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I节 罗马文明的初始阶段——伊特鲁里亚文明
伊特鲁里亚文明的历史定位
在最早进入意大利半岛的三支族群中,南边的耶皮基人后来被希腊人同化了;中部的意大利人包括很多分支,其中的拉丁人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还有一个族群就定居在意大利的西北部,也就是今天的托斯卡纳地区,他们叫作伊特鲁里亚人。据说伊特鲁里亚人是从东方小亚细亚迁徙而来的,这支移民的迁徙路线引出了关于罗马历史的一段著名传说,即埃涅阿斯的漂泊故事,从而使罗马文明的起源与爱琴海的希腊文明产生了关系。
大家都知道古希腊著名的游吟诗人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在这两部被后世誉为“西方文学的开山之作”的史诗中,荷马讲述了希腊大英雄阿伽门农、阿喀琉斯等人围攻小亚细亚的特洛伊,最后使用木马计把特洛伊攻下来的故事。特洛伊被攻陷之后,一位名叫埃涅阿斯的大英雄携带家人从小亚细亚迁徙到了意大利中部的拉丁平原,由此奠定了罗马文明的基业。这段传说与伊特鲁里亚人的迁徙历史相吻合,学术界一直有一种观点,即认为伊特鲁里亚人是从小亚细亚来到意大利台伯河以北的地区定居的。
罗马的历史与伊特鲁里亚人的迁徙紧密相关,正因为这样,所以无论是罗马本土的博物馆,还是欧洲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在展示罗马文明时,都将其第一个阶段称为伊特鲁里亚文明。这就意味着,伊特鲁里亚人建立的文明才是罗马文明的初始阶段。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意大利人还没有进入文明状态,耶皮基人是在后来希腊化的过程中才开始融入文明的,而维拉诺瓦文化只是一种史前文化,所以罗马文明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伊特鲁里亚文明。这就如同我们中国迄今可考的第一个文明阶段是夏朝一样,伊特鲁里亚文明成为可以确证的罗马文明的第一个阶段。
按照希腊“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说法,伊特鲁里亚人早在公元前8世纪之前就从小亚细亚来到了意大利的西北部,即今天的托斯卡纳地区定居。大家知道这个地区有一些非常著名的城市,例如佛罗伦萨、比萨等。伊特鲁里亚人向南扩张的步伐被意大利中部地区的拉丁人和翁布里亚人阻止,在早期的罗马历史中,台伯河构成了拉丁罗马人与伊特鲁里亚人的分界线。最初创建的罗马城就位于台伯河南岸,而伊特鲁里亚人的势力范围则分布在台伯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著名的伊特鲁里亚十二城,其中维爱(Veii,一译维伊)城就建立在台伯河北岸,长期构成了罗马的强劲对手。
由于伊特鲁里亚人是从爱琴海的希腊世界迁徙而来(另一种观点认为伊特鲁里亚人是意大利土著民族,只是较多地接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所以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在意大利各族中率先进入了文明状态,受希腊人的影响创建了文字,建立了最初的国家形态。随着势力的进一步壮大,伊特鲁里亚人沿着意大利半岛西边的第勒尼安海岸向南发展,一度渗透到坎帕尼亚的库迈等地,与那不勒斯(新城)等希腊殖民城邦相毗邻。在罗马人崛起之前,伊特鲁里亚文明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构成了分别控制东、西地中海霸权的希腊人与迦太基人之间的第三股势力。
伊特鲁里亚文明虽然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但是从地缘关系的角度来看,伊特鲁里亚文明(以及后来的罗马文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希腊文明完全不同的发展定位和文化特点。从地图上看,尽管希腊和罗马这两个民族隔海相望,但是它们却相背而立,背对背地隔着亚得里亚海,一个环绕爱琴海,一个面向第勒尼安海。希腊文明是面对爱琴海和东地中海的,它的眼光主要投向东方,即小亚细亚、西亚和埃及地区。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如雅典、科林斯、麦加拉、底比斯等,全都致力于向东方世界发展,虽然有些希腊城邦也在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建立了殖民城邦,但是希腊殖民扩张的重心还是在爱琴海乃至东北方的黑海地区。荷马史诗中描写的特洛伊战争是希腊联军向东方世界发起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被后人看作亚欧大陆或东西方之间的第一场战争),希波战争是希腊人与东方波斯人之间的政治军事冲突,而亚历山大金戈铁马所征服的也是广大的东方地区。但是意大利的情况却全然不同,伊特鲁里亚人以及后来崛起的罗马人,都是面向西方发展起来的。托斯卡纳地区和罗马都面对着西地中海(第勒尼安海),它们早先的主要对手是西地中海的霸主迦太基人,罗马人是在首先夺取了西地中海的霸权之后(第二次布匿战争)才真正开始向东发展的。
