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中国香:宋韵风骨,闻香悟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一)我眼中的“中国香”

人类对于美好的气味有着共同的喜好和追求,数千年来,散发芬芳气味的香草、香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香从早期的祭祀、辟邪、医疗、沐浴、熏衣、美容、饮食等用途,逐渐发展到气味的审美与设计、鉴赏与品评,进而延伸到鼻观修身、澄怀观道的精神境界,这样的香文化包含着中国人的独特气质审美与品德追求。

现代的西方香文化大致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以工业香精为主的日化用香,无论是空间香氛还是香水,它都只是为了气味的芳香表达;另外一个领域是精油芳疗用香,也讲求天然好闻有功效。中西方香文化在用香习惯和形式上非常不一样。火,在东方的香文化体系当中非常地重要。中东、印度等这些地方,和中国人一样,把几千年前的传统薰香方法延续至今,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叫“熏心热意”便是表达这样的状态。在中国人的气味审美中,不喜欢偏于直白的、热烈的香气,而是去追求一种混沌的、说不清的、犹疑似的幽香。什么叫“犹疑似”呢?“犹抱琵琶半遮面”,因为“犹疑似”,才能做到含蓄婉约。不追求极致浓度的提纯萃取,而用最天然质朴的方式来表达含蓄而高级的香性,这样的审美在宋代达到了极致,中国人相信这样的熏香方式能帮我们回到山林。

中国香文化从唐宋时期传到日本,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而形成了极具日本特色的日本香道。日本香道需要习香者在一套一套不同的礼法当中,去升起敬畏心,去锻炼鼻观的敏锐度。而传统中国香文化中学习的内容就会复杂得多。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哪个高度更高,但是中国香的广度和深度正是符合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香的本质讲求“香为人用”,香的实用性是最重要的。希望我们在学习中国香的过程中兼顾博大与精深,找到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答案。

在中式传统香薰古拙质朴的香气中,包含的是古人探索自然的奥秘。古人运用君臣佐使的理论技法,把来自山林的花、草、根、脂、叶经过修制和合,香气被长久地且稳定地保留下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气愈加醇和柔润。不似西方工业化制香只保留那纯粹的“芳香”,中国香更宏观更整体地把香料的原始气味加以保留,这缕香气是自然的、复合的。中国香讲求的不是气味的极致纯度,而是讲求气味的和合。香与香要和,香与人要和,香与自然空间要和。这缕香从自然中来,也最终要融回自然中去。中国香的高级感还在于香气设计的高级意向。一支香,我们需要从四气五味的角度去解读她,更要去体会她的香气元素和气味品格。制香是一件先讲逻辑再讲艺术的事。脱离制香逻辑之外的天马行空的创作是不合适的。每一个制香主题都要经过反复推敲试验,从来不是过家家似的实验创作。

中式传统天然香的调香难度高于添加了化学单体或香精的合成香,传统香闻起来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香”,是清幽自然之气,哪怕有些许烟火气,但她保留了植物原有的疗愈能量,赋予了香气更有灵魂更有力量的调节力。这些从自然而来的气息,能帮我们滋养空间,滋养脏腑,滋养情志与心灵。

我们学习传统香,从来不仅仅是为了习香而习香。香为人用,我们的气味审美之根,也不曾断在这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如今的我们接受过更多的气味形式,也将更开放包容地对待各种文化的交融,只是这鼻观方寸的气味,真正能让我们静下来,能让我们透过香气开出一面镜子的,还是这缕最初的香气。中国传统香到底是什么?是药也是香,可以日用熏燃,亦可雅道修心。

这就是我眼中“不可思议的中国香”。

(二)“随其所适,无施不可”——中国香的“高级感”

明代的屠隆在《考槃馀事·香笺》中写道:“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拓贴,挥尘闲吟,篝灯夜读,焚之远避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密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蔼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爇,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

屠隆描写的这段中列举了香的诸多益处,从第一句“香之为用,其利最溥”,到最后一句“随其所适,无施不可”,道出了香的广博与妙用。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用香作为佩带、沐浴、饮食之用,并进而以香来比喻象征美好高尚的德行。随着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域外香料大量进入中国,香品种类的范围逐渐扩大。魏晋南北朝时,调和多种香料的和合之香兴起。佛道兴盛,香又具有了浓厚的宗教含义。至隋唐五代,用香风气大盛,又因为东西文明的融合,更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香礼法,香也逐渐成为皇家的奢侈品。宋元时,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精致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各式香书、香谱也在此时出现。至明代,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佛门与文人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成为时尚。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晚清以后,随着国势的衰退及西方文化的侵入,传统香事日渐退出贵族和文人的清致生活。

