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5章 环境之少年有零钱可看电影

第七卷、电影

源自1872年关于马在奔跑时是否四蹄都离地的争执,使我们得以在一百多年以后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诸多如此精彩的电影。

我看电影初衷和听音乐一样。

都是因为电影和音乐本身的原因。

一个是好看。

一个是好听。

其他的都不是主要的,哪怕是意大利诗人、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将电影定义为除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以外的“第七艺术”。

他说的第几不重要,我觉得好看才重要。

关于电影的发展,我百度了一下。

发现以前知道的东西很有限,如果要把电影的发展说清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而且估计也不会有人太有好奇心想知道这些。

我认为只要知道蒙太奇和几个碎片化的东西就行了。

别的都没什么意义。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一切后续的摄影成就都是源于这个原理。

其他的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百度看。

我觉得和我们略有关系的是以下几条。

虽然法国的发明家路易斯·普林斯(Roundhay Garden Scene)在1888年的10月14日所拍摄的时长不到3秒的4个人在随意走动的动态影像作品《朗德海花园场景》被《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收录为已知最早的电影。但从个人角度,我还是愿意把1895年在巴黎由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世界上第一场公开售票的电影《工厂大门》作为第一。

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1935年,马摩里安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彩色胶片的发明,使得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想重点说的是我一直没太理解诸多影评人影评作品常冒出的词句——蒙太奇,这也是我写这章时一直想要弄明白的概念。

有人将电影的元素分解为视觉元素(影像)、听觉元素(声音)、结构元素(蒙太奇)。先不说这种分法是否合理,单就把蒙太奇和影像声音并列就足以说明其重要性了。

因为我对电影鉴赏层次仅停留在是否好看的粗浅阶段,所以我对蒙太奇的解读肯定也不会多权威。

已有资料中没有什么异议的是电影中的蒙太奇(Montage)源自法语本意“剪接”,是一种电影手法,通过将多个场景或片段进行剪辑和组合,来表现时间、空间、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和转换。

无论怎么试图努力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这一概念,我觉得都不如用一个例子来直接鲜活说明。

卓别林影片中把工人群众赶进工厂大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衔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新的含义,这就是一种蒙太奇手法。

余下的完全可以用一句以此类推概括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蒙太奇就是导演要把影片中有限的500至1000个左右的镜头衔接在一起,让这些镜头充分叠加,力求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从而使电影更加紧凑和生动,最终构建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

没那么神奇,也没那么重要,如果不考导演系知道那么多没什么用。

有用的是我们要多看电影。

第55章.环境之少年有零钱可看电影

行文至此,再次发现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我长大后的每一个爱好都源自小时候家里的环境。

不论是玩游戏、绘画、读书、写作、摄影还是音乐,都是因为小时候接触过,有着一些我需要在标题中加上“环境之”三个字的资源。

别小瞧这个“接触”二字,在那个年代这真是要归结为投胎的技术活儿,比上虽然不足,比下绝对有余。

“环境之”游戏是因为当年虽然没有智能手机,但能做到在户外疯玩的同时可以在有游戏机的时候买游戏机有电脑的时候买电脑┄┄

“环境之”绘画是从小就有红蓝铅图画本图画书可以涂鸦,从小身边就有近邻画得好,十六七岁后又开始认识董哥┄┄

“环境之”读书则是从小家里就有很多书,再稍长大一点儿自己就慢慢有了两个书柜的书┄┄

“环境之”写作是因为从小看的书就多,加上小学一年级就得到了吴桂芳老师的赏识,上高中后更得到了彭老师“头顶壁雷针式”的夸奖,然后开始良性循环┄┄

“环境之”音乐是小时家里先后有电唱机单卡录音机双卡录音影碟机MP3播放机等等第一时间段能紧跟潮流的各种设备,又在求知欲最强的年纪遇到了路叔开始学吉他,然后就是两次大合唱入选男高音部系统练习┄┄

“环境之”摄影是光小时候就因家里人有照相习惯而留下了上百张照片,然后从海鸥相机理光相机直到数码相机从没间断┄┄

而“环境之”电影,则是因为小时候自己有零花钱。

当时家里有一个绿色的花瓶,里边经常放着1分,2分,5分的硬币,如果有喜欢的电影了,我就会从中拿出8分钱来,跑到影院去看上一场。

当年的一场电影只有8分钱。

1、2、5分各拿一个。

数学从小就得以启蒙得这么好!

