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技术
(一)卜
以龟甲、兽骨为工具,通过烧灼并结合卜法确定兆象,再以兆象为基础,结合卜书文辞推测吉凶。下面以龟甲为例进行叙述。
商代龟卜准备步骤有:
1.取龟、杀龟。取龟在秋季,取后即杀之,去掉腹肠皮肉,留下龟壳,藏于龟室之中。
2.衅龟、攻龟。第二年孟春之时(夏历正月),举行仪式,杀牲取血涂于龟甲之上,称为“衅龟”。衅龟之后,便开始攻治龟甲,其次序是:(1)将完整的龟甲空壳锯成背甲及腹甲,对背甲还要进一步切割;(2)刮去龟甲表面的角质层;(3)将龟甲表面锉平;(4)将基本锉平的龟甲进一步打磨。经过上述“攻龟”步骤,最终得到规则平整、版面光滑的卜用龟甲。
商代龟卜的正式步骤有:
1.钻龟、凿龟。钻龟是从背面钻圆形坑,不穿透。凿龟是从背面向正面斜切,形成一椭圆形孔,其长轴与龟甲中缝平行,不穿透。只钻不凿、只凿不钻等方式在商代龟甲中均有发现,不过商代中期以后最常见的形式为钻、凿兼用,两孔紧挨,形成类似或的不穿透坑洞。钻凿的目的,是使得烧灼后能在龟甲正面形成裂纹。
2.命龟。把将要卜问的事情告诉龟。
3.灼龟。将木枝烧热,从背面灼烧钻凿之处,使正面爆裂出现“┣”形或“┫”形的裂纹(兆)。其中,由于凿坑而形成的“┃”形裂纹称为“兆干”,由于钻坑形成的“━”形裂纹称为“兆枝”。“龟卜”之“卜”,其字形似兆象,字音似龟甲爆裂之声,盖专为此事而造。
4.占龟。以兆形成过程的特征(色、墨、坼)以及最后形态(体)为基础,结合卜书文辞推测吉凶。
5.书龟、契龟。占龟之后,以毛笔或刻刀将卜辞书写或契刻在龟甲上。
6.藏龟。书、契之后,将龟甲集中储藏在王都宫室附近的窖洞里。
周代龟卜在商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周王室占卜机构由太卜、卜师、卜人、龟人、菙氏、占人组成。周代卜书有《玉兆》《瓦兆》《原兆》三种,每种卜书有经体五(类似筮书“经卦”),别体一百二十(类似筮书“别卦”),每体有十“繇”,共一千二百条繇辞。周代龟卜步骤与商代基本相同,但也有三点特征:(1)周代龟甲一般两面都经过刮磨平整,并留有宽厚边缘;(2)周代钻凿边缘呈方形,称为“方凿”;(3)周人书契文字比商代小。
见于《左传》的主要卜例有:
鲁卜士负太子(桓六年)、陈懿氏卜妻敬仲(庄二十二年)、鲁桓公卜生成季(闵二年)、晋献公卜妻骊姬(僖四年)、晋惠公卜车右(僖十五年)、梁卜招父卜梁女之生子(僖十七年)、卫文公卜大旱(僖十九年)、晋卜偃卜纳王(僖二十五年)、鲁卜郊(僖三十一年)、卫成公卜迁都(僖三十一年)、鲁文公卜追狄(文十一年)、邾文公卜迁都(文十三年)、鲁卜楚丘卜齐侯之病(文十八年)、鲁卜郊(宣三年)、鲁卜葬日(宣八年)、郑襄公卜解围(宣十二年)、鲁卜郊(成七年)、鲁卜郊(成十年)、鲁施氏卜宰(成十七年)、鲁卜郊(襄七年)、晋悼公卜病(襄十年)、卫孙文子卜追敌(襄十年)、鲁卜郊(襄十一年)、郑简公卜御者(襄二十四年)、齐王何卜攻庆氏(襄二十八年)、晋平公卜病(昭元年)、齐晏平仲卜宅(昭三年)、楚灵王问吴蹶由之卜(昭五年)、楚灵王卜得天下(昭十三年)、楚阳丐、子鱼卜战(昭十七年)、鲁臧会卜信与僭(昭二十五年)、随人卜献楚昭王(定四年)、卫灵公卜过中牟(定九年)、鲁卜郊(定十五年)、鲁卜郊(哀元年)、晋赵简子卜战(哀二年)、楚昭王卜战(哀六年)、楚昭王卜病(哀六年)、晋赵简子卜救郑(哀九年)、晋赵简子卜伐卫(哀十七年)、楚惠王卜选将领(哀十七年)、楚惠王卜选令尹(哀十七年)、卫庄公卜梦(哀十七年)、楚惠王卜选右司马(哀十八年)、晋知襄子卜伐郑(哀二十七年)。
(二)筮