在各个时期中,香文化在宋代发展到极致。宋代文人对于品香,并不停留在嗅觉的气味审美而已。宋代的《香谱》等香学专著中展现了宋人上至皇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不用香的繁盛场景。文人爱香成风,从终日焚香到赠香为礼,更是自行调香制香。宋代文人对于香,不仅是气味洁净芳香的要求而已,坚持清净雅致的喜好品味,更有鼻观先参、闻香悟道的境界。

在《楞严经》卷五中,有二十五位菩萨分别讲自己修的法门,每个菩萨都不一样。其中有一位叫香严童子,所修是香因法门,“闻香悟道”这个典故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楞严经》中说:“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当香严童子入静的时候,忽然在刹那之间闻到了比丘们焚香供佛时的沉香的香气,香气寂然,静悄悄的,无声无息。作为百香之首的沉香,香气高贵、优雅,它会静悄悄地忽然来入鼻中,就好像有人轻轻伸手拍了一下你,你感到一惊,因为你忽然闻到了香气。“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沉香之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究竟是什么?宋可度撰《楞严经笺》解释说:“非木,香且无相。非空,嗅且有香。非烟,无可熏蒙。非火,绝诸热焰。去无所著,无灭相。来无所从,无生相。由是意销,第六不与五同缘。”这就是闻香悟道的典故。

宋代的文人雅士中,“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的大文豪黄庭坚这样来描述香的品德:

感格鬼神,清净心身,

能除污秽,能觉睡眠,

静中成友,尘里偷闲,

多而不厌,寡而为足,

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黄庭坚说香有十个品德:第一个是“感格鬼神”,能让神佛感动,能让恶鬼害怕;香能让好的东西亲近你,不好的东西远离你。这也是中医里说的匡扶正气的作用。第二个是“清净心身”,闻香对身体的好处是“得闻芬芳清扬之气,则恶气除而脾胃安矣”,闻好香能让脾胃安、气血顺、身心清净。第三个是“能除污秽”,香中的挥发油与芳香族化合物能抗菌消炎、净化空气、驱除邪气。第四个是“能觉睡眠”,香能滋养你,让睡眠变好。第五个是“静中成友”,香是独处时陪伴你的朋友。第六个是“尘里偷闲”,香能让你在忙碌的尘世中空闲下来。第七个是“多而不厌”,香用多了也不会觉得厌烦。第八个是“寡而为足”,哪怕用得少,你也可以很满足。第九个是“久藏不朽”,时间会给香加分,久藏也不会腐坏;反而越来越沉厚,越来越醇和。第十个是“常用无障”,就算经常用,也不会对身体有损害。

中国传统香事之所以高级,是因为在修习的过程中,我们习的是香,养的是德,悟的是道。无德不养道,德高道更高。这就是中国香的高级感。

(三)为什么要学香?

《说文·香部》:“香,芳也。从黍,从甘。”“香”上面的“禾”同“黍”,本义是指粮食;下面的“日”同“甘”,一个灶烧着火,上面烧着“禾黍”。“香”这个词的本义是燃烧食物所发出来的气味。但是当香慢慢演变成祭祀、演变成中药、演变成人文,它的含义就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涵。

香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香学是一门包含植物学、药学、有机化学、史学、美学等复合的学科。香学里包含了香文化的历史、香料的鉴定、香的品鉴、香的制作等,我们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香,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香,芳也。……馨,香之远闻也。”“香”是一种气味芬芳、闻了会令人愉快的东西。《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段话,记载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意思就是:四季寒暑环境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虽然重大,但还不及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更为显著。所以,让人愉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古人的香气养生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所以我们现在所讲的西方的“香疗”,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了。“得芬芳清扬之气,则恶气除而脾胃安矣”,闻香可以安脾胃,除恶气。香药能开窍通经,引药归聚入里,使气血同行,有“人之气血得香则行”“芳香而辛故能润泽”之说。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中记载,有人问老子:“水如果浑浊了,该怎么办?”老子答曰:“让它静下来,脏的东西就会沉淀下来,水自然就会清了。”

