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5章 心有美景眼有取舍手有捕捉

一个真正喜欢摄影的人肯定是热爱生活的,这样他才能发自内心地去找寻那些美好的瞬间,这是“摄”好“影”的前提条件。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会照出好的片子。

喜欢让我们入行,但取舍才能让我们专业。

写绘画的时候,我大致作了一个粗浅的分类,出了很多错误的地方。

本来摄影这节不想写分类,理由和绘画一样都是自己毕竟都没有系统去了解过,只凭一知半解的去鱼龙混杂的网上查找资料几乎可以肯定是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不写又不行,那就只从题材这单一方面分下类。

简单百度了一下(能让唐朝的宋代诗人李清照写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清诗的AI目前我是真不敢用了),大致有风光摄影、建筑摄影、人文摄影、人像摄影、生活摄影、旅游纪念摄影、花卉摄影、舞台摄影、新闻纪实摄影、野生动物摄影、运动摄影、微距摄影、婚纱摄影、商业广告摄影、军事摄影、航空摄影、水下摄影、人体摄影……还有显微摄影、红外摄影、针孔摄影等等。

我先直接自认这种分类是不科学的。当时给出答案的知乎上就有人直接问了“如果我带着一条狗去旅游,中途摆拍了一张照片。这属于纪实?人物?动物?风光?中的哪一类呢?”

标点符号比我错得还离谱的比我这五十步爱抬杠的百步杠精无处不在。

好在我这错误百出的分类只是想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摄影大师是全才的。

他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题材领域出色。

很少有人在上述诸多分类中出现的各种题材都表现很突出的。

当然因为器材、构图、色彩等最基础的东西大师都熟悉,所以他照任何题材都会比普通人强很多,但就其个人来说,仍然有偏好并表现突出的题材。

没有人样样精通。

既然没人样样精通,那么我自然不用去费力不讨好,在自己喜欢的题材上下功夫就可了。

我喜欢人物和花鸟。

前文已经说了,我想买相机的本意就是为了画工笔画搜集素材,那个时候我还没开始画人物画,所以想买相机的本意自然就是为了画工笔花鸟画。

在2018年5月2号,我写下了《敬畏生命~摄桃所得》一文,对我这个摄影的喜好和取舍做了一个介绍。

不论是画画还是摄影,花草一直是我最喜爱的题材。

4月的大庆,桃红柳未绿,蝶舞燕未归!作为喜欢摄影的人,这无疑是个好季节。每年,最先给油城人带来春的信息的,不是绿柳、飞燕、春江……而是突然间出现的满眼的桃花,粉红、娇嫩、鲜艳。

可能是受绘画的影响,从初学摄影起,我就一直不喜欢那种我戏称的长个手就能照的所谓大场面,我喜欢从日常所见选择题材,在这一点上,我比较喜欢路遥的观点:“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第三次摘录这段话了,可见其重要性)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同样,对于摄影而言,真正震撼人心的画面往往是我们所熟悉的场景。

所以,我一直注意在摄影中把相机对准那些我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场景,力求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找到一个对这个场景最为合适的细节来表现画面。

我个人一直坚信,这样也只有这样坚持下来才会有所收获。

桃花外形与梅花相似,只是梅花无叶,而对于有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之风骨的梅花来说,其外形之美,我认为清朝的龚自珍在其《病梅馆记》一文中已经说的无人可出其右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所以照桃花也要照出其之疏之欹之曲。

为达此境界,我背着沉重的相机流连花丛之中,精心寻找着一个个细节。

在找寻过程中,透过镜头,多次发现有些画面很唯美,但也有时确切地说是很多时候发现在唯美的画面中,不时有一些“旁逸斜出”的越界枝叶破坏了画面的美感。

对于这些枝叶,很多的人的做法简单粗暴,他们会直接把这些拦路枝掰掉,以留下完美的画面进行拍摄;或者是把一些很美的花枝剪下,粘绑在一个虬曲的老干上,以达到境界上的完美;或是让人摇动树干,去拍下满天的花雨等等不一而论。

