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恶性组织细胞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王倩
病例介绍
1.病史
患者,男性,64岁,务农。
因“持续发热2月余”于2018年8月13日收住入院。
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干咳,最高体温达39℃,无咳痰,无皮疹、皮下结节、皮肤破溃、咽痛、关节肌肉痛等症状。外院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WBC)3.2×109/L,红细胞(RBC)3.39×1012/L,血小板(PLT)113×109/L,铁蛋白>1 500 mg/ml,予以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1个月后再次出现发热伴干咳,最高体温39℃,当地医院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后出现咳嗽加重伴胸闷、气急,2018年8月13日来我院门诊,当时体温(T)39.2℃,轮椅推入诊室,呼吸急促,神清,精神萎靡,对答切题,听诊双肺呼吸音稍增粗,余无殊。查血常规:WBC 3.8×109/L,中性粒细胞(N)2.4×109/L,血红蛋白(Hb)138 g/L, PLT 61×109/L。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15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10 U/L,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164 U/L;红细胞沉降率(ESR)45 mm/h, C反应蛋白(CRP)>200 mg/L,降钙素原(PCT)5.97 mg/ml。动脉血气:pH值7.5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2 mmHg(1 mmHg=0.133 kPa),碱剩余1.6 mmol/L,乳酸3.5 mmol/L。遂以“发热待查”收入急诊留观。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 g,每8 h一次,联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抗感染,改善血容量等治疗,每天均有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3℃,有畏寒、寒战、气促。2018年8月15日查WBC 2.7×109/L, N 1.2×109/L, Hb 118 g/L, PLT 39×109/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4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0.5 s;柯萨奇病毒、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均阴性。腹部超声:脾大,斜径156 mm,厚76 mm;左颈部血管旁可见数个淋巴结,皮髓质结构不清。骨髓穿刺及活检:骨髓涂片:粒系增生明显,占51.5%;中性粒细胞内可见中毒颗粒;红系增生低下;淋巴细胞占45%,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占11%。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余无特殊。
2.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予万古霉素抗感染、甲泼尼龙抗炎,辅以护肝、补充白蛋白、纠酸、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同时予以积极完善血培养、骨髓穿刺及活检、PET/CT等检查。后血培养回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s)阳性,药敏试验: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奈唑胺、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呋喃妥因、利福平、替加环素、万古霉素等敏感。故继续抗感染治疗,但入院后第3天患者气促越来越明显,食欲差,精神萎靡;心率(HR)110~130次/分;呼吸(R)30~50次/分;动脉血气pH值降至7.2,血氧饱和度90%以上。血常规:WBC下降至1×109/L以下。肝功能:ALT上升至2 000 U/L,乳酸脱氢酶(LDH)高达5 000 U/L,总胆红素(TB)220 μmol/L;血肌酐(Scr)上升至160 μmol/L。胸部CT、 PET/CT检查(图1-1、图1-2)可见腹部、纵隔淋巴结、脾脏、骨髓高代谢。8月22日患者办理自动出院。患者办理自动出院后,8月23日血液科骨髓穿刺结果提示:恶性组织细胞病(图1-3)。
图1-1 胸部CT检查结果
图1-2 PET/CT检查结果
图1-3 病理检查结果
病例解析
患者,老年男性,慢性病程2个月余,主要表现为高热、干咳、气促等。实验室检查示CRP、 PCT明显升高,血常规示WBC、 PLT降低,超声示脾大,颈部见多个淋巴结。诊断与鉴别诊断需考虑以下几点。
1.感染性疾病
患者为老年男性,以发热起病,病程中长期高热、气促、精神萎靡,炎症指标CRP、 PCT明显升高,需考虑感染性疾病。外院及我院急诊先后予头孢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莫西沙星等治疗后体温无明显下降,病程中出现畏寒寒战,WBC、 PLT进行性降低,APTT延长,并出现酸中毒,需考虑血流感染的可能及是否有耐药菌感染。最终血培养提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故葡萄球菌败血症诊断明确。予敏感抗生素万古霉素治疗后次日体温平稳。
2.肿瘤性疾病
患者高龄,慢性病程,反复高热,炎症指标升高,血培养示葡萄球菌阳性,虽予万古霉素抗感染后体温平稳,但是患者一般情况逐渐变差,且伴随肝、肾功能衰竭,及两系进行性下降(WBC、 PLT),脾大,颈部见多个淋巴结,故肿瘤性疾病需考虑。进一步完善PET/CT提示腹部、纵隔淋巴结、脾脏、骨髓高代谢;最终骨髓穿刺提示恶性组织细胞病。
3.风湿免疫性疾病
患者反复发热(T≥39℃)伴脾大、淋巴结大、外周血两系下降、肝功能异常、铁蛋白明显升高,骨髓可见异常淋巴细胞,需考虑成人Still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可能。但是患者外周血培养葡萄球菌阳性,骨髓穿刺未见噬血细胞,故可排除。
本例精要
1.定义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的全身性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消瘦,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及骨髓或淋巴结、脾脏等组织中可见到恶性组织细胞。多见于青年人,起病急,预后差。
2.分型
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和表面标志分为4个亚型:组织细胞肉瘤(HS)、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IDCS)、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CS)和未定类树突细胞肉瘤(INDCS)。
3.诊断
原发性恶性组织细胞病十分少见,其诊断主要根据免疫表型排除其他肿瘤,并表达至少两个组织细胞和/或树突细胞的表面标志,包括CD68、 CD163、溶菌酶;排除其他肿瘤的表型标志,主要有角蛋白、EMA、 Melan-A、 HMB45、 B细胞和T细胞表面标志、滤泡树突状细胞(FDC)表面标志(CD21、 CD35)。
4.治疗
过去该病被视为一种绝症。近年不断有报道提示化学治疗如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或MOPP(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泼尼松)方案有效,如不缓解可改用其他无交叉耐药的化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