别小瞧这8分钱,那个年代1分钱也能买到东西。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随时拿出8分钱来。

这样说语顺不太对,应该说那个时候能随时拿出8分钱去看一场电影的孩子凤毛麟角。比如说我当年最好的小伙伴王春利就拿不出来,有时候遇到他也特别想看的片子我就会多拿出8分钱来为他也买一张票。

在《晨读之思~读<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有感》一文中,我曾写了当年看电影的那段经历。

在那里,我曾经常跑到电影院前,把当月的电影预告再看上一回,我们县城的电影院门前有一个宣传板,每个月都会把当月的电影放映片子写上,这样可以让我们在想看的电影放映时花上8分钱去看上一场,我几乎看过当时排片放映的所有的我喜欢看的电影,这也导致我长大后一直喜欢看电影,所以这项爱好被我排在喜欢程度第七的位置,超过了排在第八的运动。当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当时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战斗片和抓特务的片子,迄今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是《豹子湾战斗》,至今难忘。之所以难忘,是因为这个片名为战斗的片子,全程没有一点战斗的影子,是写部队开荒的事儿,这绝对是我经历的最早的标题党,可以说是标题党的始祖级了。令我气愤了40多年,到今天写到这段的时候气还没消。所以说没事儿最好别得罪天蝎座的人,他真的记仇(最关键的是他还能记住),尽管他不说┄┄(我已经在很多人面前提醒过我这个特点了)

当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好的片子,所以我们日常的游戏还是在弹溜溜,扇piaji(这两个字我一直不知道是怎么写的),抽冰尜,藏猫猫,抓特务等小儿科的项目中轮流,有的时候也去女孩子那边玩她们的游戏,踢口袋,跳皮筋,踢毽子(我现在也可以一次连续踢上二十多个)等等┄┄

在决定写回忆录初始,我就有意寻找当年那些留有深刻印象的几处地方,到处托亲朋好友找当年的老照片。

其中有些地方找到了,有些地方找不到了。

庆幸的是我找到了当年我小时候经常去看电影的地方——海伦人民电影院的老照片。

这个我当年去看电影的人民影院除了正门外,右侧(面向我们)偏后的地方还有一个后门。出了后门以后就是我当年就读的海伦三中。

当年的海伦三中和电影院后身一墙之隔。

墙很高。

下课后我得先助跑几步,然后用力向上跳,这样才能踩到一处有块突起的砖,之后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蹬着砖块的右脚上,向上一串,双手搭上墙头,一个引体向上,才能翻墙而过。

现在想都别想了,还引体向上?老实从南面的大门绕出去吧,如果运气好还有可能找到我当年在院墙西南角方向种下的那棵树,不知道当年我埋在树底下那个塑料包着的一样什么东西还在不在了。

如果不在了,那么当年埋下了什么肯定就是世界未解之迷了,指望着我回忆起来是根本不可能了。

千万不要想歪了,绝对不是什么情书之类,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心海在什么地方。

我只是种树前单纯想埋下一件东西留待以后有一天回来挖出来,埋的时候确信我是绝对不会忘记在哪儿的。

谁能想到短短三十多年物是人非成这样。

费了这么大劲儿跳出去当然不是去看电影,而是去看影院前空地处摆的小人书摊,那里平时有几处常出的小人书摊,加上仅一道之隔的海伦县第一百货商店门前也有几处,所以我没事儿就爱去转悠一下。

如果他们那里摆上新书了,就说明县新华书店来了新小人书。我就会利用中午的时候跑去新华书店用节省下来的饭钱去把书买回来,那个时候我中午不回家吃饭,家里好像给我钱让我买麻花吃,一根麻花0.18元,绝对可以买绝大多数的小人书了。

没有什么小人书是一根麻花换不了的,如果有就用两根。

说到看电影那基本上都是提前一个月就看好场次的。

当年的影院每个月的第一天都会把这一个月要播放的影片提前排出来,哪天哪时放映哪场,当年管这种做法叫排片。

这种排片基本上是以日期后边加上电影名的方式列出一个月内要播放的影片。

不是用毛笔字写在大红纸上就是用粉笔写在黑板上,记不清了。

如果有好的片子,还会有海报。

那时候的海报都是手工绘制的,不手工画也不行,没有喷绘机。隐约记忆中,那些海报画得都非常漂亮,看来当年的电影院的美工很厉害。这也导致我一直对电影海报情有独钟,经常在网上下载漂亮的手绘海报。

许多记忆就是在搜集这些海报过程中找回来的,熟悉而亲切,比如看到这张《小小得月楼》海报,脑海中立时浮现出片中的一个场景,两个顾客吃面,一个要加肉一个不要肉一个要阳春面另一个要什么面我想不起来了,因为服务员的马虎,弄混了搭配,反正最后是怎么调整也调整不了,想不起来最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那个南方口音的“养春免”“不要漏”直到现在仍然如在耳边,清晰可闻。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样,一部电影还没上映几乎网上铺天盖地的资料。