用蓍草为工具,根据筮法推演出卦象,再以卦象为基础,结合筮书文辞推测吉凶。见于记载的先秦筮书有《坤乾》《连山》《归藏》《周易》数种,其中《左传》筮例所用筮书主要为《周易》。今本《周易》主体是六十四卦,每卦有卦名、卦象、经、传(《彖》《象》《文言》),六十四卦之后还有四种传文(《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周易》之经包括卦辞、爻辞,其内容有先代占筮之事的原始记录,亦有编撰者在此记录基础上进行的归纳、总结和引申。《周易》之传有七种,即《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由于《彖》《象》《系辞》各分上、下两篇,共得十篇,称为“十翼”,谓《周易》经之有传,如鸟之有翼也。
1.爻与卦。周易卦象系统的基础为爻,包括阳爻“”和阴爻“”。三爻相叠得八卦(又称“经卦”),即《乾》、《坤》、《离》、《坎》、《巽》、《震》、《艮》、《兑》。八卦相叠为六十四卦(又称“别卦”):《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每个别卦由六爻组成,自下而上,以“初”“二”“三”“四”“五”“上”标明爻之位次,以“九”(阳爻)、“六”(阴爻)标明各爻性质。例如,《蒙》六爻自下而上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每别卦各含两经卦,其下卦为内,古谓之“贞”;其上卦为外,古谓之“悔”。例如,《蒙》之贞为《坎》,悔为《艮》。
2.筮法。
(1)成卦。筮人以蓍草推演,得出每一爻性质,从而确定一卦,称为“成卦”。所成之卦,称为“本卦”,又称“贞卦”。筮人以木盒盛蓍草五十根,筮时仅用四十九根,经过三变二十一演,可能结果有四种:
1)余三十六根,九揲之数,是为九,为“老阳”,为可变之阳爻。
2)余三十二根,八揲之数,是为八,为“少阴”,为不变之阴爻。
3)余二十八根,七揲之数,是为七,为“少阳”,为不变之阳爻。
4)余二十四根,六揲之数,是为六,为“老阴”,为可变之阴爻。
至此得初爻。阳爻画“”,若为老阳,则在画旁记“九”,若为少阳,则记“七”。阴爻画“”,若为老阴,则记“六”,若为少阴,则记“八”。九、八、七、六谓之“四营”。筮法以四营象四时,以七象春,以九象夏,以八象秋,以六象冬。春→夏→秋→冬→春,其气温变化规律正与七→九→八→六→七的数字升降大致匹配。春季为阳而不盛,故为“少阳”。从春至夏,由阳至阳,故“少阳”为不变之爻。夏季为阳而盛,故为“老阳”。从夏至秋,由阳转阴,故“老阳”为可变之爻。秋季为阴而不盛,故为“少阴”。从秋至冬,由阴至阴,故“少阴”为不变之爻。冬季为阴而盛,故为“老阴”。从冬至春,由阴转阳,故“老阴”为可变之爻。
二、三、四、五、上各爻皆依初爻之演法而得出。六爻俱得而卦成。每爻三变,故十八变乃成一卦。
(2)变卦。筮人根据本卦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变卦。若需变卦,则用一套推演之法进行(一种可能的推演之法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本卦变后所得之卦,称为“之卦”,又称“悔卦”。
(3)占卦。成卦、变卦之后,则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占问。分析《左传》《国语》中的筮例,主要情况有如下几种:
1)有本卦,无之卦,以本卦卦辞占之。相应筮例有《左传》僖十五年《蛊》例,昭七年《屯》例,成十六年《复》例,《国语·晋语》《泰》之八例。
2)本卦一爻变,得之卦,主要以本卦变爻爻辞占之。相应筮例有《左传》庄二十二年《观》之《否》例,僖二十五年《大有》之《睽》例,宣六年《丰》之《离》例,宣十二年《师》之《临》例,襄二十五年《困》之《大有》例,昭五年《明夷》之《谦》例,昭七年《屯》之《比》例,昭十二年《坤》之《比》例,哀九年《泰》之《需》例。
