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编制
王初仁回到书房之中,准备思考黄甫川堡编制问题,王初仁翻阅了堡内资料。
据万历《延绥镇志》记载,延绥镇防御力量主要由本地主兵和客军组成。本地主兵由延绥镇四卫(庆阳、延安、绥德、延绥四卫)正军和延绥镇州府民兵构成。民兵是没有军籍的,在特定的时间去卫所或者边堡进行操练备战。民兵又分为屯军和免粮土军。屯军称为带粮官军,自带军粮,在秋冬蒙古容易犯边时节由州县官员带领前往边堡备边,上游赋役不免。免粮土军免除一定赋役。两者都需要参加生产,属于不脱产军士。
卫所正军一类是卫所屯垦的军户和家属都生活在卫所,以守备和屯垦为主,一类是基本上完全脱产的营兵,不携带家属,是延绥镇主要战斗力量。
客军是指来自外地协助延绥镇防守的军丁,每年轮班到边防守,也叫班军。客军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延绥镇附近卫所,包括西安左、右、前、后四卫和潼关卫以及山西都司蒲州千户所的正军;一类是远离延绥镇包括河南南阳卫、颖上卫、宁山卫的的班军。但是这三卫的班军畏敌如虎,所以自万历三年开始,三卫班军交银子来抵消赴延绥防守。
据万历《会典》记载,黄甫川堡原本一千零三十一人军丁,马骡三百七十六匹,万历二十七年,奉命成立黄甫川游兵营,拨去本堡军丁五百零二名去游兵营,实际剩余本堡军丁四百九十五名,黄甫川游兵营实际九百八十二名,余下人员由各堡选拔选锋军补上。黄甫川堡共驻扎军丁一千四百七十七名,还有备征战军一千零三十五名,夜不收三十八名,守墩军丁一百七十九名,守城军丁一百八十八名。
看到这里,王初仁感慨曾经的黄甫川有多强大,现在就有多弱小。简直是十不存一,现如今就让我来重新建设它吧。
经过王初仁深思熟虑,打算新建制还是以现如今为主体,但是一些地方还是有变化,但是并不大。
一个营下辖三个司,外加一直中军司,中军司下辖一火枪哨和重甲哨,一个炮兵哨,一个骑兵司,一个辎重司。
一个什共十一人,设队长一名,十名士兵。
一个队共七十一人,下辖六个什,设队长一名,一名旗手,三名护卫。
一个哨共二百二十五人,下辖三个队,设哨长一名,旗手一人,护卫十人。
一个司共七百人,下辖三个哨,设把总一名,四个旗手,护卫二十人。
一个营共两千一百五十五人,下辖三个司,设千总一名,四个旗手,护卫五十人。
另外王初仁直属一个亲卫司,下辖一个重甲哨二百二十五人,一个火枪哨二百二十五人。
炮兵哨虎蹲炮十五门,野战炮五门,炮兵一百八十人。
骑兵司三百人。
辎重司三百人。
队长护卫为刀盾兵,哨长护卫为五名刀盾兵和五名火枪兵,把总护卫和千总护卫都是一半火枪一半刀盾兵。
按照王初仁的初步规划,一个游兵营达到了三千三百八十五人。虽然现如今骑兵就是后世的坦克,但是王初仁不打算大规模建设骑兵。决定以火枪兵为主要力量。
一个队六个什,一个刀盾什,两个长枪什,三个火枪什。这样的编制刚好满足火枪火枪三段击,长枪两段击,刀盾兵防御。
小战役一个队摆成一个六排方阵;中等战役一个哨三个队分别横向摆开;大型战役就更加复杂的组合了,但是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刀盾防御,长枪近战,火枪远程攻击。骑兵在两翼护卫。
现如今兵部给了王初仁一个司的编制,以王初仁现有资源和人力,也只能编练一个司七百人。外加一个亲卫哨四百五十人,一个炮队五十人(虎蹲炮5门),一个骑兵队五十人(兼任夜不收),一个辎重队一百人,共计约一千三百五十人。
编制确定好之后,王初仁简单计算了,共计需要火枪五百九十杆左右,铁甲一千二百副,重甲哨配双层甲,外穿铁甲,内穿锁子甲,所以还需锁子甲两百二十五套。长枪二百五十杆,刀盾手一百五十套。
长枪、火枪倒是够了,就还差许多铁甲,铁甲大概还缺五百多副。
辎重队和炮队是不用穿铁甲的,缺额的铁甲只有让一部分火枪兵委屈一下,暂时穿鸳鸯战袄。
任职方面,总旗王建河任一哨哨长,试百户周银任二哨哨长,试百户罗世伟三哨哨长;骑兵队队长小旗王建树,王初仁亲任亲卫哨哨长,亲卫重甲队由小旗张贵代统领,亲卫火枪队由王初义和王初礼共同代统领。
至于其余什长、队长皆由黄甫川堡六十多名军户中选拔。王初仁初略计算了,光是什长都需要八十多个,队长二十多个。不够的人还需要在新编军队中选拔。这样就能牢牢的把军队掌控在手中。
重甲队和火枪队表面上编制是队,其实人数和一个哨差不多。只是让两个试百户心理平衡。
现如今堡内没有守城大炮是个问题,不知道军匠中有没有会铸炮的,还好这次在孤山堡薅了五门虎蹲炮。不然炮队就是个空壳。
现阶段没有自生手铳,有了自生手铳就给护卫配备。
要不了多久流民聚变就要来了,编练的这个司是自己面对此次民变的底气所在。新编营兵只要有现如今百分之七八十的战力,加上自己的装备远远领先于流民的木棍、农具,对上流民就是摧枯拉巧。自己这一千多人就是对上五六千流民王初仁都有把我轻松击败。
王初仁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军功,历史上孤山、府谷、黄甫川都陷落了。而此次王初仁要改写历史,让自己在此次民变中脱颖而出,加上杜家的支持,自己就会取得更大的官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