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学术性和创新性:学术期刊审稿的两大迷思
学术期刊审稿的两大迷思
迷思和问题、疑问这些词汇的区别在于: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疑问的指向其实是非常明显的,而迷思则指几百年来、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的东西。施特劳斯说:迷思其实是指在很长时间内积累下来的一个故事、一个神话。在学术写作领域或者学术出版领域存在着两个这样的现象,几百年来没有人能够说清楚,那就是学术性和创新性。
什么是学术性?什么是创新性?可能很多人经常会碰到这个问题,明明感觉自己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还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投稿以后会被审稿人或者编辑打回来,其中有一条审稿意见就是创新性不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在关于学术写作的很多词典及理论书上,一般的解释都是,论文就是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主流的词典式的解释。但是,类似于这样的解释有助于我们对论文这个词的理解吗?或者说这种解释对我们论文的写作有所帮助吗?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对词汇的理解、误解对我们的写作与投稿的操作实践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导致我们更加迷茫。我们对学术性和创新性的一般理解往往就是教科书式的、静态的、描述式的理解。还有一种主流的理解,比如,对于学术性,有的文献从历史的角度下定义或者是举例式的下定义。再比如,创新性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一共有四种创新,这就是列举式的创新,但其实这是创新的分类,并不是创新的概念,所以你没有办法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就导致我们对它的理解非常茫然,这也是我们把它叫作迷思的一个原因。
事实上,关于这两个词汇,一般的理解就是这种让我们越想越茫然的理解方式。事实上,在我们对这两个词汇的认识过程中,不仅有这种让我们越来越茫然的理解,而且存在一个问题,即作者与编辑之间的矛盾,有时候也叫作作者与编辑的陷阱。很多时候,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跟从编辑的角度出发,对这两个词汇的理解又是截然不同的,而这种截然不同会导致我们的写作跟我们的投稿方向有所偏差。我们经常猜,一个期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稿件,这个期刊编辑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稿件,但是,我们经常猜不准,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理解跟编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我们的论文创新性很大,编辑却说创新性不足,这就是因为我们从两种不同的角色出发,对学术性和创新性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在我们对这两个词汇的一般理解里,会出现这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就是越想越茫然;另一个就是你怎么想都不是编辑想要的那种。那是因为我们不在那个位置、不在那个角色,如果有一天,你自己做了期刊编辑,相信你对学术性和创新性的理解会与今天你处于作者身份时对这两个词汇的理解大相径庭。很多编辑自己也讲不清楚,何为学术性、创新性,但是他们的理解跟我们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个毫无疑问。但是,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说不清楚,我们也说不清楚,就和我们不能理解这个词汇到底指什么一样,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它到底有什么不同。
从传播学角度说,它其实指的是一个信息不对称,而且这个信息不对称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学术投稿的难度,自从十七世纪英国第一本学术期刊出现一直到现在,这个问题就一直没有被解决,未来也不会被解决。为什么这个问题不会被解决,因为如果这个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它会违背一个常识。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期刊的数量比作者的数量要少,所以这个问题才会存在。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也就意味着期刊的数量跟作者的数量要相当,这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人人都要办一本自己的学术期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不可能被解决的,而且永远都不可能被解决,我把它叫作学术出版领域的一个矛盾律。虽然我们搞不清楚它到底指的是什么,但是我认为我们有办法避开它。
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开对迷思的理解,避开这种茫然的状态?从学术出版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厘清编辑以往筛选出来的、出版发表的稿件有什么样的特征。在学术性和创新性方面有什么样的特征——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楚了解。虽然编辑和作者对学术性和创新性的理解不同,作者和编辑双方也没法讲清楚对这两点的具体理解,但是编辑筛选出来的稿件在学术性和创新性这两个问题上是有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