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产品开发平台:产品、技术和能力共同演进的机制
1.4.1 产品层次和亚产品层次技术学习的不同效果
建立产品开发平台概念模型,是为了从可操作的层面回答一个重要问题:技术能力是通过什么机制生成并成长的?一些学者曾经指出,技术能力产生于产品序列与企业学习系统和知识系统的互动和共同演进(Helfat and Raubitschek,2000)。但在这样的模型中,学习系统和知识系统只是抽象地在概念上存在,对其并没有在可操作的层面的解释。由于产品序列、学习系统和知识系统在实际过程中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这样的抽象令人对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过程难以捉摸,从而阻碍了这种理论的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的命题是:产品开发平台同时就是工业组织的学习系统和知识系统,它随产品开发活动演进就是技术能力发展的机制。从这个命题可以得出一个直接推论:技术学习只有发生在产品层次上,才是最有效的。这一点对于后进国家或追赶国家的技术学习有着特殊的政策和战略含义:如果不能从依赖外国设计进行生产(亚产品层次的学习)过渡到自主产品开发(产品层次的学习),后进国家的企业就不可能获得技术能力。
由于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从获取和吸收先进国家的现有技术开始,所以曾经产生过一种惯性思维,即认为只有处于技术前沿的先进国家才可能创新,而落后国家只能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1]。实际上,这种思维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创新的直线模型,它把创新过程看作一个由“研究(科学)→开发(技术)→生产→营销”等环节组成的单向流。因此,既然创新是一个从高深的基础研究到产生新技术、再从技术生成产品的过程,那么在考虑技术的国际扩散时,“当然”就只存在从先进国家到后进国家的单一流向。
早在三十多年前,Kline和Rosenberg(1986)就对创新的直线模型进行了毁灭性的批判。他们指出,决定创新的基本力量不仅包括科技进步带来的机会,还包括市场需求条件。由于创新的成功并不仅仅凭技术性能,而且要受制于用户的偏好和成本约束,所以他们认为,在创新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的是产品设计:“成功的创新要求这样一个设计,它能够平衡新产品的要求与其制造过程、市场需求和维持可以继续有效支持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的需要。”(Kline and Rosenberg,1986)他们还指出,认为创新是从科学研究开始的看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错误的,因为创新主要是在已储存的知识基础上由于经济诱因而发生的。在批判直线模型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个“链条连接的模型”(the Chain-Linked Model)。在这个模型中,创新的中心内容是产品开发(设计),其动力来自对技术和市场机会的把握。发动创新过程的设计分为两种:一是发明性设计,以新的手段获得原有技术所不能实现的功能;二是分析性设计,包括对现存元件或设计的分析改进,以实现新的性能或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原有的性能。在实践中,后者比前者更多、更经常地成为创新的动力源(Kline and Rosenberg,1986)。由于这个模型已经提供了“产品开发平台”可以利用的洞见,所以我们以它为蓝本,建立一个关于产品开发平台活动链条和知识流的模型(如图1-3所示),以探讨技术能力生成和成长的机制。
图1-3 产品开发平台的活动链条和知识流
这个模型的实质是指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已有知识基础与新知识、市场需求与技术知识以及各个阶段知识活动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遵循Kline和Rosenberg(1986)的解释,它与只有单一流向活动路径的直线模型不同,具有五条不同流向的活动路径(path of activity):
产品开发平台活动链条和知识流的模型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产品开发是技术进步的发生层次和技术创新的最高活动层次,产品开发平台则相应地是技术能力生成和成长的组织层次。从技术活动的供给方面说,产品开发要求一个工业组织具有或发展出足以提出并完成一项产品设计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需要在多个领域而不是单个领域的胜任。这个过程也是技术实践与科学研究发生互动的层次,是最容易引起组织的知识构成发生变化的层次。从技术活动的需求方面说,产品开发几乎是唯一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成本约束的技术活动层次,是把各个领域的技术知识综合起来(集成),并与技术的应用关联环境进行“匹配”的基本环节。产品设计之所以在创新中占据中心地位,就是因为使产品获得市场成功的所有要素(包括技术性能、成本等)都需要由设计所平衡。从组织上说,由于产品开发平台是需求预期、产品设计、技术实践、科学研究等各种活动全面互动的唯一层次,所以建立产品开发平台是生成技术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总之,由产品开发所产生并积累在平台中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是其他任何技术活动层次所不能产生的。
为了反衬出产品层次技术活动的重要性,我们把在给定产品设计下的技术活动定义为亚产品层次的技术活动。对于需要技术学习的后进国家工业组织来说,“给定产品设计”往往是从外国引进的“技术”。根据中国多年来的工业实践,亚产品层次的技术活动包括购买全套生产线、按照外国的产品设计要求组装外国品牌产品或购买外国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生产等,当然也包括在给定产品设计框架下的边际性改进。如果遵循Bell和Pavitt(1993)对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分类,我们所谓的亚产品层次技术活动大多属于使用现成技术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因此,两种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包括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
