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的供血系统:供应链战略
在2016年的中亚地区部员工座谈会上,任正非表达了对“战略”一词的理解:“什么叫战略?‘略’是什么意思?‘略’是指舍弃一部分东西。你不舍弃一部分东西,不叫“略”;没有方向,不叫“战”。对于形势不好的市场,要敢于抛弃一部分,聚焦一部分,聚焦后有利润就行了。”
虽然华为十分重视企业战略,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如错失了小灵通的市场机会。尽管如此,华为在战略上的取舍,依然是业界典范。
时代的每一粒灰,都是落在华为头上的理想疆域
在一篇名为《北国之春》的文章中,任正非说过这样一段话:“华为成长在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中国从一个落后网改造成世界级先进网,迅速发展的大潮流中,华为像一片树叶,有幸掉到了这个潮流的大船上,是躺在大船上随波逐流到今天,本身并没有经历惊涛骇浪、洪水泛滥、大堤崩溃等危机的考验。因此华为的成功应该是机遇大于其素质与本领。”
这段有些自谦的话,准确揭示了华为成长的宏观背景和必要条件。
华为准确把握了时代的“风口”,开局定位通信市场。任正非用“拼命三郎”的精神,让公司从一个“门外汉”慢慢变成了中国通信市场的巨头。
华为于1987年创立,一开始并没有做手机业务,仅仅是香港地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的公司的销售代理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随着产业理念和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华为开始自主研发交换机,先后在北京、上海成立研发中心和知识产权部,并于1998年进军欧美市场。
对众多无法锻造能力的企业而言,根基较浅的通信设备及信息技术行业和变幻莫测的市场,是难以逾越的两座大山。但对华为而言,这反而成了纵横驰骋的理想疆域。
早期引入的大量高级人才,包括外界顾问与专家,成了华为前进路上的明灯,起到了很好的战略辅导作用。
从战略选择上看,华为早期的定位是以产品取胜,在产品贸易的基础上重视研发,进而重视对外销售,逐步构建完整的营销体系。所以在早期,产品和营销一直是华为赖以生存的两项基本能力,因此华为在战略选择上更加重视产品和营销。
与此同时,任正非早已意识到,除产品和营销之外,供应链对企业也十分重要。
师从IBM,华为学到了什么
1992年,华为销售额已过亿元。在发展鼎盛之时,任正非带队到美国参观学习。看到当时最先进的AT&T 5号机后,任正非决定斥巨资开发自己的交换机。
任正非站在深意工业大厦的5层,对研发部门的员工们说:“如果研发不成功,大家各自散去找工作,我自己从楼上跳下去。”
为什么任正非会说出如此视死如归的话?这一切得从任正非的美国之行说起。
飞机经过东京,越过太平洋,一路奔波的任正非终于抵达了美国之行的第一站——大西洋彼岸的波士顿。
任正非的这趟波士顿之行,是为了访问一家专门生产电源的公司,他听取了陶瓷基片、铝基片的模块电源的介绍。这种电源更先进、体积更小、效率更高。
离开波士顿后,任正非辗转哈佛、麻省理工、德州仪器等的所在地,最后到了美国硅谷。
全美很多尖端工业都将研究机构设立在硅谷,如HP(惠普)、NS(Nintendo Switch,日本任天堂公司出品的电子游戏机)、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超微半导体公司)、Intel(英特尔)等。因此,只需要在美国硅谷考察,就能了解全美的电子技术发展情况。
在考察后的散记中,任正非写道:“(我)参观了DMOS(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硅片制造,十分先进。美国已开始将工业最核心的部分保留在本土生产,而将其余业务大量转移到世界各国的分公司,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这段话反映了美国企业供应链战略的重大变化,也让任正非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供应链的重要性。
3年后,任正非再次带队访美,参观了休斯、IBM、贝尔实验室和惠普等知名企业,其中IBM给任正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听了一天的管理介绍,我们对IBM这样的大公司的管理制度的规范、灵活以及响应速度快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只有加强管理与服务,在这条不归路上,才有生存的基础。这就是华为要实行规模化、搞活内部动力机制、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战略出发点。”
虚心学习,是一个国家、民族、企业崛起和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1998年,任正非斥资40亿元向IBM拜师学艺,联合IBM开展了变革咨询项目。
在这个项目里,IBM顾问对华为面临的许多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诊断,给出了明确的变革方向,包括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及后来在市场、财务方面的变革。自此,IPD变革在华为推行,ISC变革也紧跟步伐,供应链战略开始成为整个华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了IBM经验的华为,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推行ISC变革之前,华为内部就已感受到供应链在业务支撑上越来越吃力。流程上,前方签署合同的承诺与后方的生产交付能力不匹配,订单履行周期过长,订单无法按承诺履行;供应商实力参差不齐,供应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信息不对称导致订单、采购、生产、库存、物流不匹配,交付不能按时完成;IT系统基础数据不标准,准确度不高,形成信息孤岛;组织复杂,部门间缺乏沟通,形成“部门墙”。
