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 过程和特征
第3章 农业的发展和作用
3.1 引言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虽然工业化过程一波三折,但历史上农业十分发达,也正因此才成就了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从康熙初年至乾隆末年,中国人口从9 000万剧增到3亿,那时中国人口就已经接近美国今天的规模。直到今天,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依然可以被称为农业国。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中国是农业大国,养活着世界1/5的人口,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第二层是中国人口中超半数属于农民,虽然其中一部分人并不从事农业生产。由于众所周知的户籍制度的存在,中国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也就是说,中国的工业化程度较高,工业产出占GDP的份额高于绝大多数国家,而城市化程度却不高(按常住人口计算2018年为59.62%,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40.42%),甚至不如一些发展程度很低的非洲国家。
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各种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上述局面不容易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第一,中国在资源和地理上是人多地少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农业的重要性。如果无法保证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的生产,中国将面临严重困难,这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能被允许的。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人口可能达到或超过15亿,这就给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为这么多人口提供粮食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增加耕地,但这是不现实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另一条是增加投入,包括劳动力、化肥、农药、灌溉、机械。其中劳动力投入越多,在耕地不变的条件下边际产量可能越少;化肥和农药也不是投入越多越好,甚至可能有反作用;机械的投入需要减少劳动力,这就引出了如何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释放出来的问题。事实上,第二条路包含着技术进步,既有农业的技术进步(如灌溉),也有工业的技术进步(如机械),当然还有生物技术进步,如种子改良和转基因。
第二,由于中国城市化程度较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并没有转移到城市的其他产业中。虽然超过2.8亿农民工事实上离开农业进城打工,但他们依然占有农村的土地(承包地和宅基地),没有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这就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济。尽管近期国家已开始研究并实施部分土地承包权的转移,但是问题很多,难以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例如,转移出去的土地是否用在了农业种植上,如果将农业耕地挪作他用当然不会提高粮食产量。又如,一旦转让方由于失业或其他原因要索回土地承包权,又会导致规模经济的丧失。因此,这种临时性质的土地转移机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解决不了农业的长期发展问题。也就是说,土地制度或土地所有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土地问题,很难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第三,由于制度、体制、观念上的原因,长期以来社会排斥农民身份的转变,不仅对农业本身造成伤害,也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带来不利而深远的影响。这里的制度主要指户籍制度,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将人口分成了农民和其他人,这里的农民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身份,其他人则包含除了农民以外的所有职业,如军人、工人、教师、医生。所谓体制是依据户籍制度而来,在农村和城市实行两种差别化的政策和安排,城镇人享受较好的福利待遇和保障,农村人则基本上依靠自己,包括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社会福利都不如城镇。城镇人虽然收入不一定很高,但能享受到社会公共的各种服务,农村人则没有这些,即使有也是微不足道的。农村的生产力低下,社会积累较少,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总之,至少在未来30年中国依然是农业大国,虽然同时也是工业大国,这并不矛盾,而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农业问题,科学地认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对中国经济总体发展的意义,推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