我始终是不会这样做的。

对于这些影响构图的枝叶,我基本上都会不厌其烦地想尽办法让这些枝叶离开拍摄画面,有些是可以暂时用手将其别在其他枝叶中的,有些是可以用小绳暂时和其他树枝绑在一起的,有些是可以换个角度拍摄的(尽管会影响一些美感),还有一些是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遮光板(或是带颜色的鞋盒、喷绘好颜色的挡板)挡住的,这样下来就可以不影响画面构图。

而对于那些实在无法移除画面的,要么放弃,要么只能遗憾地留置在画面中。插入一句题外话,我是不喜欢用电脑P图的,尽管以我的电脑水平P掉多余的画面或是增加一些需要的节点不过分分钟的事儿。但我从拿起相机的第一天起就一直秉承一个理念:摄影就是摄影,是真实记录历史瞬间的一种技能!

所以我摄影以来基本上是光圈快门构图场景都先构思好,然后再按动快门,这样基本上可以做到连最普通的裁剪都不用。

这种坚持我个人认为收益很大,对我的技术提高有很大帮助。

很久以来,我一直和一些“虔心向佛”之人说过我对于饮食的理解,他们的观念是不要杀生而要食素,我总是认真地告诉他们,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你们所认为的吃素在我看来和杀生没什么分别,我们要做的是:

学会敬畏生命,无论是人类、动物还是植物;

学会在一个春天的早上,静心倾听一朵小花告诉我它的名字;

学会做一个好人;

学会坚守我们的道德底线,这种道德底线就像最新一期《读者》中的一篇文章所表达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变成坏人,是吗?”电影《末日危途》里,孩子这样问爸爸。“任何时候。”爸爸这样回答。

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摘录完这篇写于2018年的文章后,我曾动了把原文中选用的照片替换掉的念头,后来静下心来一想,当年就是那个水平,还是不换了。

我曾在第一章《游戏》一文中写过人生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在摄影中也是一样,我们心有美景后,美景不会自动变成一张照片。

我们必然要考虑是照局部还是照整体,从这个视角照还是从那个视角去照,主体在黄金分割点的什么位置,有时候还要考虑光线的作用等等,然后再按下快门。

所有人照相都是要经过这个自主或不自主的分析过程后才会按下快门。

没有例外,只不过照得多了后这个分析过程会变成下意识的形为。

其实在我选择用这一组桃花来代表这片桃林时,就已经舍弃了其他的花和枝干。

这就是眼有取舍。

眼有取舍是在心有美景的基础上的。

一定要先心有美景。

学摄影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多了为很多朋友照相的机会,我有很多照片的背景就是一棵外人看来很普通的小树,几枝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枝叶,甚至有时候就是一面没什么特点的普通墙面……

普通人看到这些就是普通的景,而我看到的则是拍完照片后的样子。

这就是心中有景,没有谁天生就是这样的,都是后天一点儿一点儿练出来的。

有了美景后,我们通过认真观察、取舍,找到了最佳拍摄点,镜头中也构图完美,主体突出,背景弱化,光线柔和……

这时离最后成片仅一步之遥了。

按下快门。

这种方法在拍摄一些可以长时间相对静止的画面时还可以,但在拍摄过程中有许多精彩瞬间是一瞬而逝的。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手有捕捉。

手眼要快。

迅速拍下你觉得精彩的瞬间。

在静止的画面拍过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练习运动中的场景拍摄。

在上文中我说过,我是反对唯器材论的。

所以我照相基本上用那个随相机配置的摄像镜头。

拍人物用它;

拍花草红叶用它;

拍蜜蜂用它;

拍蜘蛛也用它;

拍蜻蜓也用它;

拍鸟……也用它,但拍不好了。

这个真没法做到从很多远的地方照出精彩而清晰的鸟的飞行动态。

走近了?

