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地理分布示意图绘制
本书示意图共70张,读者可扫码阅读(码见相应辑封页)。
(一)《知识准备》示意图
1.《知识准备》部分配1张西周诸侯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集》重新绘制而成,内容包括:
(1)西周时期周王室都城,用“大实心点+红字”表示;
(2)西周时期姬姓诸侯国,用“小实心点+红字”表示;
(3)西周时期非姬姓诸侯国,用“小实心点+黑字”表示,后面括号里注明国姓;
(4)古代水系,用蓝色表示;
(5)现代省名及省界,用浅灰色表示。
2.《知识准备》部分配1张周代道路示意图,为《周道:封建时代的官道》一书所附地图的彩色原图,由作者雷晋豪教授提供并授权使用。内容包括:
(1)西周时期周王室西都镐京及东都成周,用双黑圈实心点表示;
(2)西周时期周王室西都丰京及主要诸侯国,用双黑圈空心点表示;
(3)西周时期小国,用单黑圈实心点表示;
(4)西周时期地点,用小实心点或空心点表示;
(5)周代官道(用红黄相间连线表示);
(6)地形(等高线用不同颜色表示);
(7)现代省界(用粗红线表示)。
(二)正文部分地理示意图
1.分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1组共55张,在《图集》基础上重新绘制而成。
2.每组示意图包括春秋全图(某图1)及4张分区图(某图2至5)。示意图内容包括:
(1)本篇出现的春秋时期周王室都城,用“最大实心点+红字”表示;
(2)本篇出现的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用“大实心点+红字”表示;
(3)本篇出现的春秋时期小国,用“中实心点+黑字”表示;
(4)本篇出现的春秋时期城邑,用“小实心点+黑字”表示;
(5)本篇出现的春秋时期关塞,用“叉号+黑字”表示;
(6)本篇出现的春秋时期津渡,用“短线+黑字”表示;
(7)春秋时期名山,用“实心三角形+黑字”表示;
(8)春秋时期山脉,用黑字表示;
(9)春秋时期水系,用蓝色表示;
(10)现代大城市名称(某图1),用浅灰色表示;
(11)现代省名及省界(某图2至图5),用浅灰色表示。
3.对于注解中对其方位有描述但《图集》无标注,或是《图集》虽有标注但与注解矛盾的地名,根据注解考证的结论在示意图上标出大致方位,用“地名+?”标注。其中,大量地点重新定位的依据是《春秋列国地理图志》,少部分地点重新定位的依据是先秦城邑考古发现或其他考证。
(三)正文部分地形示意图
共13张,读者亦可扫码阅读(码见相应辑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