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见秦
公元前234年,初秋,函谷关外。
官道上,一支队伍由东向西,往函谷关缓缓行来。
这支队伍不过数十人,却由一位军侯率领,有步兵三十余人,骑军三十余骑。军侯带数骑在前,随后是两辆精致坚固的马车。
军士健壮,与普通士兵不同的是,他们的武器均为短兵搭配弓箭。虽经长途跋涉且许多军士带伤,但个个精神饱满,马匹雄健有力,显见是一支精锐之师。两辆马车由这样的秦军精锐护送,可见,马车中的人身份非凡。
“其……其风,我们到哪里了?”第一辆马车中,传出淳和而略口吃的声音。
车旁,家臣装束的一位男子,将头靠近窗子,答道:“公子,前面就是函谷关了。”
窗帘掀起,露出一张平静而俊朗的脸,往窗外看了一眼,说道:“停……停一下吧!”
其风一夹马腹,坐骑紧行几步,赶上军侯。
“将军,公子请将军暂停一下。”其风抱拳。
军侯回过头来,短须覆面,方脸圆目,看起来威猛肃杀。他将手一抬,队伍顿时在官道上停了下来。军侯下马,将缰绳扔到身边百将手中,大步向第一辆马车走去。
车帘挑起,车内男子躬身走出马车。
“有劳樊……将军了。”男子笑道。
“不敢,公子有命,自当遵从。”军侯执礼甚是恭谨。
“既入秦地,何敢再……称公子,请将军勿再如此。”
“是,先生。”
男子约莫四十多岁,面容峻奇,眼神坚毅,鼻梁高挺,一袭灰白长袍,间以绿色边纹,头扎简单头巾,发带飘向脑后,气质高华,大家风范自内而外,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意。
他叫韩非,韩国公子,为韩王安的堂叔,其时早已以才名满天下。秦王问李斯韩非之才比之如何?李斯答“胜吾百倍”。秦王得其作《孤愤》、《五蠹》,细思其中治国思想,对韩非之才大叹,失态而谓左右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李斯设计出兵,以霸道逼得韩王安命韩非使秦。韩非在韩并不受重用,韩王安更是一直对韩非心存顾忌,作出令韩非使秦的决定,并不困难,甚至乐见其成。
韩非走出官道,远望函谷雄关,秦军威慑天下,正由此雄关而出,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关前凡目之所及,寸草不生。
函谷关南靠秦岭天障,北临黄河天险,关长十余里,中间仅余一车可过。关高十余丈,雄视东方,顾盼天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是函谷关之谓。
当年老子从函谷关西行,为世人留下五千言,被誉为百家思想之源,老子也是韩非的法治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此时的韩非,不仅集法家之大成,更是“最懂老子的两个人之一”。而另一个“最懂老子”的人,梦蝶悟道,名叫庄周。
瑟瑟秋风,将韩非的衣袍轻轻卷起,韩非负手而立,眼望函谷雄关,背影萧索。身负大才而因特殊身份为韩王见疑不敢用,反到是作为敌国的秦王政,对自己却如此知遇,实为造化弄人。入得秦地以来,看到秦军坚毅自信,秦地百姓乐耕而愿战,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与韩地自王室朝廷到民众的保守萎顿惶惶之状有着天壤之别。
灭韩者,必秦;一统天下者,必秦!
天下一统,四海为郡县,政令一出,法治天下,这不就是自己的理想吗?此去咸阳,必受重用,一生抱负可付诸实践,加上师弟李斯,一个以法治天下的大一统国家,将可望在生年实现。
然而,作为韩宗室公子,事敌国而灭韩室,纵不管史书如何记载,自己这颗心又如何能安?
一边是理想,一边是韩室,一身如何安放?昔日老子西出函谷,乃得自在逍遥,而自己西出函谷……
唯有向死而矣!
韩非长叹一声,思绪复杂,对跟在身后的樊军侯道:“樊……樊将军,我们走吧!”
