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结构变迁与演化趋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呈现了无比深刻的变化。在无限丰富的发展变化中,网络社会的崛起最令人耳目一新。起初,人们曾把网络社会看作与现实社会不同的虚拟社会。而时至今日,由计算机和移动通信技术支持的网络社会,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展开,越来越多的人清楚地认识到,网络社会不是虚拟社会,而是一个形式与地方社会不同但内容十分充实的现实社会。

尤其重要的是,网络社会在中国的大规模崛起,展开了一个范围无限广阔的新型社会空间。网络空间既是人们在线上开展各种网络活动、灵活便捷地进行信息交流的空间,是超越了特定地理边界或地方场所限制的身体不在场的缺场空间,也是凭借网络信息技术而进入各个社会领域、同实体空间交织在一起的在场空间。因此,网络空间是一个线上与线下、缺场与在场交互统一的社会空间。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8亿多人口成为网民,他们利用灵活简便的网络技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活动,短信、微博、微信、QQ、陌陌、抖音、知乎,各种得心应手的网络交流方式不仅使社会信息沟通变得空前活跃,而且还使人们结成了微博群、微信群、QQ群、陌陌群、抖音群、知乎群……形式多样的网络群体真是生动活泼、五彩缤纷。不断加快的信息交流提升了社会效率,大量生成且特点各异的网络群体则使社会呈现了崭新的构成结构。

快速的信息交流还增强了网络空间的内容密度和联系程度,社会认同、社会排斥乃至社会矛盾也在网络空间中呈现了空前复杂的程度。这是一种网络化条件下的时空压缩,并且是一种扩展中的压缩。时空压缩是变化速率的加快和空间密度的加大,而时空扩展则是变化过程的多样化和展开范围的拓宽与延展。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时间过程中流变、在空间形式中呈现的,所以网络化条件下的时空压缩与扩展,必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或不同层面。

网络社会的崛起给人们展示的新空间现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网络社会的丰富多彩和日新月异,不仅使无数青年人成为“低头族”的网虫,而且使很多中老年人也变成了在网络活动中流连忘返的网迷。然而,无论人们对网络空间怎样迷恋,他们也一定要在实地空间中生存,衣食住行等身体活动或生命需求的不可超越性,注定人类无法脱离地理空间而常驻于信息空间之中。正是这个简单的道理,使亿万网民不可回避地把他们在网络空间中接收的信息,同地理空间中的各种境遇联系起来思考。

网络中海潮般涌动的信息,无论有多么遥远和复杂,多么汹涌和激荡,其根源都在于人们对地理空间的感受和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因此,网络空间的根基在于地理空间,理解网络空间中的复杂现象,离不开对地理空间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地理空间有多种称谓:地方空间、物理空间、实体空间、在场空间等等。不过,无论怎样称谓,它都呈现出一个具有实体性、边界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空间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地理空间虽然不像网络空间那样新奇、易变甚至陌生,但其变化的复杂性也可以说是千载不遇。中心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偏远乡村的脱贫致富,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东南沿海的兴旺发达,东北和西部的发展滞后,凡此种种,都是人们身处其中的地理空间的发展状态。而地理空间的发展是一种差别化的不平衡发展,原本处于大致相同生活状态的社会成员,却因为所处地理空间的位置和资源的差别,落入了收入差距拉大的境地。

地理位置、地区发展、空间资源、空间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导致家庭财富、空间权利、空间关系、空间参与、空间评价和空间预期等方面更加复杂的分化,而这已经从地理空间的问题转变为社会空间的问题。并且,地理空间、物理空间或地方空间的分化,一定会影响人们在社会空间中的阶层地位、利益关系、群体认同、社会交往、社会流动和贫富差距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界所提出和研究的大量社会问题,大部分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空间发展变化的反映。

在网络空间大规模生成、地方空间复杂分化、社会空间发展不平衡的新形势下,人们的观念空间或表象空间也必然随之进入空前复杂的状态。确如历史唯物主义所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评价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尤其在网络化时代,这种反映会在迅捷的网络信息交流中变得异常复杂。并且,网络技术能把抽象的价值原则和理想信念转化为无比生动的视频图像,为空间表象的生成和传播创造了更加引人注目的灵活形式和广泛传递的有效途径。

与概念、判断和推理不同,表象不是逻辑思维,而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感性认识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而直接反映现实的形象的意识活动。空间表象是人们面对空间存在、空间关系或空间变化而产生的形象的感性认识,生活在不同空间条件或空间环境中的人们形成了差异万千的空间表象,在观念沟通特别是网络信息交流中,汇合成了形象生动、取向各异、灵活交流而又矛盾互动的表象空间。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和表象空间都已经向人们展现了复杂的变化和丰富的内容,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则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重大时代课题。面对四重空间深刻而广泛的复杂变化,如能突破传统社会科学单纯强调结构分析的研究方式或思维方式,在直接面对四重空间感性现象并对之做出多样性和差异性考察的同时,开展深层的结构论分析,实现在新形势下面对新社会现象的空间论考察和结构论分析的综合,或许能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带来勃勃生机。

网络与空间社会学丛书,是基于上述思考做出的一个选题。时下,国际秩序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动荡变迁,中国改革开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城乡发展、社会分化、网络交流和观念表象,无论哪个空间领域都呈现了复杂多变的现象。并且,这四重空间的变化是纵横交织、紧密联动的,任何一重空间或各重空间的某个角落的变化,都会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其他空间的变化。因此,应当在四重空间的整体联系中展开学术研究的理论视野。

5G移动通信技术即将实现广泛应用,在网络信息生成、交流和传播的速度提高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条件下,原本就已经快速变化的网络空间和表象空间,一定会发生更加迅速的变化。同时,在极速中运行的5G信息交流与传播,必将大幅提高社会活动的效率和加快变化的节奏,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在呈现新的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必然会产生更加复杂的不确定性甚至社会风险。这些空间变迁将为社会学研究提出更多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选题,辛勤耕耘的学者们将创作出更多具有崭新视野和深刻见地的学术著作,而本套丛书则是展示这些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空间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学术窗口。

刘少杰

2019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