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篇 预备性考察

第1章 1949年以前的经济发展

1.1 引言

本书的主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根据定义,经济发展在狭义层面上通常包含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变化,在广义层面上甚至包括政治变革和社会进步,在这个意义上与现代化这个概念相似。[1]当然,一般而言,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为核心内容,具体说就是长期的发展而不是短期的增长,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提高,是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一时的痛快,是产业革命以后大量应用科学技术成果推动的以国家为单位的整体的经济发展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别地区的和局部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最先,西欧其他国家以及日本、北美、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跟进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证实了这个定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多数人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业转向非农业,所有人都接受了较高程度的现代正规教育,政治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公平,这些都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则是相应的自然资源、更高水平的资本存量、丰富而优质的劳动力、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健全而公平的市场、灵活而有效率的政府,以及和平而公正的国际关系。

虽然真实的经济发展过程并不一定与上述条件完全一致,但是至少应该满足其中的大部分,如果存在严重缺陷则难以实现正常的经济发展。例如,通常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现代政治条件下的,至少目前获得成功的国家没有一个是在封建专制和奴隶制条件下实现的,更不可能发生在原始部落社会中。[2]又如,如果没有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劳动力的素质就会很低,他们无法从事更加复杂的工作,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进程。此外,如果采取不恰当的发展战略,即使本来具有更高的发展潜力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白白浪费本来具备的比较优势,甚至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

根据上面简单的解释,不论是从严格的定义还是从宽松的界定看,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从1949年以后开始的,而不是1949年以前。持续性的经济发展通常需要一个启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被库兹涅茨称为“现代经济增长”,被罗斯托称为“经济起飞”,二者的内涵十分相似。关于这两个概念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时间等详细情况将在下一章中讨论,这里只指出1949年以前的中国还没有开启现代经济增长,也没有实现经济起飞。

当然,这不等于我们不需要关注中国1949年以前,特别是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因为虽然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整体上依然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但对于后来的经济发展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3]首先,中国在近代工业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包括纺织、缫丝、面粉、矿业、铁路、通信、海关、贸易,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的较快增长也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4]其次,如果说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则可以从中总结出某些经验教训,为之后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如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官员的腐败。最后,虽然1949年以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中国,与民国时期在制度上有所区别,但人口和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存量等社会资源是连续的和可以利用的,特别是那些已经建立起来的工厂和矿山(尽管已在战争中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以及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是可以利用的。

由于以上几个理由,本章重点讨论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而不是民国以前的情况,因为1911年开始的辛亥革命不论其政治性质是什么,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推翻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这是划时代的变革,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政治基础。从经济上说,虽然在19世纪末中国经济发展也有了一些进步,如洋务运动中引进了军工厂、开设了矿山、修建了铁路,但总体上停留在官营工厂的层面,并没有发挥市场的作用。还有一个情况也很重要,就是之后的民国时期可以进行经济分析的统计数据相对较多,这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越是传统社会,统计资料越缺乏,因为那时人们还不知道统计的意义,而且如果经济和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统计的意义并不很大。尽管民国时期的统计数据也很缺乏、质量也很差,但与之前的时代相比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统计的历史也是社会进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