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史记三千年·长平之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智赵衰深谋远虑 廉赵盾刚正不阿

赵国和秦国有共同的祖先,这两国人全都作风硬朗,骁勇善战,看来是有相同的基因。他们最远的始祖是五帝之一颛顼,而颛顼又是黄帝的孙子,这与炎黄子孙同祖同宗的说法一脉相承。从颛顼传到中衍,中衍的后代有一个叫蜚廉的,这蜚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一个叫季胜。恶来有勇力,侍奉商纣王,后来被周武王所杀,他的后代就是秦人,而季胜的后代是赵人。季胜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深受周穆王宠信,他挑选了八匹骏马,包括盗骊、骅骝、绿耳等名驹,一起献给周穆王。穆王让造父驾车,向西巡视诸侯国,据《穆天子传》记载,穆王一口气来到昆仑山,与西王母饮酒作歌,乐而忘返。有一个叫徐偃王的趁机作乱,穆王靠宝马良驹以及造父的高超车技日行千里,及时赶回,突袭并彻底打败了徐偃王,于是他把赵城赏赐给造父,从此造父的家族以“赵”为姓,这也是百家姓中赵姓的来源。

从造父以下传了六代到赵奄父,奄父生了赵叔带。这时周幽王荒淫无道,赵叔带就离开周王室到了晋国,侍奉晋文侯,在晋国开始创立赵氏的宏基大业。从赵叔带开始,赵氏宗族日益兴盛,又传了五代到赵夙。赵夙侍奉的是晋献公(晋文公的父亲,有假道伐虢的典故)。晋献公十六年,赵夙作为将军随献公、太子讨伐霍、魏、耿三国,战功卓著,事后论功行赏时,晋献公把耿地赏给赵夙,把魏地赏给毕万(魏国的奠基人)。赵夙生了赵共孟,赵共孟生了赵衰cuī

赵衰在寻找要投靠的老板前进行了占卜,卦象显示:除了重耳,侍奉晋献公和其他公子都不吉利,于是他就跟定了重耳(重耳因为骊姬乱政,逃亡到大概位于山西、河北以北一带的翟国,赵衰是跟从的“五贤”之一)。翟(同狄)国讨伐廧咎如(qiánɡ ɡāo rú,赤狄的一支)时俘虏了两个女子,翟君把年长的嫁给重耳,年少的嫁给赵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和《史记·赵世家》记载,以少女季隗嫁重耳,以长女叔隗嫁赵衰;《史记·晋世家》则记载以长女叔隗嫁重耳,以少女季隗嫁赵衰;一般以《左传》为准。隗,wěi,伯、仲、叔、季是排行,叔隗、季隗的意思类似隗三姐、隗四姐),生了儿子赵盾。当初在晋国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生下了儿子赵同、赵婴齐和赵括(这可不是“纸上谈兵”那个赵括,后者离现在还远)。赵衰随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才返回晋国,重耳继位,就是后来的晋文公,赵衰受到重用。晋文公之所以能回国继位并成为霸主,大多是出于赵衰的谋划。赵衰回到晋国以后,在晋国的原配夫人坚持迎回他在翟国的妻子,又看其子赵盾气宇轩昂、举止得体、饱读典籍、勇略过人,她就请求册立赵盾为继承人,而她自己生的赵同、赵括、赵婴齐都退居下位,侍奉赵盾。这个女人心胸开阔,不简单。赵衰在晋文公死后的第六年也就是晋襄公六年(公元前622年)时去世,谥号成季。

赵盾代替父亲赵衰执政刚两年,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也去世了,太子姬夷皋年幼。赵盾认为晋国本来多事,若是国君孱弱,恐怕难以掌控局面,所以想立年长的人为国君,准备迎立晋襄公的弟弟姬雍。姬雍当时在秦国,他就派使臣去迎接。可太子的母亲穆嬴日夜啼泣,说赵盾他们违背晋襄公的重托,抛弃嫡子另外寻找国君是大逆不道。这弄得赵盾十分为难,又怕穆嬴家族的人报复、发动政变,于是让太子继位,就是后来的晋灵公,并发兵阻拦护送姬雍回国的秦军。灵公刚继位时年幼无知,赵盾在晋国大权独揽。

灵公继位十四年,穷奢极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而且整日游戏,不理国政,喜欢用弹弓弹人取乐。赵盾多次苦苦劝谏,他都是左耳听右耳冒。有一次,晋灵公嫌熊掌没做熟,就杀死了厨师,正准备毁尸灭迹时被赵盾发现了。他害怕赵盾责备,而且一直都认为赵盾让自己束手缚脚,就想趁机除掉他。他派去的刺客Chú ní见赵盾清廉恭敬,心想:“赵盾身为正卿,却时刻不忘恭敬,真不愧是百姓的主人。刺杀百姓的主人,就是不忠;放弃国君的使命,就是不信。两件事任有其一,都不如死了好。”于是他头触槐树而死,这就是典故“麑触槐”的由来,后来指宁死不做不正义的事。晋灵公又想趁宴饮的时候杀死赵盾,可赵盾一向仁而爱人,广结善缘,他曾经接济过一个桑树下的饿汉,这人现在是灵公的卫士。他掩护赵盾,击毙灵公放出的恶犬并阻挡住伏兵,赵盾才得以逃脱。

挺身而出保护赵盾的勇士,在《左传》和《史记》里的记载略有差别。《史记·晋世家》说他叫示眯明,是灵公的厨师,先是进言催促赵盾离席避难,然后为赵盾搏杀恶犬、阻挡伏兵;《左传·宣公二年》则说,先是赵盾的车右提弥明搏杀恶犬、死于伏兵,然后灵公的卫士灵辄临阵倒戈、阻挡伏兵。虽然细节不同,但是大体上都是说,有位受过赵盾恩惠的桑下饿汉前来报恩。我们采用《左传》的说法。

赵盾还没出国境,他的族弟赵穿就杀死了晋灵公,拥立晋灵公的叔父黑臀为晋成公,赵盾就又回来执政。

可是在史官董狐的眼里,赵盾“身为正卿,逃亡没出国境,返回又不讨伐反贼”,应视为首犯,于是在史书中写道:“赵盾杀了晋灵公。”这就是典故“董狐直笔”的由来,指代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举动。晋成公在位七年去世,他的儿子晋景公继位,这时赵盾也去世了,谥号为宣子。

有一个成语叫“夏日可畏”就与赵衰、赵盾父子二人有关。有人问:“赵衰、赵盾哪个更贤能?”回答道:“赵衰好比是冬天的太阳,而赵盾则是夏天的毒日头。”冬日可爱,夏日可畏。用夏天的毒日头比喻摄人魂魄的威严,赵盾平日的威仪由此可以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