香可以帮助我们在没那么静的时候静下来。

我们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每一个感官的修习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知自己,感知世界。人的感官都相通,鼻观越聪慧,感知觉越敏感。在西方文化当中,有一个词叫作“第六感”,比较类似于东方文化中“眼耳鼻舌身意”的“意”。“眼”对应视觉,“耳”对应听觉,“鼻”对应嗅觉,“舌”对应味觉,“身”对应的是触觉,唯独最后的这个“意”,实际上就是“第六感”。我们可以通过把鼻观修习得更加聪慧,学习跟古人一样,从香中寻找智慧,寻找天地,寻找自己。

(四)习香的逻辑和体系

首先,要建立习香的思维逻辑。

我们要从中医药角度和现代科学、植物学等角度全面地去分析香,学习制香的技巧和方法。需要了解香料的各种特点,包括性味归经、气味特征、炮制方法等,如同中药使用前需要炮制一样,香料也需要经过修制才能入香。在历代香谱当中记载了许多关于香料的修制方法,包括蒸、煮、炒、炙、炮、烘、水飞等,以消除香料的异味、改变香料的药性或激发香气。我们在了解到香料的特性和修制方法以后,接下来就可以来认识香方。我们先把古方当中所列举的香料,每一个具体的克数、比例,都经过换算,然后针对香方中某一味香料单独进行修制,做一些工作,对应香方当中合和的方法再进行制作。一般每个合香的香方当中至少运用两种及以上香料,多者达到十数种,它们各有修制、凝合、窖藏之法,以组合出不同的香气和功效。

一名优秀的制香师所要掌握的古代香方,至恢复、重现、合和制作,更涉及古代文章断句、识读,古今香料的辨识、香料的修制等,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学问及实操的技能,殊为不易。

学会制香才知道该怎么更好更合理地善用香、受益于香,这是所有习香人要开始系统梳理的第一步。哪怕是多年的习香人,也必须要从头梳理清楚最基本的概念与逻辑。因为这些塔基的构建决定了我们在未来的习香之路上会如何成长。

其次,建立清晰的气味品鉴体系。

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味,而且难以形容。嗅觉的评定,在某些层面上又极为主观。嗅觉的记忆和表达都是习香路上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会对气味进行解读、分析,从整体到局部,从浅到深,从气、从味、从元素、从品格、从意境等角度去品鉴、评价气味。这是逻辑,也是艺术。气味的词语表达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用丰富立体的描述来表达出自己的气味感觉,这奠定了我们香气审美的专业度和高度。

最后,真正意义上去体会和学习香的艺术,学习如何做好每一场香席。

我们要学习不同时期的行香礼法,从线香礼法、煎香礼法、焖香礼法、空熏礼法、印篆礼法等,解构香气背后的制作技艺、逻辑关联、审美品格,重新再回到香道、香席。以呈现香道美学艺术和香人的人文品格为目的,打破固有思维,办好每一场主题香会,行好每一炉香,在真正意义上地重塑事香逻辑。

梳理习香的思维,学会多维度去看待香的功效作用、制作工艺、气味组成,我们要建立从古到今、从整体到局部、从理论到实践的香学整体认知体系。学香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但绝非盲目前行。若寻法而入,在千变万化的现象中梳理出规律时,好的方法能助我们“一日千里”。

在香的世界里,好与不好,总是相对而言的。我们要学会拓宽看待香的角度,知晓各种因素会带来的相应结果,理解各种品香方式背后的逻辑,才能不被所谓的规则所束缚,向着如礼如法而又自在随心的美妙香境前行。

在十几年的传统香文化分享中,我开设了《香学系统课》《沉香专题课》《制香专题课》《香事礼仪专修课》《静观香修》等课程,搭建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香学课程体系。沉檀龙麝,全面了解香料特性;香药同源,深度解读古代香方;升降沉浮,创立特有的气味分析法;君臣佐使,构建神奇的中式调香术;闻香悟道,回归最风雅的中国香事。这本《不可思议的中国香:宋韵风骨,闻香悟道》把以上课程中的经典内容都整理出来,希望无论是刚刚接触香,还是用香多年,或者是香界从业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香路漫漫,我们一起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去探索中国香的更多奥秘。

希望更多人学习香,了解香,受益于香。

黄珊珊

壬寅年小满于杭州三言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