通过考察,IBM顾问指出华为供应链管理效率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业内先进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际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的订单及时交货率为94%,华为仅为50%;国际库存周转率平均水平为9.4次/年,华为仅为3.6次/年;国际订单履行周期平均水平为10天左右,华为为20~25天。
结合华为的实际情况,IBM顾问与华为讨论提出了ISC变革方案:在方法上从流程切入,让业务驱动变革;从组织变革着手,破除变革阻力;以计划和预测为龙头,带动其他环节变革;从境内到境外,由内而外进行变革。
2004年,ISC的业务建设基本完成。随后一年里,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缩短至两周,响应能力、灵活性、客户服务水平获得了极大提升。这一年里,华为从“冬天”醒来,开启第二次大发展——GSC(Global Supply Chain,全球供应链)。
短短的时间里,华为供应链端到端交付概念得到初步体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华为的收入在2005年也比前一年增长了36%,其中75%的销售额来自境外,境外市场规模连续4年超过境内市场。
供应链战略意识的觉醒,为华为供应链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企业发展输血造血,使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我们要建立世界一流的工厂”
“办公地点在科技园,产品生产工厂在西乡”,这是华为供应链早期部门分离的情况。
不少人认为工作开展多有不便,制造缺乏有效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华为内部就“要不要做制造以及制造怎么做”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有人认为,制造对企业而言没有太大作用,华为主要靠研发,应该继续走研发的技术路线,所以没必要投资太多在制造上。
还有人认为,可以投资制造,但是没必要做世界一流的工厂,这样消耗的投资太多,研发和营销的投资就难以保障。
剩下一部分人认为,如果要做工厂,就要做世界一流的工厂。
当时的情形是支持第二种观点的人最多,支持第三种观点的人最少。出人意料的是,任正非坚定地支持了第三种观点。
讨论结束后,任正非便提出了要在龙岗坂田建立世界一流的工厂:“我们拟用3年建立世界一流的工厂,这个一流主要指的是管理一流、工艺及设备一流、建筑群体一流。”
为此,任正非聘请德国公司按照一流标准对工厂进行设计。
在制造行业,德国人是出了名的严谨。他们对待流程十分严格,工业软件也十分成熟。例如西门子,将机械、电气、电子、工艺、结构、材料、热能等多学科能力集成到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上。这样制造部门可以在这一个平台上,通过数字化手段完成产品和工艺的设计、开发和试制验证,减少大量重复性工作。
这些在西门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华为通过借鉴德国工艺流程,直接应用其工业软件。
除了以德国的工艺流程和工业软件为主体,在建设工厂的过程中,华为还将日本的质量管理嵌进去,学习“检一个、装一个、测一个”的精益生产模式,保证制造过程的高质量、高效率。
华为将德国“高质量、高性能、高度自动化”和日本“小型、低成本、一个流自动化”之长融入大生产体系架构,以有综合竞争力的成本实现高质量、高度自动化和部分智能化生产。
经过3年的建设,华为终于在坂田建立起世界一流的工厂,其中包括自动物流中心、机械加工中心、生产中心等。
在该工厂建成之前,工厂旁都是“断头路”,交通极其不便,员工要想到工厂,只能靠步行。该工厂建成之后,道路四通八达,周围各方面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除此之外,“在城堡里办公,用小火车通勤”也成了外界羡煞华为员工的原因之一。这是形容华为斥资100亿元建设的松山湖办公园区——欧洲小镇,如图1-1所示。
图1-1 华为松山湖办公园区——欧洲小镇
可以说,将供应链纳入企业重要战略之一的华为,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已走到了时代前沿。
一个企业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会面临以下3个问题:
是不是仍然认为供应链特别重要?
离开供应链还能不能正常运行?
企业在面临断供等严重危机时,应该怎么应对?
华为对这3个问题的答案十分明确,认为没有供应链,企业整个战略是残缺不全的,早晚都得摔跤。
2015年以来,无论是CBG,运营商BG[1],还是企业BG,华为虽然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其仍然清醒地认识到供应链才是企业的命脉。
因此,即使还没有被美国制裁,华为就已开始在内部成立供应链连续项目组,调集供应链精干力量,对供应链流程中涉及连续性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并针对各种异常场景制定两种以上的预案,比如对台风、暴雨、地震、火山、供应商倒闭等导致的断供都提前做了安排。
对规模壮大后的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不再仅仅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企业面对的可能不仅是销量减少、订单无法完成、客户投诉等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犹如现代社会突然停电,家用电器再好,恐怕也得成为摆设。重视供应链战略,将其作为企业战略构成之一,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