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确信我们的主张是能实现的”
(俞秀松致父亲,1923年7月31日)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说的是创业的艰辛。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俞秀松早早离开家乡,积极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足迹遍布杭州、北京、上海、广州、新疆等地,为建党、建团、军事、统战事业奔波。他那漫长的足迹,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思考,对故乡和父母亲人的思念和关心,都化作了书信中滚烫深情的文字,至今仍感动着每一位读者。
俞秀松(1899—1939),又名俞寿松,字柏青,曾化名王寿成,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浙江诸暨人,出生于当地的一个农民家庭。俞秀松的父亲俞韵琴是清末秀才,开明进步、支持改革、急公好义,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俞秀松的名和字中包括松、柏,体现了家人对他的期待:茁壮成长,做一个挺拔坚韧的人。在父亲的熏陶下,俞秀松自小好学、关心社会,1916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9年,他参加五四运动,接受进步思想,领导了杭州的学生运动。五四运动后,为了进一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俞秀松和宣中华等人发起,出版《双十》半月刊,后改名《浙江新潮》。
俞秀松
1920年,俞秀松赴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为了更广泛地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党的上海发起组创办了以工人阶级为读者对象的《劳动界》周刊,俞秀松参加了编辑工作。周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教育。8月,俞秀松参与筹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首任书记。1921年3月,俞秀松受青年共产国际的邀请并代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赴莫斯科出席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联系派送一批青年赴苏俄学习事宜并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回国后,俞秀松在浙江从事建党建团工作,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不久赴福州、广州协助孙中山从事军事斗争。
1925—1932年间,俞秀松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任教。1935年回国后,主要致力于统战工作,出任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秘书长等职。
1939年2月21日,牺牲于苏联,时年40岁。1962年5月15日,俞秀松被追认为烈士。
俞秀松致父亲 1923年7月31日
父亲:
许久没有接到家信,难道我从前寄家寄县的信都没有寄到么?在我长期间没有接到家信,母亲及诸弟妹都平安如常吗?自是十分记念。我前因痢疾来省调治,现已痊愈,拟八月五日仍赴博罗总司令部。
家中今年经济如何?我现在不曾帮助父亲负担多少责任,心中颇为不安;但我不能如那般醉迷做官发财的人同流合污去敲诈民财,一时确是不能帮助。如此,我一定要以自己工作所得报酬的钱,将来总可接济若干。
父亲,我自己感觉在社会上种种苦痛,并且感觉着社会上和我们同样苦痛或更苦痛的许多人,驱使我的良心不得不去打破这种种苦痛的根源,决计此后在军界上活动,暂时自己只可忍受些苦痛。有志者事竟成,我确信我们的主张是能实现的,使中国人大家脱去苦痛而登于和爱快乐的境地。
儿秀松
1923年
这是俞秀松于1923年7月31日在广州,写给父亲的家书。当时俞秀松正参加讨伐陈炯明叛乱的斗争,并于1923年6月抵达广东博罗县境。在此期间,俞秀松因患痢疾到广州调治,病愈后许久未接到家信,非常惦念,于是给父亲写了这封信。
在信中,俞秀松询问了家中的经济状况,对自己不曾帮助父亲分担家庭责任而感到不安。即便如此,他仍告诉父亲:“我不能如那般醉迷做官发财的人同流合污去敲诈民财”,将来“一定要以自己工作所得报酬的钱”去接济家里,生动地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崇高品德。
俞秀松还告诉父亲,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人正遭受着社会上的种种苦痛,这驱使他去“打破这种种苦痛的根源”,立志从事军事斗争。他坚信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的主张是能实现的,使中国人大家脱去苦痛而登于和爱快乐的境地”,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崇高的革命志向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培植一生为国用,平安两字作家书”,这副对联出自诸暨书法家何蒙孙之手,是他给儿子的寄语。俞秀松的父亲也给俞秀松读过这幅对联,寄托着同样的殷切期望。而俞秀松用二十多封炽热的家书和一生的革命事业,回应了父亲的期待。
俞秀松烈士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