3)本卦一爻变,得之卦,以本卦变爻爻辞及之卦变爻爻辞合占之。相应筮例有《左传》僖十五年《归妹》之《睽》例。
4)本卦一爻变,得之卦,以本卦、之卦卦名及卦象占之。相应筮例有《左传》闵元年《屯》之《比》例,闵二年《大有》之《乾》例。
5)本卦三爻变,得之卦,以本卦、之卦卦辞合占之。相应筮例有《国语·晋语》《屯》之《豫》例,《国语·周语》《乾》之《否》例。
6)本卦五爻变,得之卦,以之卦卦辞占之。相应筮例有《左传》襄九年《艮》之《随》例。
(三)车马
春秋时用马车作战,平时用于出行,车一辆为一“乘”。春秋时期马车为木制,有铜制配件。见于《左传》的车身部件有舆、轸、轼、盖、轴、毂、轮、輹(伏兔)、辀、衡、軥等,马身鞁具有韅、靷、鞅、靽、辔等。每辆兵车由四匹马牵引,中间两匹称为“服”,旁边两匹称为“骖”。根据出土的东周时期车舆形制推测,很可能当时人最主要的乘坐方式是跪坐(两膝着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和跪立(两膝着地,上身及大腿挺直),此外也有站立乘车的情况(如下文图5.3秦始皇陵1号车御者)。作战时,主帅兵车称为“戎车”,车上三人,顶视呈“品”字形,居中在前者为主帅,负责用旗鼓指挥全军作战;居左后者为“戎御”,负责驾驭;居右后者为“戎右”,掌戈盾,为勇力之士,负责杀伤敌人、保卫主帅,并充当各种役使差事。普通兵车上三人,居中在前者为“御者”,负责驾驭;居左后者掌弓矢,负责远距离射杀敌人,称为“车左”;居右后者掌戈盾,主要负责在近战敌我两车交错时用戈近距离砍杀敌人,称为“车右”。此外,有时会在三人之外在车后部再增加一位车右助手,称为“驷乘”。车后有徒兵跟随,春秋时期一般一车配徒兵十人。平日驾马车亦为三人,御者居中在前,尊者居左后,又有一人居右后陪乘,以应对车辆故障等事,称为“骖乘”。普通兵车上的三人配置见图5.1。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马车实例见图5.2。
图5.1 春秋时期普通战车车乘人员配置图。其中,圈1表示车右用戈可以击杀的范围,圈2表示车左、车右用剑可以击杀的范围(《〈左传〉军事制度研究》,2009年)
图5.2 (上)山西侯马上马村晋国墓地3号车马坑出土1号车复原图,春秋早期(《上马墓地》,1994年)。(下)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车马坑出土车复原图,春秋晚期(《太原晋国赵卿墓》,1996年)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第一次全面展现了当时车马形制的细节,而且其形制与先秦传世文献对于车马的描述吻合者甚多(图5.3)。在此概述秦始皇陵一号车马形制,以便于读者想象《左传》描述的春秋时期车马的形制:
图5.3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出土1号车复原图(《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1998年)。
1.舆。马车车厢称为“舆”。舆底部边框称为“轸”。舆周围有栏杆,称为“軨”。前部的车軨较低,两侧车軨较高,又称为“輢”。軨在车后部留出称为“”的缺口,便于人员上下,勇力之士往往从这里一跃而上,称为“超乘”。正常上车时,则要借助乘石或踏几。在舆中前部沿左右方向装有一根可供扶持的横木,称为“轼”,秦始皇陵一号车轼外有掩板。轼内侧中部有上车时用以拉持借力的称为“绥”的拉索。舆中竖立伞形的、可拆卸的车盖,用于避雨遮阳。
