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5 结语

本章与第1章是“姊妹章”,都是概论性质的。介绍和讨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主要包含现代经济增长或经济起飞的时间、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的变化三个部分。关于经济起飞的时间过去研究得较少,这里我们做了一些梳理并提出了见解。结合第1章的讨论,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近代,特别是1912—1949年民国时期的准备工作或“失败的起飞”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起飞,经过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事件之后,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其中的分析既包含了罗斯托对中国和印度经济起飞时间的论述,也涵盖了日本学者牧野文夫关于中国经济起飞的观点。

关于经济增长率,我们介绍了政府统计和学者的估计,认为即使按照最低的估计增长率,中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的60年中的增长率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即使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和后来的“亚洲四小龙”也无法与之相比。同时我们指出,由于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没有实现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还处在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中国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这条路走起来可能比较艰难。

关于产业结构,除了讨论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和特征之外,我们通过将中国与各国比较确认了“配第-克拉克定理”。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大力发展工业(第二产业)而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当然,过分强调工业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取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就犯了唯工业化甚至唯重工业化的错误,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最后,对于1949年以后的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应该做怎样的评估?最终的评价将放在最后一章进行,这里只做预备性的探讨。1949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1978年以前)为计划经济时期,后期(1978年以后)为改革开放时期。从增长率看,前期低于后期,但也不是很低,高于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这个时期的增长率低主要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能够动员的资源不多,特别是资本装备、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运用更是力不从心。由于当时处在东西两大阵营的对峙时期,中国不能获得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加上当时采取了带有严重偏向性的发展战略,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资源,从而没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改革开放时期则大不相同,上述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至少是部分地和逐渐地得到了解决,加上计划经济时期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部分工业基础,因此当对内改革释放出个人的积极性和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时,原先的技术和人员储备获得了有效应用,发挥了作用。今天中国能发展到“世界工厂”或“世界市场”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当然也不能忽视计划经济时期的基础。中国之所以比具有相似发展程度的印度发展得好,在某种程度上受惠于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工业基础。


注释

[1]一些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可能超过中国,但由于处在殖民地环境中,因而看不到发展的迹象。例如,印度 1890年人均GDP为584元,中国为540元;1900年两国人均GDP分别为599元和545元;1913年分别为673元和552元;1929年分别为728元和562元,1938年分别为668元和562元,引自麦迪森(2009),178-180页。这里的“元”是麦迪森根据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1990年国际元。人均GDP印度长期高于中国,但印度处在被殖民状态,不可能独立自主地引进近代产业。

[2]罗斯托(2001),38页。

[3]牧野文夫(2012)。

[4]南亮进(1981),2页。

[5]南亮进(1981),2-3页。

[6]同[4]8页。

[7]库兹涅茨(1999),30页。括号内日本的1886年说是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参见南亮进(1981),3页。

[8]罗斯托(2001),4页。

[9]同[7]6页。

[10]同[7]8-9页。

[11]同[7]39-40页。

[12]同[7]38页。

[13]同[7]10页。

[14]围绕罗斯托观点的争论,参见罗斯托(1988,2001)。

[15]罗斯托(2001),序言,15-16页。

[16]南亮进、牧野文夫(2012)。

[17]关于日本经济起飞的起始时间,参见南亮进(1981)。

[18]关于这个假说,参见Gerschenkron(1962)和南亮进(1981)。

[19]麦迪森估计(2)的时期较短,这里暂时忽略。

[20]参见大川一司、罗索夫斯基(1973),第8章;南亮进(1981),37页。

[21]由于资本存量是估算的,可能存在低估的问题,在以后章节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22]即使是日本也没有这么高的技术进步贡献度,参见南亮进(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