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感言
时间如白驹过隙,《尸案调查科3:无间行者》迎来了再版。其实有心的读者可能在阅读的时候就已发现,尸案的前三本,其实是一个主线故事的完结,我现在依稀记得,当初我在文末打上“全书完”三个字后,顿时有了一种:“啊……终于写完了”的那种畅快。
这本书虽是在2016年6月出版,但完稿的时间却是在2015年年初,那时我还不到二十七周岁,正处在创作的激情期。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个闪念,都能激发起我的创作灵感,所以当年我的写作速度非常快,快到编辑老师前一本书还没审完,后一本书就已全部完稿的夸张程度。可是,没有深入构思而进行的连续写作所带来的弊端,在我风头正盛的当年,是完全想不到的。
随着出版的图书越来越多,各种负面评论也随之而来,我才恍然意识到,一本书的呈现,不能仅仅只有案子,还要有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还要产生情绪,而一个好的故事,永远是牵着人的情绪。读者看书,说白了,就是想在故事中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从而感受不一样的情感,爱情小说也好,罪案小说也罢,题材只是一种形式,人性的成长才是所有故事的内核。
如果以我现在的写作水平再回过头去看《尸案调查科3:无间行者》,从文字的方面,它更像是一本办案手记,而从影视的角度,它只能被归结在“刑侦纪录片”的范畴。
在这本书里,我以“痕迹检验”为切入点,从“鉴证科学”的角度,详细的描述了七起刑事案件被抽丝剥茧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的一些老读者津津乐道的重点。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这些老读者的安利,才让这个系列又有了一次再版的可能。图书再版是对一个作者的肯定,而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来说,我的内心情绪也远比“喜悦”更加复杂。
因为心中存在困惑,我还曾和编辑老师以及挚友聊过,想把全文再从文学性的角度再顺一遍,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们都委婉地否定了我的想法。
用挚友的话来说,一个成长型的作者,每一部作品其实都代表了他的某一个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中,作者无疑都是想竭尽所能把最好的故事呈现给读者,硬核的“刑侦纪录片”虽然文学性不足,但却满足了读者所追求的真实感;而具有文学性的电影或许会被更多人所接受,不过却也失去了原本属于作者的特色。俗语云:当局者迷。挚友的话,让我有了一种拨开迷雾见彩虹的畅快。
从2014年的提笔,到2015年的完结,再到2016年的出版,八年前,这本书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校对,而八年后的再版,这个过程还要再来一遍,对于书中的一些瑕疵,我做了调整,但那些硬核的案子,我还是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正如挚友所说的那样,这本书,属于那个阶段下,我所能达到的水平,既然在文学性欠缺的前提下,仍可以顺利出版,那么只能说明一点,案子的精彩程度已弥补了其中的不足。
如果各位读者朋友想知道如何“抽丝剥茧”破大案、难案的全过程,那么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九滴水 敬上
照例申明
小说涉及的案例,人名,地名等均进行了大量的模糊处理,所有的故事均来源于真实案件,但做了大量的艺术改编。案件的分析和侦破手段均是在特定的案发环境中产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切勿断章取义,否则后果自负,与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