观平和的态度去看待整个事件。这就好比一个守门员面对十次攻门,守住了九次,最终帮助队伍赢得了比赛,但结束后对于别人给予的高度赞扬,他置之不理,只是满心懊悔地反思那一粒丢球。慢慢地,他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丢掉的那粒进球其实无法影响整个比赛的结果,而且他在那场比赛中的每一次扑救、每一次防守,都是为这个完美的比赛结果贡献的力量。如果你消极看待问题,那么这种世界观会剥夺你的能量,浇灭你的热情,比起期望最终的成功,你可能更坚信注定的失败。
我们需要依靠积极的经历来培养自己的韧劲、动力及坚毅的品质。所以如果你整天消极地看待问题,在面对新的人或事时就会畏缩不前,也就失去了很多学习机会,其实这些从挫折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弥足珍贵。长期否认自己的成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多种自我破坏行为,这样的行为和状态又进一步成为你悲观态度的“自证”。有趣的是,你会区别对待自己和他人,当解读他人可能发生的事情时你会采取更客观的立场。两相比较,你在无形中强化了自己的自卑感,产生排斥甚至无助的情感反馈,使自己的自我破坏行为更加严重。
消极看待问题与自我概念薄弱/易动摇以及内在观念的关系尤为密切。证实偏差使我们更倾向于在自己之前存在的思想框架下解读新信息,所以如果你缺乏自尊心或者有消极的内在观念,那么关于自身的积极信息会让你感到非常不适,你会忽略它们。长此以往,你丧失了自己的全局观,而且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你不会为自己取得的进步感到欣喜,不会从这种进步中汲取动力,让自己在这条漫漫长路上继续前进。最终你自己的精神消耗殆尽,内心疲惫不堪,紧随而来的是放弃的想法。如果不能很好地发现和辨别自己生活中那些积极的重要事件,你很可能形成一个消极反馈循环,一步步削弱自己实现目标的动力,因为即使你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你心里想的不是这一路走来自己的巨大进步和成就,而是那曾经犯过的一个个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热情和动力一步步消退,离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似乎也越来越遥远。
归己化
最后一个触发因素,归己化。这一条非常有趣,因为它和人类某些最本质的倾向和特性有着紧密联系,即人会通过与他人做比较来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社会地位。由于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所以或多或少会有些归己化倾向——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和他人做比较。但如果走向极端,就可能导致自我破坏。在某些情况下,与他人做比较可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较可以告诉我们应该遵守何种社交礼仪,如何做到行为举止得体,实现自我激励,而且能够发现自己独特的优势所在。但是如果频繁地去和他人比较而发现自己又比不过别人,你可能就会开始一系列消极的自我归因,同时产生一系列消极想法,使得自己缩手缩脚,不敢去承担风险,也不敢自信地迎接机遇和挑战。
一般而言,你和别人比得越多,你的应对之策就会对自己的自尊心产生越多影响。而如果这个触发因素又同时伴随着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或者“理所应当”,还会使情况更加严重,因为你会去用那些严苛到几乎不现实的高标准去评判自己。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处于不利地位,你不会觉得自己是仅次于此的第二名,而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后一名。如果个体的自尊心依赖于这种外在的比较来构建,那么会非常薄弱,而且会因为某一天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倍受打击。你感觉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其实你与这些事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同你亲近的人心情沮丧,你同样会非常沮丧,你觉得可能是自己做错了某些事让他们不开心,所以有责任帮助他们走出情绪低谷。而如果没能帮他们恢复心情,你的内心会非常难受,这种负面情绪会进一步把你拖进自责和沮丧的泥沼。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都会和他人做比较——这样的比较可以帮助你学会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地待人接物。但如果你有归己化的倾向,它会有触发两种形式的自我破坏,也就是你会产生两种比较心理:强调差异的向上比较以及注重相似的向下比较。无论是哪种比较心理都会影响你的自尊心以及你对各种事件和情景的掌控感。8如果你和一个钦慕对象相比较但关注点放在自己和这个人有多大的不同、有多大的差距上,你就会觉得非常失望,同时非常排斥自己设立的目标,更加从心底里觉得不论自己付出多大努力,都不能和他们达到同样的高度。而当你和一个不如自己的人相比时,比如一个最近比较倒霉的人,你会特别在意两个人之间的相似之处,随即你就会进一步弱化那本就薄弱的自我概念,然后你会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更好的,因为自己和他们没什么区别——甚至比他们更糟。再结合我们之前已经讲过的,人的大脑讨厌认知失调,更喜欢协调的状态,所以一旦这样的想法扎下根来,就会对你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会依照这种对自己的负面认知去行事,这样的行为反过来会进一步强化这一认知。如果你的自我印象中消极的部分明显多于积极的部分,那自我破坏就非常有可能发生,因为你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生活中这些美好的东西。
归己化尤其和自我概念薄弱/易动摇、对变化以及未知的恐惧有密切联系。如果你的自我概念比较薄弱,或者对未来充满了恐惧,那么就会不断地想从外界得到暗示,确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且不会对任何人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这类人会基于外界的影响和反馈形成自己的自我意识,而实际上自我意识应该是内生的。你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人,对未来所要发生的事充满了焦虑和不安,这会让你很难坚持自己的目标,尤其是你没能从外界得到一个明确的信号——你是一个很棒的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