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我们把后进者所无法回避的技术学习分为产品层次和亚产品层次上的两种学习路径[3]。随之而来的命题是,不同的学习路径或方式明显影响技术学习的效果——产品层次的技术学习远比亚产品层次的(在引进的产品设计框架下进行技术学习)更有效,虽然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很显然,局限于亚产品层次的技术活动必然使学习者受到一系列的限制:无法从产品设计上理解技术、市场需求、成本约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无法掌握把各种单项技术集成为产品系统的能力(建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无法学会识别影响技术演进方向的因素,并因此而无法决定进行技术努力的方向。这种路径使技术学习只能限于从局部了解先进者的技术方案,只能学到如何做,但难以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其结果是只能跟随先进者的技术脚步,长期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
因此,虽然后进者必须进行技术学习,而且起始阶段的技术学习经常不得不从亚产品层次开始,但后进者摆脱技术依赖的唯一途径就是使自己的技术学习从亚产品层次上升到产品层次。掌握核心(单元)技术的难度往往会阻碍后进者的产品开发努力,但更大的问题是,如果没有产品开发的努力,对于核心技术的学习就会丧失目的性,最后丧失任何动机。因此,即使瓶颈是某项单元技术,克服这种瓶颈的动力也只能来自更高层次的产品开发努力。大量的经验证据证明,即使是不得不通过模仿、购买专利或购买关键元件而开发产品,学习者的技术能力成长速度也会大大快于在亚产品层次上的技术跟随者。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还表现为:后进者的技术学习一旦上升到产品层次,就一定能够产生创新。
从理论上讲,后进者进行创新的可能性是由技术进步的特性所决定的。如前所述,技术进步过程是以产品为形式的累积性演进过程。无论一个工业领域是否以科学或原理的突破为起点,这个领域技术进步的持续动力和主要内容都是对产品的改进和再创新,市场需求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受到政治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则在这种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Dosi,1982)。Rothwell和Gardiner(1985)发现,在把一项从原理开始的发明转变为可应用产品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创新和再创新的多轮次改进,用户或消费者则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正是需求因素对于技术演进的重要作用,赋予了后进者进行“再创新”的巨大空间。即使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产品的使用系统也仍然具有明显的民族国家特征:受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国家价值网络”对同一种产品的性能特性往往具有不同的要求(路风、慕玲,2003)。例如,由于道路条件、服务设施、消费者习惯甚至法律体系的不同,美国和中国的市场对于卡车的性能特性就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且不说新技术是否带来机会,即使是在尚未出现革命性技术变化的传统工业领域,不同的市场需求条件也能够带来重新定义产品性能特性的创新(或再创新)机会。
在这种条件下,只要技术学习能够上升到产品层次,后进者就有可能根据本土的价值网络重新定义产品的性能特性,同时把对核心技术的学习置于技术的应用关联环境中,从而使技术学习更有效。事实证明,中国企业能够通过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特性的产品,在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赢得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后进国家来说,建立产品开发平台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以此为前提,我们将进一步分析产品开发平台对于技术能力成长的作用。
注释:
[1]这种直线观点典型地反映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s)和雁阵理论(Flying Geese)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要点是:新产品几乎总是产生于发达国家,然后随着技术领先者为扩大市场份额而进行国际投资,逐渐扩散到其他国家(完成一个从产生、成熟到衰落的生命周期)。雁阵理论主要被用于描述东亚地区的发展,其要点是:以日本为领头国家,一个接一个的后发展国家重复领先国家的发展轨迹,其中伴随着领先者向后进者的技术扩散和工业转移。关于这两个理论的评述,见Bernard和Ravenhill(1995)与Cantwell(1998)。
[2]这种关系特别反映出中国传统政策思维的一个盲区,即一提建设“科技强国”就把目光集中在科学方面,而忽略工业方面。
[3]这个分类是相对的,即相对于企业的主要产品。例如,对于一个汽车企业来说,整车就是它的产品,而整车的零部件就是亚产品;而对于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一个生产制动系统的企业来说,制动系统就是它的产品,而制动系统的零部件就是亚产品,依此类推。因此,虽然一种终端产品是由许多单元组成的,但产业链中每一个独立企业的主要产品就是该企业的产品层次,而无论该企业的产品是否只是终端产品的一个单元。这种分类方法的实质是强调企业对于自己的产品的设计开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