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理想信念概述》:理想信念发生机制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在实践中能够实现的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的幸福追求[1]。信念是一种意识,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对某种目标坚定不移追求的心理态度、精神状态,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主要意识,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支撑理想实现的行为动力。信仰是人们关于最高价值的信念,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往往带有个人情感体验色彩。因此,信仰处于人的精神世界中最高的层次,对理想和信念具有统帅作用。对一个社会而言,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指社会政治理想信念,在我国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研究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首先需要对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和形成规律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本章主要探讨理想信念的发生机制、分级分类结构和生成规律,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内涵和形成过程进行阐述。
一、理想信念内涵与特征
理想不同于目标,理想是一种向往与追求,是一种心理需求与精神境界,可能在某个层面上的理想是以实现某个目标为核心,然而目标的实现并不完全等同于理想的实现,可以说目标是理想的一部分,理想除了确定的目标外还有很多包含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心理与精神层次的需求,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此意义上具有一定的道理;理想是现实确定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个体的理想的确立和产生是基于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对物质和精神实践规律的把握和对信息的加工基础上确立的高于现实的向往和追求;理想相对于人的生命具有永恒性,理想是在人的生命中持久存在的一种精神现象,不论是何种理想,在生命活动中,人的理想总是与生命相伴而行,一个理想目标实现了,就会有下一个理想出现,或者近期的理想实现了,还有更长远的理想,直至生命结束,因此,具有理想正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地方,理想是人生命的精神支柱。
作为一种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通常是针对某种具体目标而言的,其本身具有依托性、过程性和状态性。信念是一种意识,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信念是人的意识中比较稳定、持久、明确的意识,因此,信念是可以支配人的主要行为的意识;信念是认识、情感、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信息、知识、事物发展的规律等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确立的,在确立之后,主体在内心产生一种信赖、支持的情感,并在这种情感的支持下愿意为其实现去行动、有所作为,这就转化为意志,认识、情感和意志有机统一到一个个体上就成为信念;信念具有一定的稳固性,信念一旦形成,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动摇和干扰,即使在生活实践中遇到挫折和反复也不会轻易动摇。因为信念的依托性,在提及信念时往往会有一个信念围绕的目标,或者信念的主语。当理想和信念一起提及时,理想是信念要达到的目标、是信念的主语,信念是支撑理想实现的行为动力,有了信念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在关于信念的众多主语中,理想作为其主语通常是指较高远的理想目标的实现。
信念与信仰不同。关于信仰的含义,目前主要的代表有学者万俊人教授,他指出:“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的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2]信仰在某种程度上是理想信念的综合,在人的精神世界中,信仰处于更高级别,相较于理想信念其心理上的依赖与崇拜的成分更多。
二、理想信念分类与层级结构
理想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理想主体划分,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群体理想;按照理想实现的长短划分,可以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按照内容划分,理想可以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在不同内容的理想中,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在相互联系的层面上,大致存在着从生活理想到职业理想再到道德理想最后到社会理想的层级关系。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中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影响着个人其他理想。而同时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起点和基础,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任何社会理想的实现都必须内化为个人行为的内在要求才能实现。
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一定的认知积累会设定未来生活的目标,因为这一目标的设定是基于一定的信息来源和认知规律,因此目标的设定者会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程度的确信并为之而不断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所包含的在认知基础上的目标的设定便是理想,如社会理想、生活理想,等等,而对设定目标的坚定信心和执着追求就是信念。根据理想的分类和层级结构,理想信念同样具有一个分类和层级结构,如,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可以具有生活理想和支撑生活理想的信念,有社会理想和支撑社会理想实现的信念。在我国,理想信念内在地包含了在认知基础上对最高价值目标的设定,也同时体现了人们对实现这一目标的确信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坚持。作为最高价值目标的理想即为社会理想,也就是说理想信念作为一个整体词汇是特指群体所信奉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社会理想。
三、理想信念生成规律
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理想信念有其发生机制和生成规律,对理想信念发生机制和生成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对理想信念的深刻认识和有效引导。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起源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源。在此基础上,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知、情、意、信四个部分,四个部分各自独立而又存在相互的层级关系。
“知”即认知,也称之为认识,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人从出生开始就在感知着外界环境并通过这种感知建立着自己的认知世界,个体认知世界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一个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感知世界,从简单的物理属性到深刻的内部联系,并且将通过认知得到的信息以知识的方式存储在大脑中,形成记忆,记忆储备的知识通过人的思维建立各种联系从而探索事物的运行规律,得出个体对世界的认知结论。从人类整体的角度讲,人类的认知世界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一代代人的认知以知识的方式通过各种存储媒介进行传播,不断丰富着整个人类的认知世界。
《心理学大辞典》对情感的定义是:“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3],是个体对待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相对于情绪情感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在认知的基础上,主体基于自身需要对客体做出判断,并根据是否满足自身需要的判断而产生相应的情感。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4]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在人主动地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对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调节作用。也就是说,意志对行为执行两种功能,即激励和制止。
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认知、情感、意志相对独立,各自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精神世界进行活动时,尤其是当人有意识地支配自身的行动时,以目标和目的为导向,认知、情感和意志呈现一个明显的层级关系,并且三个层次的精神活动相互联动形成一个作用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对于有利于人或人的群体的需要满足的行为进行发动并坚持这种行为,对不利于人或人的群体的需要满足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改变。人的精神世界从认知到行为的作用机制发生的过程是:人通过认知解决“是什么”或“什么事”的问题。人只有首先了解事物“是什么东西”,才能对它进行其他方面的深入了解。在情感阶段主要解决“有何用”即价值的问题。在意志阶段,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在意志层面,围绕目标确定的意志一旦建立,就会对情感和认知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和控制作用,像一个统帅调控人的心理和行为,但因为彼此的独立存在,相互之间又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认知的改变、情感的转移就会使得意志受到削弱或者转变。所以在整个人的由心理到行动的转化过程中,有一个从认知到意志的层级关系,又同时存在相互的作用关系。
在意志形成之后的更高层级就是信念,理想信念正是建立在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的对于社会和人类群体的目标的奉行和行为。个体的理想信念的生成过程遵从人的心理发生的机制和过程,人通过认知筛选和情感选择确定了理想之后,以意志的力量来统帅和规范内心和行为,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理想信念是整个意识领域和精神活动的“统帅”,对人的思想和心理产生直接影响,左右着人的思想倾向和心理面貌,既存在于意识之中又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并通过对意识和思想、心理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外在行为。理想和信念又相互依存,理想的实现依靠信念的力量,信念的坚定基于理想的选择。
个体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这个逐步上升的过程遵从理想的层级关系,即个体的理想总是随着年龄、文化素养和社会经验的增长而逐渐深化和发展,从最初的生活理想信念的确立逐渐到职业理想信念再到道德理想信念,在个体趋于成熟的年龄阶段最终形成社会政治理想信念。这是个体理想信念引导与教育方面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