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发展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阵痛,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改革转型任务繁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国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政策、思路、方式;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着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激发新动力,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明显改善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致力于调整结构,保持着中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近7.5%,不仅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

(1)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继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GDP稳步攀升,2017年达到827122亿元(见图1-1)。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复苏做出重要贡献,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4。

(2)经济结构明显改善。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2012年,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2%,首次突破50%(见图1-2)。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增强。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特别是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图1-1 2011—2017年犌犇犘及其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6-02-29;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8-02-28.

图1-2 2011—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犌犇犘的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6-02-29;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8-02-28.

(3)人均GDP稳步提高。2011—2017年,中国人均GDP逐年提高(扣除价格因素),2017年达到59660元(见图1-3)。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年的4300美元提高至2017年的9400美元,在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

图1-3 2011—2017年人均犌犇犘及其增长率

(4)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7年超过17万亿元(见图1-4)。随着国家财政实力增强,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见图1-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485元,比上年增长6.4%。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人口总量稳步增长,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

2017年末,全国总人口139008万,比上年末增加737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见表1-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比上年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出生率为12.43‰;死亡人口986万,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5.32‰。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1]2.91亿,其中流动人口[2]2.44亿。

图1-4 2011—2017年公共财政收入及其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6-02-29;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7-02-28;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8-02-28.

图1-5 2013—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实际增长率

表1-1 2017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2011年末,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2017年,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到58.52%(见图1-6)。2011—2017年城镇人口每年增加近2000万,带动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农民工市民化稳步推进,中国城镇化不仅有量的扩大,还有质的提升。

图1-6 2011—2017年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业人数稳步增加

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就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就业总量不降反升。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口77640万,其中城镇就业人口42462万(见图1-7),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为54.69%,比2010年末提高了个9.09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口1351万(见图1-8)。201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0%。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

图1-7 2011—201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口

图1-8 2011—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

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1231元/人,比上年提高6.7%(见图1-9)。

图1-9 2012—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四、民生大幅改善,教育优先发展得到保障

2011年以来,中国坚持民生优先,不断加强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全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质量有新改善。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资金和政策保障力度,中国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大发展(见表1-2、图1-10)。通过不懈努力,到2017年,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3%。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3]。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28年。

表1-2 中国2017年各级各类教育情况 单位:万人毕业生

图1-10 2011—2017年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情况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反过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又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身的力量。


[1]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

[2]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3]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官网,201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