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热论》,顾名思义,这一篇是专门讨论热病的。这也是《素问》第一篇对一种病的专论,接下来还有两篇也是专论热病的,可见热病多么受重视。热病,就是发热性的疾病。这一篇是《黄帝内经》中讨论热病最全面、最系统的篇目,它讲了热病的成因、症状、传变、治疗、预后、禁忌等等。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语译】
黄帝问岐伯:现在那些外感发热的疾病,大都属于伤寒一类,有的可以痊愈,有的却会死亡。死亡大都发生在六七日内,而痊愈的大都在十日以上,这是为什么呢?我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希望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道:足太阳膀胱经是全身阳气的统领。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和风府穴相连,所以主全身的阳气。人体受寒邪侵袭后,就会发为热病,热象虽然厉害却不会导致死亡。但如果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有时候就难免会导致死亡。
【解读】
“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只要是发热的病,大都是伤寒一类。因为热和寒是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正常的人寒热是适当的,现在寒受伤了,热就会加倍表现出来。这就好比夫妻两人,如果妻子受伤了,丈夫就会加倍表现。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太极图,太极图中有白鱼、有黑鱼,如果黑的部分少了,那么白的部分肯定就多了。
“巨阳”,即太阳,这里指的是足太阳经脉。人体感受寒邪首先受累的就是太阳脉,足太阳膀胱经是全身阳气的统领,而风府穴在后脑勺中间开始长头发的地方往上一寸的位置,这个地方最容易被风邪所伤,所以治疗和风有关的疾病时也是首选此穴。风府穴是督脉的穴位,督脉是阳之海。而足太阳膀胱经和风府穴相连,所以主全身的阳气。人体受寒邪侵袭后,就会发为热病。热病如果先是以热为主,一般预后良好。有一分阳气就有一分生机,发热为主说明还有阳气,所以热虽严重但是不会死。“两感”,即一脏一腑的表里经脉同时感受寒邪。表里两经指的是阳明经与太阴经、少阳经与厥阴经、太阳经与少阴经相表里。由于人体阳气太虚,邪气亢盛,导致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这时情况就很不乐观了。临床上可以考虑一些表里双解的方剂,如人参败毒散、防风通圣散、大柴胡汤等。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语译】
黄帝说:我想了解感受了寒邪之后的发病症状。
岐伯说:人体受到寒邪侵袭之后,第一天是太阳经感受寒邪,表现为头项部疼痛,腰和脊柱僵硬,难以屈伸。第二天病邪传入阳明经,阳明经主管肌肉,阳明经挟鼻上行,与两目相连,所以会出现身热、眼睛痛、鼻腔干燥、睡眠不安的症状。第三天病邪传入少阳经,“少阳主胆”,少阳经循胁肋上行与两耳相连,所以出现胸肋痛和耳聋的症状。如果三阳经脉都受到邪气侵袭而生病,邪气还在体表而没有入里入阴的,都可以通过发汗来治愈。第四天病邪传入太阴经,太阴经散布于胃中,并与咽相连,所以会出现腹胀和咽干的症状。第五天病邪侵袭少阴经,少阴经跟肾相关,上行连于肺,病邪上入舌根部,所以会出现口燥舌干、口渴的症状。第六天病邪传入厥阴经,厥阴经环绕生殖器而连接着肝,所以会出现心情烦闷和阴囊挛缩的症状。如果三阴三阳经脉和五脏六腑都感受邪气,就会使全身的营卫气血运行紊乱,五脏的经气闭塞不通,人就会死亡。如果不是阴阳表里同时感受寒邪的,到了第七天,太阳经病气会衰退,头痛会稍微减轻;第八天阳明经病气会衰退,身热就逐渐退去了;第九天少阳经病气会衰退,耳聋好转,能够逐渐听到声音;第十天太阴经病气会衰退,腹胀的症状会消失,恢复正常,食欲好转;第十一天少阴经病气会衰退,口舌不干了,烦闷不安的症状消失,打喷嚏以振奋卫阳;第十二天厥阴经病气会衰退,收缩的阴囊松弛了,少腹部的拘急也舒缓了。由于各条经脉的邪气均已经消退,所以病也就逐渐好了。
