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变成稀缺资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破局:迷茫恰恰是翻盘的机会

我们的探险游戏,从车子陷入困局开始,我们在迷雾中失去了方向,前面有许多路口,不知如何选择。此刻,我们不用急着开车,盲目前行,而是应该先熄火停车,复盘为何迷路。同时,检查一下车辆状态,找到迷路的原因,确定好前进方向,再重新启程,清醒出发。

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没有人生而清醒。当我们身陷迷茫时,有时缺少一双慧眼,带我们穿透迷雾,破局前行。

谁的人生不迷茫

今年春节后的一天,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突然在微信上问我:“思平,我工作都快20年了,最近有几个朋友想拉我出来创业。我担心创业风险太大,但我现在的工作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你待过职场也创过业,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啊?”这是一个年近40岁的职场人的困惑。

其实我和他一样,同样经历了很多迷茫时刻。

2008年突然失业,我迷茫过;转行到互联网行业工作8年后,是继续这份工作还是出来创业,我迷茫过;创业后遭遇沉重打击时,是坚持还是退出,我迷茫过;甚至一度有严重的口吃,恐于社交,这也让我迷茫。这些迷茫状态曾困扰着我,让我身陷其中却难以抉择。

我们为何会迷茫,我们到底被什么困住了,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才有破局之道。

我们为何会迷茫

为何迷茫?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只因入局者迷。当我们走过、经历过、反思过,我们会发现,迷茫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概括起来就三个词:不懂、不动、不敢。

第一个词:不懂。

“23×57=?”在碰到这道计算题时,我们不会觉得迷茫,简单一运算,就能知晓答案了,有什么可迷茫的。如果将这道简单的计算题,给一个3岁的孩子,他会觉得很迷茫,原因很简单,他没学过乘法运算,面对这道题自然觉得迷茫。

我那位想创业的朋友没有创业经历,对创业这种事情不懂,所以深感迷茫;我失业时迷茫是因为之前没有失业过,不知道如何应对,所以当时也很迷茫。

对于不懂、没经历过、没有思考过的事情,大脑神经元无法产生连接,建立回路,因此不会在我们的头脑里形成认知,没有认知就不知道如何判断和行动,于是我们就会迷茫。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1492年哥伦布首次登陆美洲大陆,当地的印第安人竟然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大帆船,说哥伦布这群探险者是从“云端掉下来的”。且不论故事真假,如果当时的印第安人从没见过帆船,是有可能对其视而不见的。

对于不懂之事,若我们不学习、不反思,只是胡乱操作,就可能遇到危险。比如我之前完全不懂股票,只是道听途说跟风买了某些股票,完全不懂上市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也不懂财务报表,这时其实就只是凭运气了。爱情也一样,如果你完全不懂对方的心思、不懂对方的需求,就会在恋爱中迷茫,不知如何与对方相处。如若真懂对方,你就知道该说什么话,送什么礼物,如何获得对方的好感。

第二个词:不动。

不动就是不主动、不行动。

当我们不动时,迷茫还在,它不会自动消失。就如我那位想创业的朋友,他只是听说如果创业成功了,那就有机会赚很多钱;如果创业失败,不但稳定的工作没了,还可能导致亏损。我给他的建议是:可以在把主业做好的同时,先尝试做一些小规模的副业。我在创业之前,就经历过这样一个过渡期。如果能持续获得正反馈,则我会放弃主业,把副业转为主业。有些事情只靠想是想不出答案的,就如“23×57=?”,如果你不去运算,就不会有结果。有些迷茫通过行动可以被破除。

在不动之时,如果缺乏定力,我们将很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和裹挟,产生更大的迷茫。尤其是在社交网络、自媒体极为发达的当下,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在短视频平台、朋友圈中频繁呈现,不少内容还是为你“量身”推送的,它们暂时满足了你“即时享受”的需求,但你看完之后还是会空虚和迷茫。当我们缺乏主动思考时,这些被动获取、杂乱、他人的价值观,反而会影响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判断,让我们无所适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迷茫。