我们每个月只能知道有限的几部片子的一些情况,比如是哪个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了,哪几位主要演员演出了等等,基本上都是源于每个月有限的那几张海报。

再一个渠道就是一本叫做《大众电影》的杂志。

父母很喜欢这本杂志,在我的印象中订阅了好多年。

现在翻看发现封面好多电影明星,以女明星居多。

那个时候的美女真是美女,可没有什么美颜之类的,可惜当年的我还不知道心海在哪儿,不懂得欣赏。难怪网上的段子说杨洁导演愤愤不平地说她当年找来了全国最美的美女演《西游记》,你们却只记住了那只猴子。

后知后觉的我们。

父母还喜欢投票当年的金鸡奖和百花奖。

每年都会随着第12期杂志附赠一张选票。

剪下来后按表上的要求填上喜欢的电影、男女主角配角等然后花上8分钱的邮票邮到指定的地方就可以参加投票。

当年的那些奖都是这样评出来的。没人想过要把杂志包了把选票统一填写。

所以那个时候这些奖项颁布出来后和父母他们填写的基本上出入不大。

极少会出现不被认可的现象。

记得有一年父母还征求过我的意见。我给出了我的建议。我认为不应该选《济公传》里的游本昌,理由是严顺开也要拍济公,他拍的肯定要更好。

结果他们尊重了我的意见。

再结果就是当年就差了这一个选项没有得到奖。

其他的他们都选对了,就差了这一个,只是因为听了我的建议。

当年要想得奖得所有选项都选对了,差一个也不行。

现在想起来小的时候是真真切切地看了好多电影。

甚至有些时候看电影和上学时间有冲突,那也没错过。

还记得小学四五年级时,我所有的同学几乎都没第一时间看过《哪吒闹海》(没有第一时间看在当年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同学是看不到了,除非是去到别的县市正赶上那个地方排到这部片子且正在播放。那个年代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全国转一圈放映过一遍就停演了)。

记得当时排片没有赶上周末,我们要上课。

当时的周末不像现在有两天,那时只有星期天一天才可以称为周末的。那时的排片也不会专门挑周日的,否则不就意味着一个县城一个月只能放映四部片子吗。

我自然早早就看好了宣传,要去看电影,因为当年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只排一天,有些时候甚至只有一场,然后就要送到下一个地方去放映。父母竟然同意我不去上课去看电影,所以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精彩的电影,仍然记得风火轮火尖枪三头六臂,而我的那些当年认真上课的同学肯定不会记得那一天学过什么了。

还记得第二天去上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梅景珍老师问我昨天怎么没来上学,我直接说看电影去了,她说我应该让你去外边站着去。但只是嘴上说说,没当真,学习好的同学总是有特权的——初中前我学习一直很好,还跳过级,小学只上了四年。

后来开始不学习的原因很简单。

当年还没有什么学区重点学校之类的说法。

所有的学校都一样。

那个年代的父母很少有介入孩子学习的,所以很少有对学校很重视的,正好我父母就是那些很少的人之中的一员,不知道应该不应该值得庆幸。

当年因为母亲在二中呆过,所以上初中的时候我第一选择的是二中。

但听说三中的教学质量更好。

于是父母把上了两天课的我转学转到了三中。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错觉。

我觉得我父母都是教育界的,我没有必要学得更好就可以选择一所好的学校。当时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我应该12岁。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基本上就不太学习了。

等到发现父母没那么厉害时已经是高三下学期的其中考试过后马上要考大学了,我在全班61人中名列第58。

所以高中只学了三个月习的我最后才考了个专科,三个月学了三年的课程才从当年全市唯一的省重点校的班级第58名考到全校第19,看来我真的不是天才,不知道那些网络小说中的主角是怎么学的。

不用翻看就能记得我高三最后一个学期的学生鉴定和以前一样,写着:“该生学习尚有很大潜力!”

其实老师没说错,我的潜力一直都有,直到现在也没有被挖掘完。

你没看我现在不还在努力学习还在不停进步吗!

是为一小段插曲。

另一个插曲是挖坑不埋是为写作者的大忌,我也怕以后忘记了所以现在就告诉大家本章开始时那个问题的答案: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用24部相机快门连动的方式得出结论,马在奔跑时是有一瞬间四蹄同时离地的。

看我的回忆录涨知识吧。

多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