【解读】
这一节论述了人体感受寒邪后发为热病的症状及传变次序。
本篇提到的一日、二日、三日……并非计日限病,而是指疾病传变次序。三条阳经感受寒邪的发病次序是太阳、阳明、少阳,我们在前面的《阴阳别论》中学过,太阳是三阳,阳明是二阳,少阳是一阳,也就是三阳—二阳—一阳,从多传到少,简单地记一下就是“太阳少”。三条阴经感受寒邪的发病次序是太阴、少阴、厥阴,太阴是三阴,少阴是二阴,厥阴是一阴,也就是三阴—二阴—一阴,也是从多传到少,简单地记一下就是“太少厥”。合起来六经的传变次序是“太阳少,太少厥”,也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阳为表,阴为里,寒邪先侵害外面,然后侵害里面。这种六经传变的次序对东汉张仲景影响极大,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按照这个次序来辨证分型的,最终他成为“医圣”。不过区别在于,本篇所论述的六经都是寒邪侵入而导致的热证、实证,而《伤寒论》所说的三阴证却是寒证、虚证。
第三天的“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应改为“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全元起认为:“少阳者,肝之表,肝候筋,筋会于骨,是少阳之气所荣,故言于骨。”且在《甲乙经》《太素》等著作上也都写着“少阳主骨”。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语译】
黄帝说:那么应该怎么治疗呢?岐伯说:治疗的原则是根据病在何脏何经,找出病邪的所在,使受邪的脏腑和经脉气血通畅,这样就可以使病邪逐渐衰退、病情好转。对这类病的治疗原则,一般来说,受病未满三日,病邪犹在体表,发汗治疗即可;受病已满三日,病邪已经进入人体内部,可以用泄热法治疗。
黄帝说:有时热病已经痊愈,但还是有余热不退的情况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凡是余热不退的,大多是因为在发热严重的时候勉强进食,所以才有余热留在体内。如果是这样的话,都是病势已经衰退但还有余热未清,如果勉强让患者进食,一定会因为水谷不化而生热,与体内残留的余热相合,所以会出现余热不退的情况。黄帝说:说得对。那么怎样治疗余热遗留不退的症状呢?岐伯说:要观察疾病的虚实,调理病人身体或顺或逆的异常状态,给予适当的治疗,就能使病人痊愈。黄帝说:热病的患者有什么禁忌呢?岐伯说:当病人热病稍好转的时候,吃了肉食,病就会复发;如果饮食过多,就会出现余热不退的症状。这都是热病的禁忌。
【解读】
这一部分主要讲热病的治法、热遗、食复以及禁忌。岐伯认为,治热病要通其脏脉,这是指用针刺法调和有病经脉的气血,使脏脉气血通畅。张介宾说:“各通其脏脉,谓当随经分治也。”这里讲的热病虽然有表里之分,但是和《伤寒论》中讲的三阴三阳证不一样。《伤寒论》中的三阳证是实证,三阴证多属于虚证,而这里说的热病都是实热证,都要疏通各脏腑的经脉,使其病气渐衰而愈。总的治疗原则是病未满三日,“可汗”,三日内,病气在三阳,属表,可用宣散发汗的方法祛邪;病已满三日,此时病气已入阴入里,可用泄热的方法祛邪。此处“可汗”“可泄”,是指针刺法而言。《灵枢·热病》中指出:“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写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顾尚之的《素问校勘记》中也引了程郊倩说的话:“汗泄二字,俱是刺法,刺法有浅有深,故云可汗可泄。”《伤寒论》中三阳证在表(太阳)者多用汗法,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发散表邪;在半表半里(少阳)者用和解法,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在里(阳明)者多用泄法,用大承气汤或白虎汤泄热通里。三阴证多为虚证,多用补法。