不动者易陷入被动,变得迷茫。不主动就容易被环境影响,不行动就不会有结果;越没有结果就越容易缺乏主见,最终逐渐沦为他人观点的消费者,而不是自己生活的主导者。而我们每个人心里还是渴望认清自我、清醒前行的。

第三个词:不敢。

不敢是指你对当下和未来的担忧和恐惧,是过去经验在未来某一时刻的投影,是对确定性的执着。不敢正视迷茫的结果是,迷茫也许一点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

我曾有非常严重的口吃,一说话就遭人嘲笑,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我总担心被他人嘲笑,而不敢表达。这不但没能改掉我口吃的毛病,反而增加了我对社交表达的恐惧和迷茫。

不敢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受到了固有反应模式,也就是习惯的控制。我不敢表达是受到了“一表达就会口吃,就会被别人嘲笑”这一固有反应模式的控制。一旦我要表达时,此模式会瞬间启动:“别人又要嘲笑我了!”我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从而再次强化了这种固有反应模式,形成了更强大的路径依赖。

不懂和不动也可能导致不敢。当我们不懂“大脑习惯具备可塑性”时,不去刻意练习表达时,也会愈加缺乏自信,把自己困在一个狭窄封闭的茧房之中,如图1-1所示。

图1-1 困住我们的茧房

当我们对事物没有深刻的认知,受制于固有反应模式,又缺乏行动的能量和勇气时,我们就迷茫了,被困住了。

翻盘的良机

深陷困局,处于低谷时,能够静下心来彻底反思,是我们洗心革面,实现翻盘的良机。迷茫孕育着机会,迷茫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纵身一跃。

在失业的迷茫中,我平静了下来,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最终决定进入互联网行业,这才有了我后来的创业机会。创业后我遭遇过重大打击(最大的客户离开),我在复盘后重新调整了方向,找到了新的业务方向,最终当年的业绩不仅没有下滑,反而翻了一番。严重的口吃,让我更愿意静下来聆听别人,也让我更坚定了练好表达的信念。

古语云:物极必反。每个人生低谷都孕育着机会,每次迷茫都恰恰是我们翻盘的良机。从混乱(迷茫)走向有序,也是生命的核心动因之一。

生命以负熵存在

电脑桌面几天不整理,你会发现它已面目全非;衣柜数月不清理,则会乱成一团。所有事物似乎都在趋于混乱,这正是物理学上著名的熵增原理,即一个孤立系统,总是趋于混乱和无序状态(即熵增)。

我们的情绪、状态也是如此,它们会趋于混乱和迷茫状态。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指出,生命以“负熵”为生。我们可以将这句话简单理解为:人活着就是一个不断穿越迷茫,减少混乱,重建秩序的过程。

至于如何穿越迷茫、减少混乱、重建秩序,薛定谔没有给出具体答案。在本章,我将用亲身经历及大量访谈、阅读和思考,为你提供一些穿越迷茫、减少混乱、重建秩序的方法。

穿越迷茫、减少混乱、重建秩序

现在我们知道了,迷茫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遭遇迷茫,人非生而清醒。造成迷茫的原因,是不懂、不动和不敢。好消息是,每次迷茫,都孕育着翻盘的机会。我们知道生命的核心动因就是要不断穿越迷茫,减少混乱,重建秩序。那又该如何重建秩序,寻找翻盘的机会呢?以下3点,是我从众多优秀人物身上学到的方法,也是帮助我穿越了一段段迷茫期的“法宝”。

停车反思,升级认知

我们的人生就如一场探险旅行,有的时候我们一路坦途,开车不费劲,也无须太多思考,甚至驾驶技术差一点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当遇到有迷雾的岔路口,或是车子陷入泥潭无法自拔时,我们不应盲目前行,而应该停下来,查清原因,认真反思:到底是导航失灵了,还是操作技术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应该保持开放态度,询问那些经历无数险阻、有经验的司机,向他们请教经验。每次迷茫,停下来、静下来后的反省学习,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前行。

