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研究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减贫事业被正式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结合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实际,制订并实施了相应的减贫计划。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救济式扶贫到改革开放后的开发式扶贫,再到进入新时代的精准扶贫,经过长期持续深入推进,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对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战略。其中,实施扶贫开发战略,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了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成功摆脱贫困;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重点解决剩下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包括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通过综合施策确保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在生产发展、农业增收、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保障;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强调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继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概括起来,农村致贫的原因有3个,分别是疾病、灾害和年老。传统扶贫方式在解决致贫问题时效果已不尽如人意,很难有效抵御或化解疾病、灾害、年老等致贫风险,急需新的治本之策加以解决。保险扶贫政策作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应对疾病、灾害和年老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弥补了传统扶贫方式的不足,在农村减贫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保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投保规模小、保费标准偏高、保障水平偏低等问题,致使传统保险政策的减贫效果不理想,尤其在贫困地区表现十分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传统保险政策的作用对象不精准。因此,如何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保险意识、增强其保险购买意愿、降低保费支出、提高保障水平成为当前和今后重要的问题。