那么热病有遗留是为什么呢?“遗”,遗留、残留的意思,这里是指余热稽留不尽。“热甚”,余热尚甚,未全除尽。这是因为病人病还没好就勉强吃东西。“强食”,勉强多食。强食后,余热与谷气相薄。“薄”,交迫,这里指的是余热与水谷之气相交迫。张介宾讲:“病气与食气相并,两热合邪,以致留连不解,故名曰遗。”病后脾胃气虚,难以运化,若强食之,郁而化热;另外谷气也可助长阳热之气,使热稽留不尽。所以发热的病人要注意饮食调配,不能吃大鱼大肉,要吃些容易消化的,也不能勉强多吃,否则病势就会缠绵难愈。这时候就要“视其虚实,调其逆从”。“逆从”是个偏义复词,“调其逆从”,即调其逆。调其阴阳,清其余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皆调病之逆也。那么热病有什么禁忌呢?当然就是上面提到的,不能勉强多吃,不能吃肉食,否则容易使热势反复,稽留余热。
以上讲的都是热病轻证——“不两感于寒者”(不是表里两条经同时感受寒邪),这是可以治愈的。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语译】
黄帝说:如果阴阳两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那么受寒邪的经脉及其症状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如果阴阳两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第一天是太阳和少阴两经同时受邪而发病,就会出现太阳病中的头痛,还会出现少阴病的口干、烦闷;第二天是阳明和太阴两经同时受病,就会出现阳明病的身热、胡言乱语,还会出现太阴病的腹满、无食欲;第三天是少阳和厥阴两经同时受病,就会出现少阳病的耳聋,还会出现厥阴病的阴囊收缩和四肢发冷。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饮水不能下咽、神志不清等情况,到了第六天病人就会死亡。
黄帝说:如果病邪已经造成五脏精气损伤,六腑不通畅,营卫气血不能正常循行,像这样的病,为什么在三天以后才会死亡呢?
岐伯说:阳明经是十二经脉之长,这条经脉多气多血,所以病人容易神志昏迷,但阳明经中的气血仍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命,三天以后阳明经的气血被耗尽,这时病人就会死亡。凡是感受寒邪而引起的温热疾病,在夏至以前发病的就叫温病,在夏至以后发病的就叫暑病。暑邪能和汗液一起排出,所以暑病应当汗出,不要制止。
【解读】
本段讲的是两感病的症状及传变。两感病是外感热病中最严重的症候,是指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为什么再过三天才死呢?这就要引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保胃气”。三日虽阴阳皆病,但生命尚可延续三日。阳明乃十二经脉之长,为多气多血之经脉,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后天之本,水浆不入三日,阳明经的气血都耗尽了,人才会死亡。“保胃气”是治疗热病的根本,这个观点对后人启发颇多,《伤寒论》制方处处注意“保胃气,存津液”,对后来温病的治疗也有很深的影响。
最后这一句说的是以夏至为准划分温病与暑病。温病指温热病。在夏至以前发病的,属温病,一般多属于春温。夏至以后发病的,多属于暑病,也不必拘泥于夏至当天,相差一两天也可。治疗暑病时,见到汗出不要急于止汗,因为暑病一般都是多汗的,治以清暑益气,也可以稍稍发汗,常用清暑益气汤。另外,以发热轻重而言,温病发热轻,暑病发热重,但不绝对,温病也有发热重的。姚止庵说:“此结伤寒有不即病,而过时成温暑者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先夏至发者为病温,后夏至发者为病暑。病则热极重于温耳,此以天时病形而为名者也。”纵观全篇,冬日感寒,为伤寒,也就是狭义伤寒。春日夏日受寒,分别为温病和暑病,也就是说,温病和暑病皆属伤寒之类,为广义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