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京观
“末将张安,参见总镇!”
战后,杨之言在横尸遍地的营地外见到了张安,此时的张安身上多处沾染着鲜血,看起来略微狰狞。
行礼之后,张安脸上带着几分喜意,又道:“总镇,此战大破叛军,虽然有零星漏网之鱼逃入山中,但也不成气候。”
杨之言微微颔首,这次夜袭的战果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也并不是很满意,这个张安的胆子还是太小了,如果不是他一味固守而不敢大胆出击,他可能根本不用走这一趟。
他心里这样想着,对张安的能力也打了个折扣,不过也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语气淡然地说道:“现在还不是庆功的时候,将所有叛贼的尸首集中起来,首级割下,制成京观,震慑宵小,以儆效尤。”
“京,京观?”
张安嘴巴张大,仿佛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一般,他见杨之言神色淡然,怎么也想不通刚刚那句充满杀气的话会从对方的口中蹦出来。
“怎么?你很为难吗?”杨之言见他目瞪口呆,站在原地不动,淡淡问道。
“没有,末将领命。”张安连忙摇了摇头,抱拳应下,转身就准备离去,不过他还没迈出步伐,就想起一件事,回过身问道:“总镇,那些被俘的贼人该如何处置?”
“嗯……”杨之言闻言露出思索的神色,他摸了摸已经长出一茬短须的下巴,思忖一瞬后,说道:“找找有无黎人首领也在其中,有的话带过来问话,其余人等暂且看押起来。”
他本来是想将战俘也全部拉去斩首,首级割下筑成京观,但考虑到这很有可能弄巧成拙,反而激起更大的仇恨,还是作罢了。
而且,那些被俘的黎人也都是宝贵的劳动力,琼州人口不多,能够获得这种免费的劳动力,他还是珍惜一点比较好。
听了杨之言的决定,张安不知为何,暗自松了口气,他刚刚看着杨之言那思索的表情,还真有一点怕对方会说出把俘虏也一并砍了筑成京观的话。
好在杨之言没有那么残暴,他便行礼应下,转身离去。
在张安离去后,杨之言又扭头看向身后的韩有献,他之所以带上韩有献,就是担心叛军会逃进山里让他们不好找,让韩有献和他的黎兵随征,便是打着以夷制夷的想法。
现在叛军虽然一战溃散,但还有零星的漏网之鱼逃入山中,也不能就这样放过,保不准那些余孽会不会去鼓动其他黎峒参与叛乱。
韩有献不知道杨之言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见后者看着自己,连忙行礼问道:“总镇,有何吩咐?”
“嗯……”杨之言思索片刻,道:“今晚就算了,夜色不佳,等明日天亮,你就带着部下入山搜捕溃兵,不要放过一条漏网之鱼。”
“遵命。”韩有献一愣,随即抱拳应下。
……
没过多久,张安就带人押着三个有些狼狈的黎人走了过来,押送的士兵直接粗暴地朝着三人的后膝踹了一脚,强迫他们重重跪了下来。
听着膝盖与地面接触时发出的咔的一声脆响,杨之言打心里觉得疼痛。
“总镇,这三人都是参与反叛的黎人首领。”张安的声音这时响了起来。
他话音刚落,三人就争先恐后地朝着杨之言磕头求饶,口称自己是受人蛊惑,希望杨之言能够法外开恩云云。
杨之言没有理会他们的告饶,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眼神打量着这三人,三人看起来都是从睡梦中惊醒,仓皇逃跑的,身上衣衫不整,其中一人甚至只来得及套上女人的裙子,只遮住了要害部位。
他们此时跪倒在地,不断向杨之言磕头讨饶,直接漏出了大半个黑屁股蛋,看起来格外辣眼睛。
周围的明军将士的脸上都露出了嫌恶的神色,杨之言也没有逗弄他们的耐心,他语气冷漠地说道:“尔等参与叛乱,罪无可赦,按律理当凌迟处死,全族诛灭。
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本镇也愿意给你们一个保留全尸、留族人一条性命的机会,就看你们能不能好好珍惜了。”
他话音刚落,三人就连忙口称愿意,表示一定会竭力配合,将功赎罪。
杨之言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很简单,只是让他们为明军带路,找到参与此次叛乱的黎峒的所在地,并指认叛军首领。
一听杨之言想要让他们带路,三人的脸色就齐刷刷地变了,让他们带路不就是等于引贼入室吗?天知道明军找到他们的部落以后,会对他们的族人干什么事情来。
但是,他们又不能拒绝,因为杨之言也不止他们三个可以利用,那么多战俘里,不缺少愿意带路的人。
考虑到这,三人尽管心里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三人答应下来后便被带了下去,杨之言也没有继续在城外逗留,将善后之事全权交给张安和韩有献以后,便入城歇息去了。
……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杨之言起了个大早,定安县城的百姓们也很快从围城的状态中走出来,上街采购起今日份的粮食和生活用品。
城外,叛军的营地也被改造成了战俘营,与明军的临时营地紧挨着,杨之言洗漱过后便带着卫兵直接来到了营地,准备查看昨天的战报。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张安也很早起床,在得知杨之言的来意后,他便将昨日统计的战报汇报了一遍。
得利于夜袭的原因,明军只付出了微薄的代价,以寥寥数十人的伤亡换取叛军阵亡五百二十五人、被俘两千三百九十人。
直观地看到双方的战损比,杨之言不禁感慨这夜袭的效果真是强势,发动夜袭的明军可算不上精兵,却几乎要全歼了这支乌合之众组成的叛军。
这时,杨之言才注意到,在那远离城池靠近黎母山的方向,已经立起了一堆由人头堆积而成的小山,那便是张安命人筑成的京观。
在京观前面也立起了一块木碑,上面用简短的一句话描述了明军在此大破叛军的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