2.轮、轴。舆下有一根左右方向的车轴,通过称为“伏兔”(輹)的垫木固定在两侧车轸下。套在轴上的转动部分称为“毂”,毂上向四周辐射辐条,辐条另一头插入称为“牙”或“辋”的轮圈,毂、辐、辋统称为“轮”。车毂所套的这一段车轴从内向外逐渐变细,相应地,车毂中心孔道也是内径大、外径小,这就可以保证车毂不会向内移动。另一方面,毂外车轴上套有铜制的称为“軎”的部件,其作用是防止轮毂向外脱出,并保护两侧的轴头。“軎”上有孔,用以插入长片状的“辖”,辖的作用是将軎固定在轴上。车前行时,轴及轴端的軎不转动,转动部分是轮。
3.辀、衡。舆底部左右方向装轴,而前后方向则装辀。轴、辀垂直相交,两者通过凹槽互相卯合。辀的后端与舆后轸平齐,称为“踵”。辀向前伸出前轸之后,逐渐向上昂起,前端称为“颈”。颈上装有一根横木,称为“衡”。衡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人”字形的部件,夹在服马的颈背上,称为“轭”,轭的弯曲末端称为“軥”。轭与马身之间有软垫。
4.靷、靳。中间两匹服马通过称为“靷”的革带,将拉力传导到舆。每匹服马曳单靷,服马靷前端系在内侧軥上,两条靷在舆前部汇合到一个靷环上,再向后通过单根靷连到车轴上。两边两匹骖马通过称为“靳—靷”的革带组合将拉力传导到舆。靳是套在骖马胸颈交会处的革带,是受力的部件。靳从骖马内侧向后延伸的革带即为靷。骖马靷向后穿过前轸下的环,最后系在舆底部前后方向的“桄”上,是传力的部件。
5.鞅、韅、靽。在服马马颈上围有一条称为“鞅”的革带,两端系在軥上,其作用是为了防止服马脱轭,而并不受力,因此也不会勒住马颈,影响马匹呼吸。在骖马前肢后的躯干上环绕有一条称为“韅”的革带,其作用是帮助将靳固定在马身上。四匹马的尾毛都挽成髻状,内插一条横笄。对于服马而言,有一条称为“靽”的革带,后端系在此横笄上,沿马腹下向前引,系在轭内侧的铜环上。对于骖马而言,亦有一条靽后端系在横笄上,沿马腹下向前引,系在靳的内侧。
6.胁驱、缰索。胁驱的作用是防止骖马内侵,它绕过服马前肢后的腹部,两端系在衡上。胁驱靠骖马的一侧,装有一个丁字形的铜制部件,上面有一个带锥齿的、指向旁边的骖马的尾部。如果骖马内靠,它的胁部就会被刺到,从而保证骖马与服马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缰索的作用则是防止骖马外脱,它一端套在骖马颈上,另一端系在衡上。
7.勒。勒是戴在马匹头部的鞁具,由鼻革、颔革、颊革、额革、喉革、项革组成,连接点上缀有称为“节约”的金属圆饼,额部缀有称为“当卢”的金属饰片,两侧连有称为“镳”的金属部件,马口的部位横贯一根称为“衔”的金属部件。此外,喉革下悬垂着一串璎珞,颊革上悬垂着用以穿辔的环。
8.辔、策。驾车共有八条称为“辔”的缰绳。其中,六条辔前端分别系在两匹骖马内外侧衔环,以及两匹服马外侧衔环上,后端由御者控制。另外两条辔前端系在两匹服马内侧衔环上,后端系在舆前部称为“觼軜”的部件上。八辔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都穿过某种环状部件。服马的四辔穿过的是衡上称为“轙”的四个倒U型部件。骖马外辔从骖马背部靳上悬垂的一小铜环穿过,而骖马内辔则先穿过马勒颊革上悬吊的小环,再从骖马脊部内侧的韅下穿过。
御者的左右手中各握三辔:左手握持左骖外辔、左服外辔、右骖内辔,右手握持右骖外辔、右服外辔、左骖内辔。此外,御者手中还有一根称为“策”的长条形打马用具。辔、策用来控制车马行进的快慢以及左转、右转。纵辔、策马,则加速;勒辔、控马,则减速。御者拉紧左手三辔,则可迫使左骖、左服、右骖向左转,并借助衡的牵引联动右服向左转;拉紧右手三辔,则可迫使右骖、右服、左骖向右转,并借助衡的牵引联动左服向右转。
(四)周道
先秦时期,无论是和平时期各国的外交、经济往来,还是战时军队的长距离行军,都以马车为主要载体。马车正常情况下必须在专门修筑的硬质道路上行驶,而且坡度不能太大,转弯不能太急。此外,马车车轮、车轴、车厢都用木材、铜等硬质材料制作,没有减震缓冲装置,路面的颠簸会经由轮、毂、轴直接传送至车厢里的乘员。马车要高速、安全地行驶,同时保证车内乘员的舒适度(这对于周王、诸侯国君、卿大夫出行格外重要),就必须修筑高等级的专用道路。
