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襟怀,长者风范:曹先擢先生纪念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请同学们帮助校对《现汉》

——怀念曹先擢老师

北京大学第一分校中文系1978级二班
(于润琦执笔)

曹先擢教授是我们十分敬重和喜欢的一位老师。在我们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他负责给我们讲授古代汉语这门课程。曹老师是浙江人,讲一口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他讲起古汉语课来,深入浅出,声情并茂,引起我们强烈的求知欲。

对刚恢复高校学习的学生,曹老师没有厚此薄彼。他理解荒废十年学业又能重返高校的学生不容易,每每充满关爱之心。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他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总是和颜悦色,从不见严师的面孔。

至今还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他让我们参与《现代汉语词典》的审校工作。对于《现代汉语词典》,一般中文系的大学生并不陌生,《现汉》差不多是人手一册的工具书。第1版《现汉》面世,对我们这些刚刚入学的大一学生来说,又是一件很近的事儿。那是刚开学不久,轮到曹老师的课程。他在开讲之前,向全班同学宣布,请同学们帮助校对《现汉》。“十年浩劫”结束,百废待兴,《现汉》的修订对于高校语文教学来说也是要事。曹老师讲,由他负责修订工作,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请学生们再帮忙核校一下。作为学生,能够参加如此重要的辞书校订工作,当然高兴。记得是每位同学12面(6张),一个星期完成。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严阵以待,真希望能挑出个别错误来。一个星期后,按时交卷,还真有个别同学挑出标点符号的错误。曹老师对同学们的认真态度给予很高评价,鼓励我们对事业、对学术就要有较真的态度,老师的鞭策至今不忘。经我们之手校对的《现汉》,应该是1983年1月的第2版,第1版是1978年12月。

曹老师给中文系讲授的古代汉语有一个学年的课程,时间应该是从1979年8月28日至1980年的6月28日。他主要讲了《绪论》和《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以及《诗经》《楚辞》等先秦典籍中的部分传统名篇。在讲授这些诗文时,曹老师把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融入其中,并不是简单地诠释字义,而是延宕生发,显示出学问大家的风采。我们在读懂古文的同时,又对古代汉语的语法有了更深入切实的理解。

对古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对古今字和异体字,对六书,对汉字的结构,对判断句、叙述句、否定句、疑问句、反诘句,对《诗经》的用韵以及上古音的读法,老师都有深入浅出的介绍。听他的课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兴趣,有一种求知的渴望,总不愿意下课,觉得意犹未尽。

1980年的4月5日上午,由王力先生给我们讲“古代的历法”一课。王老给我们讲了七个问题:1.年与岁;2.日与月;3.晦、朔、望、弦、朏;4.日、时、刻、分、秒;5.四时、节、候;6.闰月;7.岁差。王老给我们分校中文系的学生上课,确是对我们本科生极大的鼓励。在当时,王老在北大只给研究生授课。王力老师的授课,让我们对古代历法的有关概念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知。大家对王老的博学肃然起敬,更喜欢古汉语课了。而玉成此事的就是曹老师。他不仅自己认真教学,还出面恳请自己的老师给分校学生授课,可见良苦用心。

曹先擢老师虽与我们天各一方,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留在我们的心中。他在天国仍然会呵护我们这一代学人。


2020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