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希腊城邦文明早在崛起之初就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如腓尼基的字母文字和造船技术、巴比伦的天文学和度量衡、吕底亚的货币贸易制度、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几何学等,无不在希腊文明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希腊文明本身就具有明显的东方文化烙印。虽然伊特鲁里亚人曾经接受了希腊文化的濡染,并且作为中介把这些文化因素传递给了罗马人,但是无论是伊特鲁里亚人还是罗马人都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西方式的刚性文化特点,与希腊美轮美奂的柔性文化风格迥然相异。
伊特鲁里亚人的文化风格
今天西方的一些博物馆在讲述意大利历史的时候,总是从伊特鲁里亚文明开始讲起,并且会展示许多伊特鲁里亚时期的文物,如雕塑和壁画。从这些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伊特鲁里亚的男人高大雄伟,女人健康美丽,从肤色上看显然属于白种人。这些文物也显现了伊特鲁里亚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其在宗教信仰、艺术风格、工艺制造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希腊乃至东方的印迹。比如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怪兽,最早就是从埃及传到克里特岛的,后来从克里特岛传到希腊本土和爱琴海世界,而伊特鲁里亚人的壁画中也出现了斯芬克斯像。此外,我们在伊特鲁里亚人的壁画中还可以看到希腊风格的艺术表演。
石棺上的伊特鲁里亚男人和女人
伊特鲁里亚人的生活情景
伊特鲁里亚人的艺术表演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伊特鲁里亚人构成了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重要中介,正是伊特鲁里亚人把精美高雅的希腊文化带给了罗马人。但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伊特鲁里亚文明与希腊文明是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它不可能成为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中介。罗马人属于拉丁族裔,与伊特鲁里亚人隔着台伯河相对峙,彼此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因此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接受是从公元前4世纪,即罗马人彻底打败了伊特鲁里亚人以后才真正开始的。这两种观点均有可取之处,罗马人虽然长期与伊特鲁里亚人为敌,但是二者在彼此抵牾的过程中也难免相互借鉴。由于伊特鲁里亚的文明水平明显高于罗马,所以早先的罗马人不仅从伊特鲁里亚人那里借鉴了他们自身的文化成就,而且也接触到了他们所带来的希腊文化成果。
如果我们接受伊特鲁里亚人“东来说”的观点,那么就不能不承认他们是希腊文化在意大利半岛的重要传播者。特洛伊所在的小亚细亚爱奥尼亚地区虽然曾与希腊发生过战争,但是它仍然属于广义的希腊世界。今天土耳其境内的爱琴海东岸地区,即爱奥尼亚,在古代深受希腊文化的熏陶,因此从那里迁徙到意大利半岛的伊特鲁里亚人自然带来了大量的希腊文化因素。此外,伊特鲁里亚人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后来罗马人与伊特鲁里亚人隔河相对,双方尽管时有冲突,但是也难免会有和平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受伊特鲁里亚人更高的文化势能的影响,罗马人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许多希腊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传承了伊特鲁里亚人的一些文化特色。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拉丁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希腊文,而二者的重要中介就是伊特鲁里亚人的文字。西方人普遍使用的字母文字,最初是由西亚的腓尼基人传入希腊世界的(在希腊城邦文明之前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期所使用的文字,是更加类似于象形文字的线形文字)。这种字母文字经过希腊人的进一步发展之后,影响了拉丁文以及其他各种西方文字,而伊特鲁里亚人对于字母文字向地中海西部世界的传播,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正是由于至今发掘出来的伊特鲁里亚文字比罗马人所使用的拉丁文更加古老,所以学术界才把伊特鲁里亚文明确定为罗马文明的初始阶段。