走近它们就飞了。

看来它们还不知道我是好人。

我一直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和不太懂摄影的人介绍说,想看摄影器材顶级不顶级可以问一下摄影师是照什么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他说是“打鸟”的(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称呼拍摄鸟类题材的摄影师),那么这就是一个有钱的摄影师,先别管他照得怎么样,他那身装备可绝对是顶级的,基本上是6位数起步的。

为了练习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我曾在果成寺一个地方照鸽子,那个地方有几只鸽子在一块大石头上不停地飞起落下,我在地上不停地调整参数,再看再照,再调整,仍然模糊一片。

继续不停练习,可惜总是效果不好。

直到有一次,大庆组织了一场马拉松赛。

封了街道。

在烈日下,我拿着照相机,怀揣一块月饼,端坐马路正中央,是真正的马路正中间(当年没经验,没带个凳子坐垫什么的,是真正地坐在马路上)。

对着一个一个跑过来的选手拍照。

期间竟然还拍到了参赛的女儿的物理老师Chester Lim,当然照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他是女儿的物理老师。刚入校门的女儿也是第二天听说她老师跑了那场马拉松,还和他说起了我去照相一事,结果这个她口中的拆哥(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拆,外国名字翻译起来太难)让她一定回去找一下。我和女儿晚上把所有的照片一张一张翻看,在女儿吓了我一跳的一声大喊中终于找到了……

为他留下了这张照片。他还曾经专门写过一篇短文记录这次参赛的历程,其中就用了这张照片。

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出,他跑得不快,因为我把他照得很清晰。跑在前边的选手没有一个能照得清晰的。

这可真正是动感的照片。

从第一个经过的选手,一直拍到了最后两名走过来的选手(我坐的地方离终点大约几公里的地方),后边跟着救护车、摄影车,还有一台警车……

十分壮观。

慢慢起身,带着存贮卡的几百张照片和晒黑的脸回家继续看片去了。

为什么这么急看片?

这不废话吗,为了发朋友圈啊。

我每次认为有纪念意义的片子一定要发朋友圈,哪怕是仅自己可见。次一级的就是不值得发片,但是觉得有意义,那就单独放一个文件夹里,为这张片子起个时间地点加主题的文件名。

然后放起来。

随着放进去的照片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可以分类。

慢慢地这个文件夹会越来越有用。

因为里边的照片说不上什么时间就能用上。

比如下图左边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我6年前去哈尔滨的时候在哈尔滨火车站等车时拍的,当时的起因是这样的,我要乘一个多小时的车,还要在车站等一个半小时,为了不浪费这三个小时的时间,我决定买本书看。

在火车站的书店发现了这本书,因为我当年在女儿学校学生的柜子上看到了“查理街84号信箱”(上图右边的照片),不明白什么意思。为了让我们之间更有话题,我买了这本书,真黑啊,35元,一点儿不打折。买完书后,我随手用相机拍了下来。

那么未来有一天,假如十年后,我再一次看到这个照片。它能传递给我什么信息?能让我联想起什么?

从书背面的参照物我可以想起来,当年我去过哈尔滨,在等车时,我从这家书店买了一本书;

从书名我可以想起,当年,我女儿她们班班级里的储物柜上有一个写着“查理街84号信箱”;

我还可以联想起,我当时曾给她们全班同学讲过一节摄影课,用到了这张照片;

我还可以想起,当年,有21个孩子曾坐在这里认真听我讲课;

再继续,我还可以回忆起他们每一个人当时的样子…….

我觉得,这就是摄影的意义。

就是为了在将来的某一天可以回忆起今天拍摄时还觉得的这些只道是寻常的场景。

行文最后,说一下我认为的怎样拍出一张好的片子。

能让你要拍下一张照片的那些“寻常”的场景一定有打动你的地方,要留下这种感觉,然后去拍出这种感觉。

比如你看到花很漂亮,肯定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是一片花海让你震撼还是这朵花颜色鲜艳亦或是你小的时候家里养过让你感觉亲切等等,总归要有个理由。

那就努力去把这种感觉拍出来。

一定能拍出好片。

而一张好的照片,是真的能从中听到天籁之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