当时的马车道主要在平原上修筑,如果进入山区,则必须沿河流两旁的平地行进,并穿过山间自然形成的隘口。道路用夯土铺成,十分平整,上面有与两轮间距(称为“轨”)相配合的凹陷车辙,车辆实际上是“卡”在一对固定的车辙里前行,类似于今天的铁路。1999年在陕西周原岐邑遗址区域内发掘出了一条连接岐邑和丰京的道路遗址,道路宽达10米,并列8条车辙,分为4对,可同时通行4辆马车。每条车辙宽20厘米,深10厘米,每对车辙之间宽1.82米,与周原遗址车马坑中发现的马车轮距基本相符。这应该就是《诗经·小雅·大东》中提到的“周道如砥,其直如矢”的周代官道“周道”。西周和东周春秋时期,华夏诸侯国的车辆轨距是一样的,因此《左传·隐公元年》里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
据雷晋豪《周道:封建时代的官道》一书所做的考证,周朝建立之后,周人在先代旧道的基础上增修扩建,形成了以西都宗周、东都成周为枢纽,向主要封国辐射的周道系统(参见图6《周道系统示意图》,可扫码阅读)。其中,以成周为枢纽的周道网络至少包括如下五条主干道:
1.宗周—成周道:宗周(镐)—芮—桃林塞—西虢—成周。此外,晋国经令狐—蒲津—芮接入此道。
2.成周—鲁—齐道:成周—制—东虢—管—桧—杞—楚丘—曹—茅—重馆—亢父之险—索氏—鲁—郕——阳州—平阴—禚—野井—泺—谭—徐关—齐。楚丘—重馆间也可能经过郜—菅。
3.成周—卫—齐道:成周—盟津—温—邢丘—怀—宁—共—卫—相—复关—顿丘—五鹿—莘—平阴—禚—野井—泺—谭—徐关—齐。
4.成周—卫—燕道:成周—盟津—温—邢丘—怀—宁—共—卫—羑里—殷墟—邢—燕。
5.成周—随道及成周—胡道:成周—制—东虢—管—桧—栎—许—陉山,此后分两道,西道为方城—鄫—申—吕—邓—唐—厉—随,由此可前往楚国,东道为蔡—胡,由此可前往淮水沿岸。
此外,还有一条五鹿—陉山道:五鹿—言—顿丘—清丘—祢—曹—楚丘—宋—陈—陉山。这条周道与成周—卫—齐道交汇于五鹿,与成周—鲁—齐道交汇于楚丘,与成周—随道以及成周—胡道交汇于陉山。
上述周道网络将成周与晋、楚、齐、秦、郑、宋、鲁、卫、陈、蔡等主要诸侯国联成一体。在春秋时期的外交或军事活动中,这个网络仍然是各国使团和军队行进的主干道,也是理解许多春秋史事的关键。以晋国为例:在原有周道网络中,晋国前往西都宗周十分便利,而前往中原则非常迂曲不便,这与晋国作为甸服诸侯服事宗周的分封定位是对应的。然而,西周灭亡之后,这条西进宗周的道路对晋国来说意义已不大,晋国更需要的是前往中原的近路。前655年晋国攻灭(西)虢国、虞国,此后可以不必西行绕远,也不必向虞国、(西)虢国借道,而可以直接沿原虞国—茅津—原(西)虢国接入宗周—成周道。前635年晋文公取得南阳地区之后,成周—卫—齐道南段就在南阳境内,更重要的是,晋人从盟津渡过河水就可直达成周,从而便捷地利用这个周道网络的枢纽前往各主要诸侯国。交通上的便利对晋文公称霸无疑是如虎添翼。
当然,我们强调周道网络在春秋时期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军都是通过周道进行的。实际上,有时为了抄近路,或者是为了不让被攻击国家知晓,战车部队会离开周道,依靠修筑在田垄上的简易道路通行。前632年晋文公讨伐卫国之后,就强迫卫人将境内农田的田垄从南北向改成东西向(据《韩非子》《商君书》《吕氏春秋》);前589年晋国率领诸侯联军在鞌地大败齐军之后,又强迫齐人将境内农田的田垄改成东西向(据《左传·成公二年》)。晋国在卫国、齐国的东面,晋人的这两次强令,都是为了保证其军队日后再次讨伐两国时行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