伊特鲁里亚人迁徙图
伊特鲁里亚的文化影响
伊特鲁里亚文明对罗马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埃涅阿斯的传说和奥林匹斯诸神崇拜
关于埃涅阿斯在拉丁平原开创基业的传说,是一个关系到罗马起源的流传甚广的故事,无论是古代的罗马人,还是今天的意大利人,都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特别是自从公元前1世纪罗马大诗人维吉尔创作了堪与荷马史诗相媲美的伟大史诗《埃涅阿斯纪》之后,西方人就将埃涅阿斯视作罗马文明的奠基者,就像中国人自司马迁的《史记》之后就确凿无疑地认定黄帝是中国文明的人文始祖一样。埃涅阿斯的故事和伊特鲁里亚人的迁徙路线是基本吻合的,或许正是这些史前时代从小亚细亚迁徙而来的伊特鲁里亚人,带来了关于埃涅阿斯的传说和奥林匹斯诸神崇拜。
希腊人崇拜的奥林匹斯诸神,在被伊特鲁里亚人带到意大利之后,逐渐与罗马本土与之功能相同的神灵相融合,并且换了一些拉丁名字,比如希腊的宙斯,在罗马就叫朱庇特;希腊的赫拉,在罗马就叫朱诺;希腊的雅典娜,在罗马就叫密涅瓦;希腊的阿佛洛狄忒,在罗马就叫维纳斯,等等。罗马人后来信仰的那些神灵,大多源于希腊,与希腊的神灵长相相同,功能相同,二者共同构成了源远流长的希腊罗马多神教。而在这个多神教的传承过程中,伊特鲁里亚人扮演了一个重要的中介角色。
二、建筑风格和作战阵形
如果说希腊城邦大多是沿着海岸线而建的,罗马人居住在适宜农耕的平原地区,那么伊特鲁里亚人则喜欢居住在丘陵和湿地附近。伊特鲁里亚人心灵手巧,擅长工程技术,他们开垦湿地,修建广场,其工艺风格对于后来的罗马人影响至深。伊特鲁里亚人喜欢用石头来筑垒建房,有些建筑样式明显是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比如希腊人所开创的那些柱式风格,包括粗壮的多利亚式柱体和秀美的爱奥尼亚式柱体,最初就是通过伊特鲁里亚人传给罗马人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最早的罗马城就是一座伊特鲁里亚人的城市,因为在罗马王政时期,曾经有三个国王都是伊特鲁里亚人,他们在对罗马城进行最初的改造时,显然为其注入了伊特鲁里亚的建筑风格。
此外,还有希腊人在作战时所使用的方阵战术,即由手执盾牌和长矛的士兵排成10人×10人的方阵(马其顿人后来将其发展为16人×16人的方阵),四边的战士高举盾牌,中间的士兵拿着长矛,整体往前推进,这种作战方式也是伊特鲁里亚人从希腊人那里学来的,罗马人早期也曾经使用,后来这种作战方式则被更加灵活的步队作战方式取代。
三、文化习俗
罗马人的一些文化习俗,最初也是从伊特鲁里亚人那里继承来的。例如,伊特鲁里亚人曾将最高权力的象征称为“法西斯”(fasces)。“法西斯”就是用十来根圆木棍绑着一把斧头,当作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当国家的领导人外出时,一些随从会扛着“法西斯”为他开道。后来罗马王政时期的国王、共和国时期的执政官和独裁官,以及帝国时期的皇帝,都配备了相应数量的“法西斯”,象征着国家的公权力(public power)。这是“法西斯”一词的最初含义,至于它演变为一个贬义词,那是20世纪的事情。
罗马人在战争得胜时喜欢举行凯旋式,但是希腊人却从来没有这种习俗,这种仪式是罗马人从伊特鲁里亚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伊特鲁里亚人每当战争得胜后,都会举行隆重的凯旋式。仪式上得胜的将军押着战俘,带着金银财宝,后来到了罗马共和国中后期,甚至会乘用四匹白马所拉的战车,把这些俘虏和财宝带到神庙进行献祭。在影片《埃及艳后》中,我们可以看到恺撒当年举行的凯旋式是何等的威风!这些都是从伊特鲁里亚人那里学来的。
此外,罗马人角斗的习俗最初也是受到了伊特鲁里亚人的影响。早在希腊的克里特文明时期,宫廷中就已经有斗牛的游戏,但是这种游戏与其叫作“斗牛”,不如叫作“逗牛”,即戏逗公牛,更多的是一种杂技表演。伊特鲁里亚人可能最早开始了真正的斗牛活动,即在大庭广众之下搏杀公牛。后来罗马人由伊特鲁里亚人的斗牛活动发展出了搏杀各种猛兽,甚至培养角斗士进行残酷格斗的活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最重要的公共场所就是竞技场,竞技场也是斗兽场,用于举行人与狮子、老虎、大象等各种凶猛动物,甚至人与人的格斗活动。罗马人这些血腥的娱乐活动,最早也是从伊特鲁里亚人的斗牛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上述这些文化习俗,有的是由伊特鲁里亚人从希腊人那里习得的,有的则是伊特鲁里亚人自己开创的,它们都对后来的罗马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