行至关下,樊将军早派人去验讫通关文书,一行人未受阻拦,进入关内。
入得函谷关,樊军侯显然松了一口气。护送韩非公子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路行来,他们遭遇了几起盗贼打劫,不问可知,是秦国外的其它六国,知晓韩非之才,不愿秦国得而用之,于是假扮盗匪,意图击杀韩非。所幸李斯所见甚明,安排的这支护送队伍,个个均为单兵之王,虽队伍也有损伤,但毕竟顺利杀退几波刺杀者。而进入函谷关,以秦国在关内的政权之巩固和基层治理的有效性来说,几乎不可能再遇到刺杀事件。
函谷长百余里,蜿蜒曲折,深险如匣,深谷之名因此而得。崤山至函谷这段军事要地,为秦孝公时从魏国手中夺取,随后建起了函谷关,自此秦在战国烽烟中,进可攻,退可守,几立于不败之地。
出得函谷,视野为之一宽。此时,函谷西口尚无后世所建之潼关,但见关中沃野千里,比关外秦地更为繁荣富庶。
距函谷西口约十余里,依山脚建有一小镇,虽然秦国重农抑商,但小镇上农户互换生产生活用品,热闹非凡。加上此地是进入函谷,出秦川之必要补给之地,各种生活用品汇集,小吃店、茶饮店不少,充斥了各色人等,甚至比关外的一些县城还要热闹许多。
此处属宁秦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函谷乡,虽然不是县城,但因位置特殊,且离治所尚远,故也在这里设了官驿。一路奔波,终至关中,韩非一行人等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韩非一行住进官驿,韩非身为韩使,又是秦王政所重之人,樊军侯手执李斯亲自签发的文书,驿站以最高规格安置韩非一行。
官驿内挂有一块木板,上书入住者分等级所享有的供应。韩非一路行来,在秦地每处官驿都见到了这样标准尺寸的木板。秦国从公士开始,到彻侯共二十爵位,按照入住者不同的爵位,可以享受不同的待遇,甚至其随从的供给,都在木板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比如:
御史的卒人出差,每餐供应粺米半斗,酱四分之一升,有菜羹,并供给韭葱。若是有爵位的人,爵在大夫、官大夫以上的,按其爵级规定供应饭食。出差者的随从,每餐供应粝米半斗;驾车的仆从,粝米三分之一斗。
韩非叹道:“都说秦‘一切皆有法式’,入秦所见,确实不虚。”进而想到,自己一生的理想,正是任法而行,而秦能百年来一以贯之遵循法治,并成为七雄之首,也正印证了法治为富国强兵的正确路径,可惜一身抱负不能为韩所用。如今秦国后方社会安定、顺乎天理,六国若以乱攻治、以邪攻正、以逆攻顺,必为取死之道。
饭后天色尚早,韩非走出客房,踱步出门。
樊军侯赶紧上前,抱拳恭敬问道:“先生身份尊贵,最好不要外出,以免遇到危险。”
韩非笑道:“大……大秦治事,已致极境,我……看关中之地,安全得很,用不着担……担心。”
樊军侯还想阻止,但又不知当如何劝止,毕竟人家在夸大秦的治安好嘛。喏喏之间,韩非已和其风迈出官驿。樊军侯亲自带上两个百将跟上,心中也不免自豪,这位名满天下的名士,也对大秦如此推崇,自己当然与有荣焉。进入关内,确实已经安全了,韩非到咸阳后,显然是要被重用的,起码也会是个上卿,他要出去走走,就随他去吧。
脚踏关中土地,与关外战场肃杀萧条的气氛相比,这里一派繁荣景象。在小镇中行走的关中成年男子,多在七尺五寸左右(约合今一米七三),而护送韩非的这支队伍,身高更在八尺以上。韩国为中原腹地,向来以富饶文明称于诸侯,却也远不及关中男子身高。
成年男子平均身高是评判一国富庶程度的客观标准,以此观之,关中之富庶,如今已可称冠于天下。有如此富庶的大后方,再加上秦律对军功的厚赏,庶人也可凭军功得到爵位,“王侯将相无种”的理念深入人心,于是战场上人人奋勇当先,秦军遂无敌于天下。
韩非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在关中小镇上一走,仅仅从这些并不显眼的细节,就得出了许多正确的结论。对秦国的期望更大,而对韩国的忧虑也更深。
小镇街道为青石铺就,并不十分平整,但四边已经没有了棱角,显然小镇历史已然不短。街面宽阔,约四丈有余,店面多为土木混建。除了固定的店面外,更多的是游商小贩和摆摊经营者。秦重农抑商,商贩几无利可图,但在小镇上人们的互换和自制生活生产用品,并不受过多干预,乡啬夫按照规定,对相对固定摊位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管理费,也就由得大家自由交易了。而对于一般的临时交易场所,很少收取费用。
不过,秦虽对商业进行抵制,却对私人财产给予了非常严格的保护,“秦之法,盗马者死,盗牛者加”。在宁秦县曾发生一个案例,某乡民盗采邻居桑叶,论盗采桑叶的价值尚不足一钱,却被县司按照秦律规定判处了三十天的劳役。
小镇上有不少服徭役者,专事治安秩序,秦律如此严密,小镇虽繁华,却确如韩非所言,安全得很。
韩非前方,一个少年正失魂落魄地走在街道中央。
“抓小贼!”一个声音从少年身后传来,少年茫然地回头张望,刚刚停留过的饴糖摊老伯冲上来,抓住了他。
少年惊诧,用力挣扎,一枚半两似从手中落下,掉在街面上。
“我没偷钱!”少年惊惶叫道。
“人赃俱获,还敢抵赖!”老伯怒极,猛推少年一把,少年摔倒在地,向韩非摔了过去。韩非未曾注意,少年头部撞在膝下,疼痛让韩非皱了皱眉。
“大胆!冲撞贵宾,按律当死!”樊军侯大惊,一个箭步冲到韩非身前,将少年一把抓起。
少年吓得索索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