上文讲到了我那位想创业的朋友,他也迷茫、纠结了一段时间。当他静下来,审慎思考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创业:一是因为孩子还小,他希望多点时间陪伴家人;二是他需要稳定的工资来养家;三是因为创业的项目是他没有接触过的,需要投入时间成本,风险较大。在这个时候,他了解到他所在的公司正在孵化一个新的创业项目,可以用到他之前10多年累积的经验,而且公司还提供资金支持,于是他果断加入了该项目。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迷茫是因为没想清楚,想清楚了就不迷茫了。想清楚的过程,就是不断迭代升级认知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以开放的态度,向更多有经验的人请教也是极为重要的。

用行动击败迷茫

有些迷茫,单靠想象是走不出去的。只有靠主动、行动才能击败它。

小时候,我对别人能快速复原魔方感到惊奇,尝试一番后,觉得自己很难复原一个魔方。魔方于我,可能是一个永远的谜。有一天,我看到一个教学视频,于是花了差不多半天时间,从第一块到第一层、到第二层、到第三层,一步步,慢慢照着视频的步骤操作,竟然复原了一个完整魔方。

滑板也一样,我之前觉得那些炫酷的滑板只属于年轻人,我是不可能学会怎么玩的,因为那时我都已经40岁了。在学会拼魔方后,我买了一个陆地冲浪板,并练习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竟然可以滑行漂移起来了,感觉还是很棒的。

事实上,任何技巧性的事情,只要稍加用心学习实践,皆可能做好,甚至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同样如此!行动起来,有些迷茫就消散了,而且还能给生命带来美好的体验,就像复原魔方,就像滑滑板。

看到恐惧,正视它、击败它

很多年前,我的口吃十分严重,导致我在表达上极度迷茫和自卑。后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就读时,我很想尝试班委竞选,但每个竞选人都要做3分钟竞选演讲的要求难住了我。参加竞选演讲的同学们个个讲得条理清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轮到我时,我一上台就结结巴巴、紧张到忘词,那一刻我羞愧难当,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也是在那一刻,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那次失败的演讲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礼物),令我在认知上产生了一个重大突破:是不敢表达限制了自己的表达,是过于在乎他人的评价让自己不敢表达,是缺乏刻意练习让口吃毫无改善。我坚信,我只要敢于表达、不过于在乎他人的评价,通过刻意练习,一定可以改掉口吃,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为了克服口吃,我开始系统地学习表达:从发音、语气、语调到手势、节奏和内容。我参加了一个演讲俱乐部,积极上台发言,不再惧怕他人的目光和评价。我把一篇演讲稿改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自己对着镜子练习数十遍,把演讲录音,听听哪些地方卡住了,为什么会卡住(紧张和激动是重要原因),然后逐步完善演讲。

短视频和直播兴起后,我又尝试利用这些新媒体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一条一分钟的视频,我拍了数十次,忙碌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将它发到网上,结果竟然获得了过万的观看量和数百个点赞。这件事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个正反馈又不断推动我更努力地锻炼表达能力。后来,我参加了一个演讲比赛,还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谁又能想到,这个曾经那么恐惧表达的人、这个极度内向的口吃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现在,我对自己的表达能力越来越自信了。“不敢”是一种心理限制,只要你正视恐惧,勇敢挑战,就会击败它,进而从迷茫逐步走向有序,实现自我突破。

现在你懂得了,迷茫并不可怕,其中往往还蕴含着机会。只要你愿意停下来反思,改变对事物的已有认知,打破内心的恐惧,有勇气行动,你总会从无序和混乱中走出来,穿越迷茫和低谷,把人生的“负资产”转变成“正资产”,实现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